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百科 >正文

灰指甲的初期症状有的表现有哪些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听说过灰指甲,但是对于灰指甲的症状了解的并不是很多,专家说只有多了解一些灰指甲的症状才能更好的发现和治疗疾病,早期灰指甲的症状主要以指甲变脆或增厚为主,具体内容下面就请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目录 灰指甲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灰指甲的初期症状有的表现有哪些 灰指甲如何护理 得灰指甲的原因有哪些 哪些人特别爱得灰指甲

1灰指甲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手术拔甲

  适于单发的指甲,局麻下,将患甲拔除。这种方法创面大,出血,易引起感染。手术后一般会感觉较疼痛,容易重新感染复发,临床现已较少使用。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2.内服药物

  适于多个指(趾)甲。如每日口服特比萘芬片250mg,连服6~12周;伊曲康唑400mg/天,连服7天、休息21天为一疗程,持续3~6个疗程;每周1~2次服氟康唑150mg,连续4月以上。可治愈80%以上的甲癣及甲真菌病。但因为这类药必须达到真菌所寄生的甲板处才能发挥抗菌作用,用药量大,用药时间长,应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3.外用疗法

  根据药剂不同,主要局部涂药和封包削治等方法。

  (1)使用指甲锉(非专业人士切忌用刀片,以免出血感染其他疾病)将不规则坏甲磨薄,磨甲周期为2天一次为佳;

  (2)30%冰醋酸外涂或10%冰醋酸泡病甲,每日1次,持续3~6个月以上。涂药前若先将病甲削薄,疗效更佳。涂甲之前注意用温和药膏保护甲周的皮肤;

  (3)选用特比萘芬酊、阿莫罗芬甲搽剂、环吡酮胺酮甲涂剂等抗真菌外用药局部涂抹。

  总之,治疗灰指甲要坚持不懈。同时还应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及慢性全身性疾病,提高自身抵抗力,防治并重,这样才有可能彻底治愈灰指甲。

查看详情>>

2灰指甲的初期症状有的表现有哪些

  1、近端甲下型灰指甲:较少见,多数继发于甲沟炎。先是甲板靠近甲皱裂处(即甲板的近心端)发白,尔后渐渐扩大成斑,最终局部甲板缺失,扩至全甲。此型仅红色毛癣菌和玫瑰色毛癣菌所致。

  2、远侧端甲下型灰指甲:初表现为甲的远端(侧缘)甲板面出现不规则的小片白斑,随后变成无光泽的灰斑,并逐渐变为黄棕色直至黑色。不久甲板变质,甲下角质碎屑堆积、甲床增厚。最后甲板变萎缩,偶有出血。此型常由红色、石膏样或絮状表皮癣菌引起。

  3、白色表浅型灰指甲:常见于指趾甲。表现为甲板表面有白点或白色1毫米直径大小的斑片,病甲呈脆性而刮落。此型仅由石膏样毛癣菌或霉样菌、镰刀菌及曲菌所致。

  4、全甲营养不良型灰指甲:这并不多见,常为以上各型最终发展的结果。表现为全甲失去光泽、变质、增厚或碎裂、脱落后留下异常增厚的甲床。

  5、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性甲型灰指甲:表现为全甲变质、膨起、松脆,表面疣状,凹凸不平。

  6、慢性甲沟炎型灰指甲:表现为外侧甲皱襞及近端甲皱、表皮护膜变质或变棕色。最重要的特点是有甲沟炎存在,甲周皱襞肿胀而没有甲下角化过度,可有少量渗液但从不出脓。此型亦多由念珠菌引起。

查看详情>>

3灰指甲如何护理

  对症护理

  1、治疗时注意:灰指甲护理可以在每次搽药前一定要用热水浸泡病甲,使药力直达病所,以加速药效。在治疗期间,切忌用冷水洗患部,保持鞋袜干燥和清洁。

  2、勿剪茧皮:灰指甲护理勿剪指甲两侧的茧皮,如此容易引起发炎。如果有糖尿病,若发现指甲两侧发炎,应看医生,因为这种感染可能传播到他处。

  3、勿用碱性洗液:洗手或洗碗、洗衣时,最好不要用碱性洗液,它会对你的皮肤造成伤害。洗完手或东西时别忘了搽护肤霜,这就是灰指甲护理方法。

  4、戴手套:做家务时,应戴手套,尤其是洗碗、洗衣等接触化学洗剂时。如果将手浸泡于过量的肥皂水中,可能引起指甲松弛。水使指甲膨胀,当指甲脱水干燥后,又容易收缩,导致指甲松动及易碎。

  一般护理

  1、擦防护膜:灰指甲护理方法可擦指甲油前先上一层防护膜,以预防指甲变黄。

  2、避免传染:浴巾、脚盆、拖鞋,避免与灰指甲病患者接触,一旦被传染应尽早治疗。

  3、强身健魄:平时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其他疾病的发生,这也是灰指甲护理方法。

4得灰指甲的原因有哪些

  灰指甲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甲游离缘或侧缘向甲根发展,病甲逐渐失去光泽,变为暗淡、混浊,呈灰白色或棕色,且渐变厚、变脆、高低不平或呈畸形,由于脆裂而易折断,或角质层逐渐松软成粉末状,在甲板上形成壁龛,指甲边缘不平,有残缺如虫咬状,严重时部分甲板与甲床分离,影响美观和卫生。

