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很关注健康,也很注重运动,下班去健身成为一种时尚。但是,有时候,运动好像非但没得到好的效果,反而让人很受伤。其实生命不但在于运动,更在于科学运动,每个人都有一张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专家表示其实运动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都是科学的。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目录
1科学运动适合自己最好
“从理论上来说,黄昏时分,大气内的氧气浓度最高,人的感觉最为灵敏,协调能力最强,体力的发挥和身体的适应能力最强,并且这时血压和心率既低又平稳,确实是适宜锻炼的好时段。”专家说,但是,这并不表示一天中的其他时间就不适合运动。
不同的人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心肺功能、体质状态不同,其运动时间、运动频次、运动方式也不应千篇一律。应该说,锻炼的最佳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各人之间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有条件的话,张同仁建议,最好根据健康体检单和自己的作息及饮食规律,咨询一下医生。
此外,对于都市中的上班族来说,黄昏时分有的正在加班,有的正在匆匆忙忙往家里赶,正是忙忙碌碌的时候,让他们每天挤出一个小时做运动,非常不现实。
其实,对绝大多数正常体质的人来说,只要避开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以及睡觉前一小时内,其他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如果已经养成了晨练的习惯,持之以恒一定也会获益多多,根本没必要改成晚练。
专家说运动时间够不够、运动方式适不适合自己,有一个很简单的测量办法:如果运动一段时间后,精神饱满、食欲很好、睡眠质量佳,早起测量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和以往差不多或变缓,那么恭喜你了,这说明你现在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非常适宜;反之,如果运动一段时间之后,经常犯困、睡眠不好,早起测量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比以往多6次以上,这表示你的运动过量了,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2要科学运动不要运动损伤
动动停停,保护心脏
心血管健康是决定身体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那运动和心血管健康有什么关系?首先,适量的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以使心脏增大,同时使心脏收缩更有力,心跳的次数比一般人要来得慢。所以运动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个强壮有力、从容跳动的心脏。运动因为可以延缓血管的衰老,大大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运动项目能适合每个人,也没有一个运动项目是十全十美的,所以运动健身时,建议选择两到三项运动项目,各自取长补短来达到健身的目的。运动时间最好保持一天有一个小时,每周一般要保持每周有三到五次的运动,最起码三次。“动动停停”是美国运动医学和心脏学会推荐的一种间歇性的运动方式,这种运动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更安全,更有效。如何做到动动停停?一天的运动时间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分成几次完成,中间有间歇。在间歇的过程当中,可以休息,也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这样就使得运动不是持续性的,不但可以避免造成损伤,而且还能对心脏起保护作用。
反复扭伤,小心关节损伤
要做到合理运动与科学运动,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推荐的是:循序渐进的有氧运动,大肌群、重复运动。比较适合中国人的运动有:走路、慢跑、游泳、爬山等。我特别推崇的是游泳、骑车和交谊舞。
任何运动并不是都好的,如果选择不合理就会造成损伤。最常见的是关节损伤、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肩关节脱位与疼痛、肌肉韧带的损伤。如果扭伤后老是不能完全痊愈,就要怀疑韧带或者软骨、半月板有问题了。
还有一类——肩关节损伤也很高发,只要有举手动作的运动如网球、游泳、羽毛球、登山、举重、棒球等等都会造成肩关节损伤。不少人认为肩关节损伤就是“肩周炎“,其实那是“肩周炎”这个词被滥用了。肩关节损伤做自评的时候,要判断是以疼痛为主,还是以抬不起为主,如果肩关节僵住就叫“冻结肩”,也就是肩周炎,而肩关节能抬起来但到某一个角度感到疼痛,这就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袖撕裂”。
如果近期不小心扭伤了膝关节,曾经出现过疼痛肿胀,但后来慢慢好了,不妨看看膝关节是否正常:走路时是否有响声,活动是否能让关节感觉“松”,能不能跑步中急转弯,能不能跑步中急停。
多用空调,导致颈腰痛
