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血管瘤多见于颈部、颊部,可见到一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的肿物,皮肤有时潮红,皮下隐约可见纡回弯曲的血管搏动和蠕动。触之可感到有振颤,并可触摸到条索状质软扩大的血管及搏动,局部温度增高,压迫时肿物可缩小,压紧时搏动可消失,那么婴儿血管瘤怎么来的,下面来了解一下。
目录
1婴儿血管瘤怎么来的
1、基因错构
大多数临床专家认为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婴儿血管瘤形成。
2、胚胎组织受损
也有专家认为,是在早期胚胎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造成部分造血肝细胞分布到其他胚胎特性细胞中,分化为血管样组织,最终形成血管瘤。
3、外伤
在婴儿血管瘤的病发原因中,由于外伤引起的该病非常少见。这些因外伤导致的该病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单纯的由于外伤而导致的血管畸形,另外一种就是患儿本身就患有该病,只是在外伤的刺激后症状才明显的表现出来。
4、遗传因素
婴儿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血管瘤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面部畸形,所以出生后如发现有血管瘤应及时就医,针对宝宝血管瘤的状况进行有效的治疗。
2婴儿血管瘤严重吗
第一:影响正常组织器官的功能。患者血管瘤的危害主要在于其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特点,侵犯和压迫周围正常组织,从而影响器官功能,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严重者可引起残疾。
第二:生命危险。部分血管瘤的危害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或者血管瘤生长在危险部位,血管瘤破裂后,会因出血过多、感染等均可危及生命。
第三:影响美观。一些血管瘤多发生在头面部等明显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也有的血管瘤患者由于治疗不当或者护理不当,留下疤痕,影响美观,造成患者内向、自闭、极端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
特征以及危害。
婴儿血管瘤的特征:血管瘤是指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良性或恶心的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瘤样的增生而逐渐形成的。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即为先天的胎生性是由人体胚胎期血管网增生而形成的,出生时即有,血管瘤较小时可无症状。继发性多数是在婴儿期出现,少数是在成年期发现,病因各不相同。
血管瘤具有自发消退的特点,经过3个月-6个月的增长后,70%左右的血管瘤在5~7年内可逐渐自行退化而愈合。因此要是不在儿童早期进行积极的治疗的话,也一定要密切观察其变化。定期到医院进行诊查。
有很多血管瘤是不会自行消退的,而且会持续变大,严重的时候会毁损容貌,导致瘤体所在部位的器官功能障碍,而且在血管瘤发生损伤时会出血不止,甚至继发感染,经久不愈。因此,对位于眼、口腔、外阴及肛门周围等部位的血管瘤,若肿瘤生长迅速增加,均对孩子的外貌、功能和发育的健康有很严重的影响,还会让患儿家长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婴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冷冻疗法、同位素敷贴治疗与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药学研究的深入,中医治疗也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需看具体情况,建议去医院检查治疗,一般是小问题。
婴儿的血管瘤的退化期一般在1岁以后,血管瘤变大的速度会缓慢的进行,其中一部分毛细血管瘤先开始退化,血管瘤的内纤维脂肪组织变多,很少的一部分患儿在5岁时可能会完全退化。
