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是我们人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营养物质,但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当的饮食习惯都会让我们出现缺乏维生素C症状,而且长期缺乏维生素C有很多不良反应,易感冒是缺维C?缺维C更易中风?一起来看下。
目录
1易感冒是缺维C
1.肠胃功能不好
解读:可能缺乏B族维生素和锌。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肠毛病,说明消化功能不好。有意识地补充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锌,有助保护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改善消化吸收的能力。
营养对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越来越精细化,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却越来越少,所以消化不好的人也越来越多,生活中应增加粗粮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2.牙龈出血
解读:可能缺乏维生素C。经常刷牙出血,那就肯定是牙龈出问题了,切不可疏忽大意,如果出血严重要更要小心。维生素C不但可以呵护牙床健康,更能为口腔提供一个不利于细菌生长的健康环境。
营养对策:维生素C是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因为它对生存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光线、温度、储存和烹调方法都会造成维生素C的破坏或流失。因此,每日应大量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蔬菜的烹调方法以热炒和凉拌结合为好。
3.经常掉头发
解读:可能缺乏蛋白质、能量、必需脂肪酸、微量元素锌。现代医学认为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因此要补充优质蛋白质,比如海鲜类蛋白、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钙。
营养对策:每日保证主食的摄入,以最为经济的手段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每日保证进食1个鸡蛋、250毫升牛奶,以补充优质蛋白质,同时可增加必需脂肪酸摄入。每周吃2~3次鱼,并可多吃些牡蛎,以增加微量元素锌。
4.容易感冒
解读:可能缺乏维生素C。平时容易感冒或得流感的人,很可能自身免疫力较差,需要有意识地从饮食中多补充维生素A、C、D、E以及矿物质镁、锌以提升免疫力。
营养对策:维生素C有抗氧化和提升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如果感冒患者每天摄取大量的维生素C,可减轻感冒症状。比如多吃绿色蔬菜,以及猕猴桃、橙子、柚子、柠檬、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5.“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
解读:可能缺乏维生素B1(硫胺素)。当身体缺乏维生素B1时,热能代谢不完全,会产生丙酮酸等酸性物质,进而损伤大脑、神经、心脏等器官,由此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总称为“脚气病”。
营养对策:最为丰富的食物来源为葵花籽仁、花生、大豆粉、瘦猪肉;其次为小麦粉、小米、玉米、大米等谷物食物。建议食用碾磨度不太精细的谷物,可防止维生素B1缺乏。
6.夜晚视力降低
解读:可能缺乏维生素A。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夜盲症,并出现角膜干燥、溃疡等症状。
营养对策:增加胡萝卜和猪肝等食物的摄入。两者分别以植物和动物的形式提供维生素A,后者吸收效率更高。应注意的是,维生素A是溶解于油脂而不溶解于水的维生素,因此用植物油烹炒胡萝卜比生吃胡萝卜更佳。
2缺维C更易中风吗
冬春季,身边的老人患脑卒中(俗称中风)的几率要比其他季节大很多,这很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所导致的。
英国剑桥大学近日对2万多名40—79岁的中老年人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调查了他们血清中的维生素C水平与中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经过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血清中维生素C水平较低的人更容易患中风,血清维生素C水平最高的人患中风的几率比血清维生素C水平最低的人要低42%。
为什么缺维生素C更易中风呢?原来,维生素C有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抗凝血和保护血管。冬季,受寒冷刺激,人体内的维生素C水平呈较低状态,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相对较弱;而且,维生素C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它参与机体的重要氧化还原过程,还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当老人缺乏维生素C时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这类感染可促进血液凝集,导致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发生。
