青光眼是世界上第一大不可逆致盲眼病,该病的某些类型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极易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并且这一眼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其造成的视功能损害是永久性的,一旦致盲,无法逆转,这也使青光眼被称为“沉默的光明杀手”。别让青光眼偷走视力。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目录
1青光眼手术后要注意日常护理工作
1、要定期门诊复查
青光眼术后要注意定期到门诊复查,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压、视神经的形状和颜色、视野以及房角的情况等。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要适当运动,合理用眼
要注意按时在室外散步,改善血液循环,避免血管出现异常情况。避免长时间看电视、打电脑。
3、要遵照医嘱按时用药
有部分青光眼手术后由于眼压控制不理想,需要手术后长期点眼药水配合手术治疗,防止视功能进一步损害。这种情况下,不要随意加减药量,避免造成手术眼眼压过度波动和药物副作用。
4、要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
要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防止手术后青光眼复发或未做手术眼眼压升高。
2别让青光眼偷走视力
青光眼,是一种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青光眼虽可怕,但亦可有效预防。尽早地普及青光眼常识,进行青光眼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视神经损害和失明的关键。
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病
青光眼是指眼压超过眼球内组织,特别是视网膜和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典型的视盘凹陷型萎缩和视野损害的一组临床疾病。青光眼目前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疾病,仅次于白内障。但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复明,而视神经属于中枢视神经系统,难以再生,因此,青光眼是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眼科白浪教授介绍,如果能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早干预治疗,青光眼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可以有效地阻止视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白浪解释,眼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在眼球内有房水不断地生成和排出,使眼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正常为10~21mmHg,以维持眼球的外形和营养眼内的组织。正常情况下,房水的生成是基本稳定的,如果房水排出通道——房角阻塞,房水排出受阻,就会引起眼压升高。长期过高的眼压最终导致视神经损害,首先表现为视野的丢失,最终损伤中心视力而致盲。青光眼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在老年人中更常见。
警惕虹视等青光眼现象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表现为一侧眼球胀痛、伴同侧头痛、同侧眼视力减退,看灯光周围有红绿彩圈,称为“虹视”,偶会出现恶心呕吐。同时,眼睛会充血、黑眼珠似雾状混浊、瞳孔放大,多次发作成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往往只表现为眼胀、虹视、一过性视矇,尤其在过度用眼后。白浪提醒,有青光眼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高脂血症等全身性疾病以及相关的其他眼病,如高度近视、高度远视等人群,应定期到医院做青光眼的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
既然青光眼造成的视力损害是不可逆转的,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对于青光眼的治疗集中在降低眼压和视神经保护治疗,降低眼压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控制和手术。要将眼压控制在靶眼压,以避免引起视神经的进一步损伤。但是光靠控制眼压并不能阻止视神经的病变,因此就需要视神经保护性治疗。白浪指出,很多病人以为做了抗青光眼手术就万事大吉,不再定期复查,结果到了晚期仍然出现失明。这是非常遗憾的。
医生教你8招有助预防
白浪认为,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和解剖因素,但平时做好预防工作仍可有助避免。
1.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2. 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每日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适量体育锻炼,衣领不宜过紧,不要长时间低头工作。
3. 注意用眼卫生,不要长时间读书看报和在暗室及弱光条件下工作或逗留太久,看电视时不要关灯。
