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阴冷干燥,老年人本身皮肤就已状况百出,加上天气的恶劣后,非常容易出现干痒难忍等症状,尤其是下肢的瘙痒会更为明显。因此,在冬季老年人的皮肤需要加倍护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到,有哪些?一起看看。
目录
1中医治老人皮肤瘙痒偏方一则
中医治老人皮肤瘙痒偏方
老年性皮肤瘙痒,中医学称之为“风瘙痒”,本病是指自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但可因搔抓伴发各种继发性皮损的一种皮肤病。病初多限于一处,进而逐渐扩到身体大部,如躯干、四肢甚至全身。痒感时轻时重,短者仅数分钟,长者可达数小时,甚至彻夜不宁,难以遏止,使老年人痛苦难忍。若连续强烈地搔抓,可致患处抓痕累累,血迹成片,渗液结痂,日久患处皮肤粗糙肥厚,枯槁甲错,色素沉着。若继发感染,还可引起疖疮,糜烂溃疡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本病多因患者年迈,脏腑功能衰弱,以致气血精津亏虚,肌肤腠理失于温煦濡养,经脉运行不畅,气滞血瘀,风从内生,或因气血不足,营卫失和,卫外不固,为风寒外邪所袭,使内外合邪所致。故本病多于秋冬干燥寒冷季节加重,而暑夏温暖潮湿季节减轻。总之,气血津液虚亏是内因,是发病的基础,为本;内外风邪扰袭是发病的条件,为标,本虚标实,故病程缠绵难愈。古方中医自拟四藤一冬煎外洗治疗老年人皮肤瘙痒,多获效验。
处方: 天仙藤、钩藤、首乌藤、鸡血藤、天门冬、一口盅、古方止痒散。每剂用100℃开水浸泡,取药液兑温开水洗澡,每次可洗浴15~20分钟,每剂药可洗3次。5~7剂为一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
按:藤类主通,能循脉络,无微不至。
阴阳所以不和皆不通之故也,不通则气血不和,常致气滞血瘀。藤类药缠绕蔓延,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可通行十二经脉,行气活血。其中天仙藤性苦温,归肝、脾、肾经,用之可祛风活血利水,使气无不行,血无不活,周身上下得以条达;钩藤性甘,微寒,归肝、心包经,轻能透发,清能泄热,故可清热平肝,下气宽中。此两味药主阳,调气,皆可祛风。首乌藤性甘、平,归心、肝经,有养血益肝安神之功;鸡血藤苦,微甘、温,归肝经,有养血活血调经之功。此两味药主阴,皆有养血之功。故四药合用,使气行血活,以达调和阴阳之功。天门冬肥厚多脂,气薄味厚,纯以柔润养液为功,滋润益阴,则风阳自息,此即治风先治血之义。一口盅为桃金娘科桉属植物蓝桉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疏风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的功能。诸药配合,通、润相滋,增液荣肤而止痒,试用临床,多获佳效。
2适合老人用的七大类化妆品
a. 维生素类:维生素A可防止皮肤干燥、脱屑,维生素C可减弱色素,使皮肤白净,维生素E能延缓皮肤衰老,舒展皱纹。
b.水解蛋白类:水解蛋白类可与皮肤产生良好的相容性和粘性,有利于营养物质渗透到皮肤中,并形成一层保护膜,使皮肤细腻光滑,皱纹减少。
c. 花粉类:花粉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元素,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柔软,增加弹性,减轻面部色斑及小皱纹。
d. 蜂乳类:蜂乳中尼克酸含量较高,能较好地防止皮肤变粗,另外,蜂乳还含有蛋白质,糖、脂类及多种人体需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可滋润皮肤。
e. 黄芪类:黄芪含有多种氨基酸,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提高皮肤抗病力,使皮肤滋润健美。
f. 珍珠类:即在一般化妆品中添加珍珠粉,珍珠中含有24种微量元素及角蛋白肽类等多种成分,能参与人体酶的代谢,促进组织再生,起到护肤、美颜,抗衰老的作用。
g.人参类:即在一般化妆品中加入人参成分,人参含有多种维生素、激素和酶,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刺激神经,活化皮肤,起到滋润和调理皮肤的作用。
3老年人冬季护肤有方
老年人机体的很多部位血管硬化、管腔缩小,皮肤也逐渐衰老,出现萎缩、松弛、皱纹增多、弹性减弱等现象。特别是秋末和冬季,老人皮脂分泌减少,很容易引起皮肤干燥和搔痒症。皮肤衰老虽不可逆转,但有办法延缓其进程。老人在冬季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减轻皮肤损害。
注意保暖,防止冻伤 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皮肤抵抗力差,要防止受凉和碰伤、摔伤。