  灰指甲系由真菌侵犯指(趾)甲板而致病变,医学上叫做甲真菌病,病程较长,以成年人居多,这是由成年人接触环境比较复杂并且对卫生习惯不讲究造成的。坚持正确有效的灰指甲治疗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知道原因及如何预防。

  灰指甲病因有哪些?灰指甲是有分原发性和继发的,导致灰指甲的病因一般是真菌,现实中诱发灰指甲的多以一些皮肤病为主。像患有头癣、手足癣的人,当用手搔抓头发或接触病癣时,真菌趁机侵入甲板;外伤和倒刺也是诱发灰指甲的重要因素,约半数患者有外伤史;甲沟炎也可导致灰指甲,由于指(趾)甲缘剪的过短或过深,使甲沟皱壁浸软、多汗,易与甲廓分离,容易继发真菌感染而罹患上灰指甲。

  一些人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比较容易患上灰指甲,例如水场人员,洗碗工,搬运工,化学场工人等。另外,孕妇也很容易患上这个病,与脚气一样,妇女在妊娠期由于内分泌失调,使抵抗真菌的能力下降,指甲营养不良,使真菌大量繁殖,也易引起指甲感染,诱发灰指甲。

5哪些人特别爱得灰指甲

  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比较低,或指甲有外伤、容易出汗、长时间穿着紧密鞋袜的人,都是甲真菌病的潜在易发人群。

  中老年人甲真菌病患者最多甲真菌病在老年人中最多,而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甲真菌病发病率极高,有的老人患甲真菌病长达50-60年。一般来说男性比女性多见,趾甲比指甲的真菌病多见。

  怀孕的女性容易患甲真菌病怀孕的女性因为腹内有胎儿,生活各个方面不太方便,足部出汗较多,弯腰洗脚比较困难,生活又比较懒散,也容易发生甲真菌病,而且发展较快。脚趾甲真菌病比手指甲更常见。妊娠时或者哺乳期发现甲真菌病不宜采用口服抗真菌药治疗,否则会给胎儿或婴儿带来不良反应,应该以局部外用抗真菌药膏治疗为好。

  糖尿病患者的甲真菌病是正常人的3倍国外对糖尿病患者调查发现,他们的甲真菌病发病率为26.2%,于相同年龄和性别的无糖尿病的患者比较,甲真菌病发病率高出2.77倍,而且还发现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发生在脚趾甲,多数是大拇趾,而且它最容易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温馨提示:
不要共用生活用品,勤洗手和脚。

甲癣,俗称“灰指甲”,是指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甲真菌病是由皮癣菌、酵母菌及非皮癣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甲真菌常见二型:①真菌性白甲(浅表性白色甲真菌病) 此型病损局限于甲面一片或其尖端;②甲下真菌病 又分远端侧位型、近端甲下型及浅表白色型,此型病变从甲的两侧或远端开始,继而甲板下发生感染。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糖尿病、免疫低下、营养不良、年迈等群体 常见症状:轻压指甲,指头微红状不能马上恢复、凹甲、指甲呈扁平形、指甲嵌入肉、指甲上起小细粒、无名指半月甲呈粉红色、白甲、指甲冻伤、指甲夹伤、指甲呈现青紫色、指甲厚脆且多裂纹、指甲干瘪[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标签:皮肤性病科,皮肤科,灰指甲,

喜欢就赞一下

相关推荐

    一:河北erp软件选型技术百科问题1:什么样的ERP值得我们选择?答:企业应选择具有行业经验的合作伙伴。软件好不等于实施一定成功,选择行业专家做咨询服务,保证企业管理变革到位、实施顺利。4ERP选型还应考虑到软件系统架构的先进性、开发性、可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3)

    一:紧固件五金技术百科问题1:五金标准件都包括什么?答:五金标准件五金标准件一般指的是由金属制作的标准件,它通常包括以下12类零件:1螺栓: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3)

    一:工程机械配件商城技术百科问题1:成都挖掘机配件或者重型工程机械配件市场在哪里啊?答:我是专门生产批发各种挖机,装载机等等工程机械车辆发动机密封件的,如果想做发动机大修件,可以来找我。问题2:黑龙江哈尔滨的工程机械配件市场在哪里???工程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35)

    一:新风新风系统技术百科问题1:什么是新风系统答: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相对来说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工程量大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6)

    一:苏州自动裹包机技术百科问题1:国内外悬臂缠绕机的发展过程?苏州自动裹包机答:国内外悬臂缠绕机的发展过程?悬臂缠绕机是主要适用于生产量大、物流自动化较高的现代化作业,满足较轻或较重货物的包装要求的设备。可根据不同的产品和现场的实际需求,订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8)

    一:汽油观光车和电动观光车有什么不同之处技术百科问题1:燃油观光车和电动观光车那个比较方便?好用?答:看你不同的,燃油观光车动力强劲爬坡能力好,电动观光车比较环保省钱。建议你了解下福田奥星的观光车,不管是燃油还是电动的好,驾驶舒服。问题2: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