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阴暗潮湿,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根和根状茎供药用。那么甘草泡茶喝有什么好处?枸杞甘草和什么搭配着泡茶喝好?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目录
1甘草泡茶喝有什么好处
有歇后语云“药里甘草——百搭”,此言虽平,然指出其无所不伍之性,也隐含其无足轻重之意。那么 甘草泡茶喝有什么好处?
首先,甘草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据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多在百分之十左右,还有甘露醇、葡萄糖等多种成分。
而且甘草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草药,古代中医对甘草的功效与作 用有很深的研究。中医表明:甘草具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 补脾益气,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所以甘草可以用于痈 肿疮毒,倦怠乏力,脘腹、四肢挛急疼痛,脾胃虚弱,咳嗽痰 多,心悸气短,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知道,甘草是可以泡茶喝的,另外,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好处,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2甘草茶的功效与作用
1、甘草茶性味平,味甘。 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等功效。
2、甘草茶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中医认为凡因湿所致的呕恶、痰饮、中满、水肿等皆不用甘草。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
3、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甘草甜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饮用甘草茶能够促进水、钠潴溜和排钾增加,长期大量饮用甘草茶,会出现水肿、血压增高、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症,且高血压、肾脏病、心血管疾病者及孕妇不适合饮用。
4、甘草与大豆合用有解毒的功效。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5. 甘草是生活中特别常用的中药,比如止咳润喉的甘草片,还有不少人用甘草泡茶来清火解毒。尽管甘草有许多养生作用,但是长期或过量食用仍然有中毒的危险。
古方中医专家提醒,很多人都喜欢用甘草泡水代替茶水喝,认为可清热解毒,就不注意用量,于是出现中毒。对于以上案例,吕沛宛开了两剂解毒汤,方用泽泻30克、炒白术12克、桂枝15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两剂,用沸水冲泡,慢咽代茶饮。
甘草的确有补中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等用处,而且和药物配伍还可以调和药性、解毒。甘草虽好,但却有药物的偏性,这种偏性用得合适可以治病,不合适的时候就是“毒”,例如甘草服用太多会引起浮肿。古方中医专家建议大家不要把甘草当茶饮,最好要在服用前咨询一下专业的大夫。
甘草茶的作用
甘草素在体内可分解为甘草次酸及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具有类似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能增强肝脏的解毒作用,并增强免疫力、抑制炎症。
甘草素是一有机酸,甜度虽然是砂糖的50倍,热量却相当低,所以用作瘦身饮食的甘味料十分理想。
在感冒咳嗽时食用以甘草加工过的零食很有好处,因为甘草有化谈止咳的作用。
3枸杞甘草和什么搭配着泡茶喝好
枸杞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甘草: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毒
1. 莲子芯:用莲子芯冲水喝,清肝火、泄脾火、降肝火,清暑除烦,生津止渴、治目洪钟。有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每到避暑山庄总要用荷叶露珠炮制莲子芯茶,以养心益智,调整元气,清心火与解毒。莲子中的钙、磷和钾含量非常丰富,除可以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外,还有促进凝血、使某些酶活化,维持神经传导性,镇静神经,维持肌肉的伸缩性和心跳的节律作用。丰富的磷还是细胞核蛋白的主要成分,帮助机体进行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并维持酸碱平衡。莲子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2.菊花: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菊花茶中加入枸杞泡出来的茶就是有名的“菊杞茶”,因其两种都是中药护眼的药材,尤其适宜学生彻夜温习功课出现眼睛疲劳后饮用。需要注意的是,菊花性凉,虚寒体质,平时怕冷,易手脚发凉的人不宜经常饮用。
4长期用甘草泡茶喝有何危害吗
大剂量服用甘草的危害,国内外医学界早已知道,中外文献上有大量的报道,对此没有什么异议。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它具有和人体肾上腺皮质产生的激素醛固酮相似的作用,因此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甘草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由于尿量减少、体内水分储存量增加,导致水肿;身体积存过量的钠引起高血压;血钾流失过多引起低血钾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甘草能致心肌损伤。甘草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孕妇服用甘草能导致早产。儿童服用甘草甜素片能导致乳腺发育。甘草能降低男子血液中睾酮的含量,导致阳痿、睾丸和阴茎萎缩。(具体文献见方舟子《常用中成药的真相——复方甘草片》)
5日常使用甘草禁忌事项有哪些
在中医中药当中,甘草也是我们常见到的一种中药。它是一种有调和作用的偏补药材,尽管不少的中医药方当中都含有甘草,但并不是说甘草就适合所有的病人。对于甘草的使用也要有严格的要求,使用甘草禁忌事项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中药甘草的禁忌事项。
甘草生者偏于清热,炙者则偏于补中。炙甘草是用生甘草与蜂蜜、水同炒制成。生甘草微凉,炙甘草微温。甘草生用,可治咽喉肿痛,痈疽疮疡,还可解药食之毒;炙用,可以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痛泄泻,劳倦发热,咳嗽气短。中药古籍《神农本草经》将甘草列为上品,说甘草有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及解毒之功。
中医处方讲究“君、臣、佐、使”,各药相辅相成才有良效。甘草在其中就经常扮演“佐”的角色,是各种药物的“调味品”,药方中常常离不了。甘草的药性缓和,可以与补药、泻药、寒药、温药、凉药等各类药物配合使用,并有调和药性的作用。至今医界多有“甘草调和诸药”、“甘草和百药”的说法。故而不少人多习惯在中药处方中加入甘草。但甘草药性虽平,临床也应重视配伍禁忌。“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不可不知。清代名医徐灵胎说:“误用致害,虽甘草、人参亦毒药之类也。”故临床遣方用药应深思熟虑,甘草之功在于甘而其弊也在于甘,特别是以下三种情况要慎用。
急证少用甘草
历代医家公认甘味药性缓而善守,甘草为甘味药之代表,其甘缓柔润之性,决定了它在急证运用中的局限性。以《伤寒论》为例,阳明急下三证、少阴急下三证,都用不含甘草的大承气汤,意在避其甘缓,急下以存阴。又如大柴胡汤由小柴胡汤化裁而来,此方为治少阳兼腑实证的名方,现应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等病,其证显然比小柴胡汤证为重为急,故去小柴胡汤中的甘草之类,增加大黄、枳实等防其甘缓,增其税利,由此可见仲景使用甘草颇有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