4. 不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
5. 多吃蜂蜜及其他利水的食物,如西瓜、冬瓜、红小豆等,有利于降低眼压。
6. 如眼胀痛,触摸感觉像额头一样硬,看灯光有虹圈、视矇,应及早就医。
7. 多吃蔬果,防止便秘。
8. 有青光眼家族及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检测眼压。
3三大误区导致青光眼治疗不及时
误区一:出现症状再去看医生。青光眼之所以被称为“隐形的杀手”,就是因为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健康人35—40岁时至少要做1次全面的青光眼检查,并保持之后每年1次。
误区二:青光眼是老年病。人的一生,随时都有可能中青光眼的招,所以它绝对不是老人的专属,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等人群都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如果患者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现眼痛、眼胀,视力急性下降,不明原因的偏头痛,并伴随恶心、呕吐以及虹视(即在灯光外看到一个彩虹样的光环)等症状,就要怀疑青光眼的可能。
误区三:青光眼不会导致失明。因患青光眼引起双眼失明者占全球盲人数的50%。青光眼引起的视力损害主要表现为视野缩小或缺损,不积极治疗会完全失明。
4青光眼患者要注意的饮食要点
青光眼患者饮食注意:
一般来说,青光眼患者不需要忌口,但要合理饮食。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可能与视神经的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因此,饮食清淡些为好,要避免高脂肪、高糖等食物,勿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不要吃容易口渴的油炸食物。
1、应增加粗纤维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猪肝、鱼、肉、粗粮、植物油等;多食用黄花菜、佛手、桂圆、红枣、枸杞子、童子鸡、花生、核桃、豆浆、茯苓、猪肉、牛肉等补益肝肾的食品。
2、青光眼患者吃蜂蜜与甘油,食疗青光眼以蜂蜜为上乘。急性青光眼,口服蜂蜜或甘油100毫升,可缓解症状;慢性而眼压持续偏高者,可用50%蜂蜜或甘油,每次口服50毫升,一日2次。蜂蜜和甘油属于高渗剂,服后可使血液渗透压增高,利于眼内房水吸收,从而使眼压降低。
3、当然适当的润肠食物也是必须的,这种眼病的患者常有便秘症状,这对机体很有害,可引起自体中毒,导致眼压的升高,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可促使眼内房水分泌增加等等。比如:麻油、菜油等植物油都可以有效的改善肠道的润滑度。适当的时候还可多食香蕉、萝卜、生梨、柠檬、柑桔、西瓜、香瓜、西红柿等水果。
4、利水食物,多食赤豆、苡仁、西瓜、冬瓜、丝瓜、金针菜等利水食物,可辅以中西医惯用利水(尿)药对青光眼进行治疗,故又称辅佐疗法。
5、由于青光眼所导致的视力损伤多与视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关,因此一定要少吃辛辣的食品,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一定要多摄入纤维比较多的食物,以及包含维生素A、B、C、E的食品,如猪肝、鱼、肉、粗粮等。
6、不要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都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要“饭吃八分饱,不吸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浓茶,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7、戒烟限酒
青光眼患者务必要戒烟,因为吸烟会加重视神经的损害。有饮酒习惯的青光眼患者,喝酒后脸色发红的(毛细血管扩张),可以适当喝一些红葡萄酒,以每天不超过50毫升为宜。如果喝酒后脸色发青、发白的(血管收缩),则不要饮酒。
5哪些人会更容易患上青光眼呢
1、中午没有舒适的地方休息:中午没有舒适的地方休息,只能趴在桌上小咪一会。趴在桌上睡觉,胳膊会压住眼睛,醒后就会出现短暂视力模糊。这是因为压迫到了眼球,造成眼压过高。如果长此以往,还有可能形成青光眼。因此建议,午睡最好躺着睡。
2、长期对着电脑,眼睛干涩:如果使用电脑时间较长,即使发生眼疲劳、眼胀等现象,很多人以为视疲劳,点点眼药水就没事了。但是绝大多数眼药水含有防腐剂成分,长期使用不仅损害角膜上皮,严重损伤结膜杯状细胞,更严重的是如长期应用激素类眼药水,还可能导致“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发生。
3、每天西装革履,实则暗藏致盲危机:带紧系在脖子和喉结下容易引发开角型青光眼。这是因为领带系得过紧,压迫颈部静脉,妨碍血液回流,会导致眼部巩膜上静脉压升高,进一步使得眼压上升。一项来自爱尔兰的研究报道,紧系领带会使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的眼压升高近2MMHG。而眼压的升高是导致青光眼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4、“白领一族”是青光眼高危人群:工作压力巨大!纷纷感慨高薪也不是好拿的!时下人们受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生活无规律,情绪波动较大,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青光眼发生。
温馨提示:
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过度用眼。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