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脑血管中最严重的疾病,而且后果不好。中风的人要么语言障碍要么行动障碍,还有一些干脆就变成植物人,躺在床上可以长达十几年,亲人跟着痛苦,而且,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让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陡然下降,所以中风也是人么惧怕的疾病,很多人宁可患急病死去,也不愿意患中风。哪些食物可预防中风?女性为何容易中风?一起来看下。
目录
1女性为何容易中风
1.妊娠。与非妊娠女性相比,妊娠及产后女性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几率大大提高,脑梗死发病危险增加13倍。一方面,妊娠期高血压是重要诱因;另一方面,孕妇血纤维蛋白原比非孕妇高50%,血液凝固因子增加,血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显著增加,这都会令血栓更容易形成,从而增加中风危险。
2.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是年轻女性罹患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与未使用避孕药的女性相比,前者中风风险增加1.4~2.0倍。中风风险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群体中,随年龄呈指数增加。但服避孕药的女性也不要过分担忧,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还是很安全的。国外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规定最低剂量的女性患者,中风的绝对风险很低(约20人/10万人/年)。但如果同时合并有血栓栓塞病史、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及肥胖,则会进一步增加中风风险。
3.偏头痛。大量研究发现,偏头痛是缺血性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先兆偏头痛,且年龄小于45岁的女性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明显增高,其危险性约增加4倍。
4.体重和腰臀比。女性的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比值对中风影响较大。无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患病风险都随上述身体指数的增加而升高。原因是肥胖者往往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会损伤血管内皮,诱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若斑块破裂即会形成血栓,最终导致中风的发生。
5.心房颤动。老年女性发生心房颤动的几率更高。房颤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心律失常,会令心房血液不能完全被泵出,凝结成块形成血栓,如堵塞住脑动脉就会引起缺血性中风(脑梗死)。
6.抑郁和心理社会应激。国外几项大型研究已经证实,抑郁和心理社会应激能增加卒中的风险。特别是在女性群体中,可以使中风发生风险从25%提高至45%。
2中风的常见征兆
眩晕:呈发作性眩晕,自觉天旋地转,伴有吹风样耳鸣,听力暂时丧失,并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通常历时数秒或几十秒,多次反复发作,可一日数次,也可几周或几月发作一次。
头痛:疼痛部位多集中在太阳穴处,突然发生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发作时常有一阵胸闷、心悸。有些人则表现为整个头部疼痛或额枕部明显疼痛、伴有视力模糊神志恍惚等。
视力障碍:迅即发生视物不清、复视,一侧偏盲;或短时间阵发性视觉丧失,又在瞬间恢复正常。
麻木:在面部、唇部、舌部、手足部或上下肢,发生局部或全部、范围逐渐扩大的间歇性麻木,甚至短时间内失去痛觉或冷热感觉,但很快又恢复正常。
瘫痪:单侧肢体短暂无力,活动肢体时感到力不从心、走路不稳似醉酒样、肢体动作不协调、或突然失去控制数分钟,同时伴有肢体感觉减退和麻木。
猝然倒地:在急速转头或上肢反复活动时突然出现四肢无力而跌倒,但无意识障碍、神志清醒,可立即自行站立起来。
记忆丧失:突然发生逆行性遗忘,无法回想起近日或近10日的事物。
失语:说话含糊不精,想说又说不出来,或声音嘶哑,同时伴有吞咽困难。
疼痛:多在闲坐或睡眠时发作,一侧手足的肌肉发生间歇性抽筋或疼痛。
定向丧失:短暂的定向不清,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不能正常辨认,有的则不认识字或不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精神异常: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或异常兴奋、精神紧张,有的表现为神志恍惚、手足无措。
3哪些食物可预防中风
