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做牵引有什么效果?
目录
1腰椎椎间盘突出的危害有哪些
1、腰部疼痛反复发作:大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患病后,都会发生腰臀部疼痛,而且那些出现腰部外伤、受凉或过度劳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更容易出现疼痛不适,一般会在稍作休息后疼痛会逐渐的缓解,然而也会导致病情的反复发作,这样的情况往往使患者感到苦不堪言。
2、肌肉萎缩、感觉减退:因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活动后会出现身体疼痛、不适,所以大多患者都不愿进行身体锻炼,长此以往,就会因为肌肉萎缩,疼痛的肢体也会逐渐的变细以及无力,同时下肢也会出现一些感觉障碍,一侧的下肢会出现发麻似蚁行,一些受压部位的神经支配区的浅感觉或者是痛觉以及温度觉会出现迟钝的情况。
3、出现身体的放射痛:一般额患者在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后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放射性神经痛的情况,往往是会出现一侧下肢部位的放射性疼痛,就是我们常说的坐骨神经痛的情况。有的时候当患者出现咳嗽、打喷嚏等情况的时候,往往会引起椎管内压的突然增高,这样的情况下就可诱发身体的疼痛加剧,当患者进行屈髋、屈膝等活动的时候可减轻疼痛。
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做牵引有什么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突出物的大小分为膨出、突出和脱出三种类型。以临床症状的轻重分急性期和缓解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第一次发病时,一般的医院均建议病人首先使用牵引治疗,牵引主要以机械的力度牵拉椎间隙,而减轻椎间盘的内压,使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稍减轻,从理论来讲是比较正确的,但临床的治疗效果的确不太理想。这主要是由于牵引的力度因人而异,难以撑握;另一个是适应症的选择难以准确区分;再者是病人的配合问题。
对于腰椎间盘膨出的患者,这时椎间盘内压力很高,通过牵引可以治愈,但牵引时应绝对卧床较为理想。如果牵引之后马上行走、坐车等又会恢复椎间盘内高压状态,造成牵引无效。牵引只适用于椎间盘膨出患者,如果椎间盘已造成突出和脱出,进行牵引完全无效,并且有可能加重病人症状。
在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者中,牵引为禁忌症。因为病人在急性期时,由于神经根的水肿和炎症刺激,会引起腰背肌肉紧张、痉挛,如果这时牵引就会拉伤腰肌纤维,造成腰痛而加重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牵引只适合于单纯的腰椎间盘膨出患者,而且必须在症状不重时采用,以缓解临床症状为目的,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脱出,伴随椎管狭窄的病人,和腰突症急性期的病人。
3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时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这是一个必须要做的事情,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一定要落实到位,不能马虎的对待这个事情,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由于现在我们每天都在不停的工作,长时间下来,就会出现亚健康的状态,对于我们而言,有时候会觉得不以为然,为了工作,只能不停的拼搏。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这也是为我们健康着想。
(1)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克服不良的习惯。坐位时,不要跷起“二郎腿”,不要直接弯腰拾起地面的东西,更不应弯腰提重物,应保持上身垂直下蹲,必要时双足分开,物体尽量靠近身体。
(2)加强局部肌肉的锻炼和放松。坚持做飞燕点水运动。即:患者俯卧于硬板床上,上肢先后伸,头后背尽量后仰,而后下肢并拢后伸,全身翘起,腹 部着床,持续15~30秒,每次30分钟,每天2次以上。还可以在床上做“桥式运动”,即:患者仰卧,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双膝并拢屈曲,双足撑床,收 腹、抬臀,坚持30秒左右再放松。每组30分钟,每天做2次以上。尽量不要选择高尔夫球、网球、棒球、保龄球、羽毛球等使左右肌肉失去平衡的运动,以免引 起腰痛,诱发和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
(3)寒冷、潮湿季节应注意保暖,以免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部位,同时,避免劳累以防本病复发。
(4)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配合适当的治疗,同时心理方面的自我调节也很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及配合以上的自我护理,也可减少该病的复发。
4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得上的
1、职业要素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与职业要素关系较大,从事某些职业的人更易得上此病。腰椎间盘突出原多见于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工人。到了今天,伏案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纺织工人、学生、司机、编辑等较多见。他们长期体位固定,姿态较少变化,腰部肌肉常处于某个方向的慌张状态,均可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
2、体质要素
人们的体质要素也是得病的主要缘由,主要是瘦削和衰弱等体质的人更易得病。腹部过于瘦削的人,除了自身脂肪组织较多、肌肉组织较少外,腹部重量的增加开可使腰部负荷增大,从而增加了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率。而身体过于衰弱的人则由于肌肉组织太少,力气较弱,也易招致腰椎间盘突出。
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该做哪些检查项目
1.腰椎X线平片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2.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4.其他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