现在慢性筋骨病的发病越来越多,而且这不仅仅是老年人的疾病,现在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慢性筋骨病年轻化的原因主要是多坐少动,比如白领、学生,包括一些少年儿童沉迷于游戏机,这都会带来筋骨损伤。今年对1889名15岁以上的上海市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颈椎病确诊的发病率为12.3%,其中女性是61%,男性是39%。为什么颈腰痛发病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因为,人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而椎间盘是人颈腰椎活动的基础,从人18岁开始就发生自然退变,再加上外伤劳损的刺激,更加重了椎间盘的退变,引起了颈腰痛的发生。
颈腰痛的发病机制无非是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就是椎间盘的自然退变,外因是风寒、劳损。后者非常普遍,现在夏季发病率也在增高,这是因为多用空调,人容易受风寒,加上久坐、劳损,造成了椎间盘营养供应障碍、代谢紊乱,致使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盘突出,还会伴有骨质增生或疏松。临床表现主要是颈后部感觉酸、痛、胀,颈肩及上肢疼痛、麻木、眩晕、头痛,以及下肢沉重等等。
建议忌用高枕,要睡硬床,颈腰保暖,坐姿合理,禁烟少酒,每天做两次“12字养生功”,睡前一泡。
3科学运动后做什么不宜
不要蹲坐休息
蹲坐休息是非常普遍的做法,这是运动后不宜立即做的行为。运动结束后感觉累了,很多人就蹲下或坐下认为能省力和休息,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健身运动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肌体疲劳。严重时会产生重力性休克。
因此,每次运动结束后应调整呼吸节奏,进行一些低热量的活动,例如慢步走走,做做几节放松体操,或者简单深呼吸,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心脏,以利于还清“氧债”,加快恢复体能、消除疲劳。实在体力不支时也可让同伴搀着走走。
不要贪吃冷饮
运动后往往使人大汗淋漓,尤其是在夏天,随着大量水分的消耗,运动过后总会有口干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觉,以年轻人为主,大多喜欢买一些冷饮解暑解渴。保健专家告诉我们,此时人体消化系统仍处在抑制状态,消化功能低下。若图一时凉快和解渴而贪吃大量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痛、腹泻,并诱发肠胃道疾病。所以吃冷饮也是运动后不宜立即做的行为。此时适宜补充少量的白开水或盐水。
不要立即吃饭
运动后不宜立即做的行为还有吃饭,特别是激烈运动时,运动神经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它的影响下,管理内脏器官活动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加强了对消化系统活动的抑制。同时,在运动时,全身血液亦进行重新分配,而且比较集中地供应了运动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内各器官的供应相对减少。上述因素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各种消化腺的分泌大大减少。它需在运动结束20-30分钟后才能恢复。如果急忙吃饭,就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功能紊乱,甚至造成多种疾病。
4早晨做什么运动最科学
1、抬肩收腹
早晨醒来之后,平躺在床上,弯曲膝盖,把双脚放在床上,双手则要放在靠近臀部的地方,这时候双手按住床垫,同时吸气收腹,把两个肩胛骨抬高。之后再呼气,同时将双肩慢慢放下,这样重复10次到15次左右就可以了。
2、踮脚跟
踮脚跟这个动作非常简单,而且随时随地可以做,不过它的减肥功效却是很大的。早晨起床刷牙的时候可以踮住脚跟,做饭的时候也可以踮住脚跟,累了就稍微休息一会。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有效的消除大腿部位的赘肉,还具有提臀的作用。
3、向上踢腿
腿部肥胖的人非常多,因此瘦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想要瘦腿的小伙伴们,在早晨醒来之后,可以先不要起床,仰躺在床上,面朝天花板,手臂伸向两侧,手掌朝下,弯曲膝盖,然后双脚向上用力一蹬,双腿内侧紧靠在一起慢慢落下,最后屈膝靠近胸部的位置,重复做10次。
5科学运动的好处
1. 有助长寿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不跑步者相比,跑步者寿命会延长3年,身体水平比不跑步者强30%。另有研究显示,每天步行30分钟的人长寿几率是步行不足30分钟人的4倍。
2. 保护心脏
一项研究发现,即使每天运动10分钟,尤其是肥胖的人,可有效改善心脏健康。
3. 辅助降糖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只要抽空进行锻炼,就能达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辅助降低血糖的目的。
4. 防癌抗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研究发现,每天锻炼半小时,子宫癌风险减半;经常锻炼的人患肺癌风险可降低68%,患结直肠癌风险直降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