意见建议:特别是长在脸上的血管瘤,该类血管瘤的治疗关键:一是治疗时机要早,二是治疗方法要恰当。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留下比较明显疤痕,给孩子以后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一旦发现婴儿哪里有血管瘤了一定早就诊,婴儿嘴上的血管瘤严重与否要经专家诊断之后才能确定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血管瘤。但肯定的是一定要早发现、早对症治疗,以免病情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
3常见婴儿血管瘤介绍
婴儿血管瘤多见于颈部、颊部,可见到一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的肿物,皮肤有时潮红,皮下隐约可见纡回弯曲的血管搏动和蠕动。触之可感到有振颤,并可触摸到条索状质软扩大的血管及搏动,局部温度增高,压迫时肿物可缩小,压紧时搏动可消失。婴儿血管瘤是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婴儿或儿童。多见于头、颈部皮肤,但粘膜、肝脏、脑和肌肉等亦可发生,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现,以枕部的鲜红斑痣最常见。
刚出生的婴儿很有可能患有血管瘤,那么在这里专家主要阐述一下婴幼儿最常见的症状:草莓状血管瘤,鲜红斑痣,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详细分析如下:
草莓状血管瘤:
属于毛细血管瘤的一种,生长在皮下脂肪层,在浅筋膜外,容易凸出皮肤,红色不是皮肤的颜色,而是将皮肤撑薄了透出的红色,也有可能是混合型,因为皮下的组织比较疏松,容易长大。一般草莓状血管瘤会在出生或者出生后一个月内可见,开始发现时可能是一个小红点,逐渐长大,高出皮肤,形状如草莓,故称之为草莓状血管瘤。这类型草莓状血管瘤需要及早治疗,孩子满月后即可进行治疗。
鲜红斑痣也叫红胎记:
生长在真皮内,不会自己消退,但是也不会生长很快,只会随着身体的生长而成比例的扩大,这种疾病也叫微静脉血管畸形,属于毛细血管瘤中的一种。一般这种鲜红斑痣目前的治疗只能采用新一代光动力,如果孩子有这种症状要早早的带着孩子到专门治疗血管瘤的医院诊断治疗,以免给孩子留下什么遗憾,如果发展不快,可等孩子一周后治疗,满一周后越早越好。
海绵状血管瘤:
也叫静脉血管畸形,在浅静默下面,因生长得比较深,透不出红色,也是容易逐渐长大的,我们通常看到的海绵状血管瘤为青紫色或者是皮肤的颜色,这种症状在初发期间不疼不痒,只是患处逐渐异常于周围的组织,并且如果长期不治疗,会影响患处的功能以及容貌,对于这类血管瘤建议采用高频电极术治疗配合微创介导术治疗,疗效更明显。
混合型血管瘤:
微静脉血管畸形(毛细血管瘤)和静脉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的混合,表面看起来是红色,但是红色的周围会有青紫色或者是肉色的包块(隆起),触之比较柔软,这种混合型血管瘤好发于婴幼儿,一般是逐渐越来越大的,早发现早治疗。
4怎么预防婴儿血管瘤的发生
1、给宝宝经常修剪指甲。婴幼儿喜欢用手乱抓挠,特别是面部。因此要经常修剪婴儿指甲以免抓破血管瘤。
2、保持宝宝身体清洁,常洗澡,以免汗液浸湿血管瘤表皮。毛细血管瘤有浅表皮血管瘤,表皮极薄,若长时间浸在汗液中易破烂。另外洗澡时父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划破宝宝血管瘤。
3、不可吸烟饮酒。
4、大龄人毛细血管瘤患者不可食用辛辣等刺激泩食物。
5、发现宝宝有血管瘤要及时向专业医生询诊,确定血管瘤类型,做好日常观察。
5婴儿血管瘤怎样治疗
患儿大多数在出生时即有或在幼年时发病,外表呈红色,对容貌影响很大,受伤后较难止血。除极少数严重的或生长于要害部位的血管瘤以外,一般对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多数血管瘤不推荐治疗,只有少数有明显适应证的病例除外。早期治疗最常见的方法是口服皮质内固醇,如果在病损适当时机给予治疗,对减缓血管瘤生长和促进最后消退有明显效果。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症状选择治疗措施,这是广大婴儿血管瘤父母要加以认识的。在血管瘤快速生长阶段开始口服皮质内固醇是最有效的。如果在血管瘤停止生长之后开始治疗,则功效大幅度下降。在出生20周后才开始治疗几乎永远不是指征。
温馨提示:
及时采取治疗是婴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之一,由于婴儿本身的抵抗能力就非常弱,因此妈妈对婴儿护理的重点就是,防止血管瘤的瘤体发生破裂,一旦瘤体发生破裂的话,不及时止血,严重的会威胁到婴儿的生命。可以看出对得了血管瘤的婴儿护理一定要特别的细心。
血管瘤(haemangioma)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 6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