1.高钾食物。每天进食较多新鲜蔬菜水果的人较只进食少量蔬菜水果的人,发生中风的危险性要低,表明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具有防中风作用;这是因为高钾食物能调整细胞内钠和钾的比例,减少了体内钠水潴留,降低血容量,从而使血压降低,防止出血性中风的发生。富含高钾的食物有菠菜,番茄,青蒜,大葱,土豆及香蕉,柑橘,甜瓜,柚子等。
2.富含类黄酮与番茄红素食物,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造成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抑制其氧化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类物质类黄酮与番茄红素能捕捉氧自由基,阻遏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犭杀虫剂,对防止血管狭窄和血凝块堵塞脑血管有积极作用日常饮食中富含类黄酮与番茄红素的有洋葱,香菜,胡萝卜,南瓜,草霉,苹果,红葡萄,番茄,西瓜,柿子,甜杏,辣椒等。
3.多食优质蛋白食物。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蛋白质食物摄入量不足或质量欠佳,会使血管脆性增加,易引起颅内微动脉瘤破裂出血。多吃富含硫氨酸,赖氨酸,葡氨酸,牛磺酸的食物(如鱼类和鸡鸭肉、兔肉、鸽肉等),不仅对维持正常血管弹性及改善脑血流有益,还能促进钠盐的排泄,有利于防止中风的发生。
410类人最易患中风
1.高血压:高血压可谓脑卒中最“喜爱”的危险因素,血压的突然飙升可以直接导致卒中的发生,长期高血压也会增加卒中及其他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因此,降血压控制到140/90mmHg以下,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2.高血脂: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脉窄了,就容易发生堵塞,血流被堵住可直接引发脑卒中。因此,降脂+定期血脂检查很必要。
3.糖尿病:糖尿病人容易合并高血压,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也比较高。因此,控糖+控血压,在强调血糖控制的同时,要全面综合防治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尤其关注血压水平。
4.年龄>55岁:高龄本身就是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这也是为何人口老龄化会引起脑卒中发病的增加。因此,要有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筛查,患病不要讳疾忌医,早日诊治早健康。
5.冠心病:各类心脏病都容易引发脑卒中,但冠心病的影响尤为明显。有数据显示,32%的冠心病患者合并卒中,而56%的卒中患者合并冠心病。
6.吸烟、喝酒:吸烟、喝酒与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吸烟会影响血管和血液系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好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长期饮酒不仅升高血压,还会使血小板异常活跃,增加血液粘稠度,导致血流速度变慢,血液“垃圾”容易沉积在血管壁。
7.肥胖:超重、肥胖者易合并“三高”,而“三高”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超重病人可以通过少盐低脂饮食、运动等方式来减轻体重,而超级肥胖者可考虑减重手术。
8.血黏稠度高:有些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增多,血液变得黏稠,很容易出现血栓,引起中风。
9.脑血管畸型:有些人脑血管有先天性发育畸形或先天性血管壁缺陷,他们可能平时没有症状,但极易患出血性脑中风。
10.习惯性便秘:老年人动脉多硬化,大便多燥结。排便用力容易使脉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同时升高,这样就容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脑中风。
5预防中风的简单运动方法
1、颈部运动。
平时要经常进行颈部的活动,可以转动颈部,也可以前后作用运动,更好的办法的是定期进行颈部的按摩,这种外力会强迫颈部的运动,可以减少血脂在颈动脉的沉积,加速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2、头部按摩。
夫妻二人可以相互按摩,子女也可以给父母按摩,也可以借助其他人进行按摩,头部是血管最细最长的,因此,中风最容易是脑血管的栓塞,所以,能够经常按摩头部,有助于头部血管的循环加强,防止栓塞。
3、肩部运动。
因为肩颈相连,肩部运动可以缓解肩部肌肉的压力,这样可以减轻脑部的压力,改善脑部血压循环,减轻颈部的压力。
一些户外运动,也可以很好的防止中风,比如老年人练练太极拳,跳跳舞,散散步,这些运动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同时增强体质,同时能从饮食上注意控制,就一定可以远离中风。
温馨提示:
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中应有适当的蛋白质。
脑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