注意合理营养 老年人吸收能力差,缺乏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也是造成皮肤干燥和皮肤瘙痒及增生的原因之一。适当服用维生素e或复合维生素对老人是有益的,还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适当进补,以保护皮肤和提高抗寒能力。适当摄取一些高蛋白、高热能的食物,如禽蛋类、肉类、鱼类,多吃一些豆类食物、植物油、马铃薯、香菇、卷心菜、西红柿、牛奶等。
注意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尽量少吃辣椒、葱、蒜、芥末等,要戒烟限酒。不要贴身穿化纤材料的衣服。
洗澡要适度 在冬季,老年人不要洗澡过勤,一般以每周洗一次澡为宜。洗澡应以淋浴为主,水温40摄氏度左右,浸泡时间不超过15分钟。有的人每天或每隔一天泡一次澡,甚至在很热的水中浸泡一个小时,这些都对皮肤不利。因为这样很容易破坏皮脂膜,使皮肤更干燥、更缺乏弹性。不要使用碱性强的肥皂,以保护皮脂膜。平时洗脸后,可涂些中性的润肤油剂或霜剂,以滋润皮肤。每晚睡前坚持洗脚,最好在洗脚水中加入适量的当归、红花或一两勺醋,以疏经通络、活血化淤,帮助入睡。
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和活动 不要起得过早,等日出后再到室外活动,如散步、进行四肢运动,或打太极拳等,增加循环血容量,锻炼肌肉。但要避免剧烈和过量运动。
4中老年人皮肤干燥起皮怎么办
一、牛奶—增强皮肤张力牛奶是皮肤在晚上最喜爱的食品。它能改善皮肤细胞活跃度,有延缓皮肤朽迈、增强皮肤张力、消除小皱纹等功效。
二、大豆―防止色素沉着于皮肤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不仅能够破坏自由基的化学活性,从而抑制皮肤朽迈,更能防止色素沉着于皮肤。
三、肉皮―充盈皮肤肉皮是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品。胶原蛋白能使细胞变得饱满,从而充盈皮肤、减少皱纹;弹性蛋白则可增加皮肤弹性。
皮肤干燥是指皮肤缺乏水分令人感觉不适的现象。其症状主要为皮肤发紧、个别部位干燥脱皮、洗澡过后全身发痒。年龄增长、气候变化、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洗澡水过热、洗涤用品碱性强等都是导致皮肤干燥的重要原因。预防措施为加强皮肤的日常护理保养,合理调节饮食结构,坚持多喝水等。皮肤干燥是指因季节变化,缺水和贫血等原因,使得皮肤变厚、变粗糙。秋冬季节,人体的皮脂、水份分泌会逐渐减少,皮肤明显变得干燥,称为干性皮肤,尤其是中老年人因水份大量减少,皮肤表层会显得更粗燥,会常看见他们的手脚、小腿处会有干裂、发痒的情形,在无法忍受干痒,会不断的去抓痒,造成皮肤有伤口,引起发炎或流脓。
5老年人皮肤日常预防护理
(1)环境卫生:由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不利的环境往往可引起皮肤的损伤。
①保持心情舒畅。居室整洁卫生,陈设雅致,墙上挂些书画,室内摆几盆常绿花卉等,使周围环境调和,富有生气。
②局室采光要好。
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寒冷季节,每日要定时通风2~3次,以降低空气中细菌污染率。
④保持室温在20~25℃,老年人对冷、热的适应力低,室温过冷过热均可影响其健康。
⑤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空气里一定的湿度可使皮肤角层吸收空气中水分,保存在角层细胞的类脂质内,使皮肤保持柔韧,增强对外部环境刺激的抵抗力,同时预防皮肤干燥、裂口等病症。
⑥室外活动应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如夏季的清晨或傍晚荫深处。避免日光曝晒,损伤皮肤。
(2)皮肤卫生:清除空气中的微粒和皮肤代谢产物在皮肤堆积的污垢,同时养活体表的微生物。
①定期清洗。清洗过程是皮肤含水量最多的时候,合适的水温又可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延缓老化过程;清除污垢和微生物,保持毛孔通畅,汗腺和皮脂肪适量分泌,有利于预防皮肤疾病。清洗时要注意颈、腋下、腹股沟、会阴部等皮肤皱褶处,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至少洗脸两次(早、晚),必要时,餐后漱口,简单清洗一次,每晚睡前洗脚。每周洗澡一次,夏季可适当增加,如每天冲洗不用浴皂,温水冲洗即可。过多的洗澡或用皂可使皮肤脂肪丢失,失去滋润,出现干燥、粗糙,引起瘙痒或皮炎;浴水温度以35至40℃为宜,过热会使血管极度扩张,引起老人头晕,浴室温度过高还能导致缺氧。而浴水温度过低又容易受凉感冒;根据老人皮肤的特点选浴皂,以弱碱皂、硼酸皂、羊脂香皂为宜。防强碱损伤皮肤,发生浴后瘙痒;干燥季节浴后,趁皮肤湿时擦上浴油或洗剂,使皮肤保留水分,防干燥,防机械性刺激。清洗用毛巾应地柔软,洗时轻擦,以防损伤角层脱水。皮肤瘙痒时尽量避免搔抓或烫洗等强刺激损伤皮肤,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