所以,老人冬春季节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柚子、蔬菜、豆类、瘦肉、鲜鱼、鸡蛋及牛奶等,以提高免疫力。
3维C的口服禁忌有哪些
1、常规口服禁忌
口服维C时切莫空腹服用,最佳时间应该在饭后1~2小时,且不宜用茶水送服;同时,由于维生素C不耐高温,在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时,不能用过热的水溶解,而是应用温开水或凉开水溶解,否则会令药性丧失。
2、不可与猪肝、羊肝、牛肝等一起食用
维生素C遇到微量金属离子易被氧化破坏,特别是铜离子。而肝脏是铜含量极其丰富的食物,如果与维生素C同时食用,肝脏中的铜可使维生素C失去原有的生物功能。
3、不可用牛奶送服
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酸性和很强的还原性,极易被氧化。牛奶中富含具有一定氧化性的维生素B2,同时服用则维生素C易被维生素B2氧化,而维生素B2被还原,两者同时失去效用。
4、服用维C期间禁吃贝壳类水产品
贝壳类水产品中含有较多的砷化物,这些砷化物都以5价形式存在,对人体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如果吃水产品的同时口服大量维生素C,可使5价砷转变为3价砷。而3价砷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服用后或致中毒。
由上可以看出,维C片在作为药物口服时,是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的。因此,建议习惯直接将维C片作为美容养颜圣品的女性,应考虑自身情况,尽早改掉依赖维C的习惯,并且以水果或其他富含维C的食物替代的好。
4补充维C认清5误区
1.水太烫放入维C泡腾片
刚从饮水机接出的水很烫,放入维C泡腾片,在等它溶解的同时水也会慢慢晾凉,这是很多人的“省时妙招”。实际上,虽然泡腾片制剂稳定性很好,但维C在8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里,还是会有一定损耗的,容易被氧化分解。因此,最佳方法是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冲泡。
2.放太久
如果你的杯子比较大,冲一杯维C泡腾片可能喝一上午,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也会损耗维C。冲泡腾片时的水量对维C的吸收效果影响并不大,因此,每次用200毫升左右白开水或矿泉水即可,以便尽快喝完,而且要现泡现喝。
服用维生素C误区
3.混着喝
有些人还会用用茶水或饮料冲泡腾片,也可能埋下安全隐患。因为常用的泡腾崩解剂,是由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组成的,而茶水中含有的茶碱等成分,会与维C或崩解剂起化学反应。饮料中则一般含有苯甲酸钠,也会与维C起反应而产生有害物质??苯。
4.空腹吃维生素最合适
本身维生素的分子结构比较小,很容易被身体吸收,如果在空腹食用的时候,会导致血液浓度极度上升,同时水溶性的维生素很容易经过尿液排出体外。所以,在没吃进餐后再发用水溶性的卫生,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营养的流失。
5.所有人感冒都可服用
由于维生素C有调节机体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等作用,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无论什么人群,只要感冒就可以服用,专家认为“未必”。维生素C对减轻鼻塞、流涕症状会有帮助,尤其是人在感冒发热时往往胃口不好,从饮食中摄取的维生素C不足,是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C的。尤其是对于孕妇,补充维C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补充维生素C。患有下列疾病的人群要慎用:半胱氨酸尿症、痛风、高草酸盐尿症、尿酸盐性肾结石、有胃溃疡史、血色病、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等。
5维生素C吃多了会怎么样
维生素C吃多了,副作用还是挺大的,研究表明,每日维生素C的用量在1~4克时,就会引起各类不良反应:用量超过5克,就会有溶血现象,甚至有生命危险。孕妇大量服用,还可能发生流产或死产的可能。维生素C摄入过多还会产生以下几点副作用:
1、维生素C为酸性物质,大量服用后可引起尿液的PH 值降低,尿中草酸盐、尿酸盐明显增加,容易形成肾结石。
2、维生素C可以促进肠蠕动,大剂量服用会引起腹泻、胃酸过多、胃液返流等。
3、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使血管内溶血或凝血,重者可危及生命。注射时还可引起过敏、注射局部疼痛或组织坏死等现象。
温馨提示:
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中应有适当的蛋白质。
脑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