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初期症状不明显,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亦可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作为女性要洁身自爱,加强卫生保健,注意按时妇科普查,发现症状苗头,及时就医。那么如何发现宫颈癌的早期症状?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医院治疗宫颈癌的具体办法
一、放射治疗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可分为:腔内放射治疗和体外放射治疗。
腔内放疗是以封闭的放射源进行近距离的放疗的一种方法,特点是治疗距离短,在放射源周围剂量下降的梯度很大,因此可给予肿瘤局部高剂量减少周围组织的受量。
宫颈癌放疗缺点是:
①需要价格高昂的放疗设备和专业训练的技术人员;
②约有2%~5%的宫颈癌对放疗不敏感;
③有5%~10%的病人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直肠膀胱反应。
二、化学治疗
化疗是全身性治疗方法,适用于治疗晚期病例。以往都认为化学疗法对宫颈癌的疗效不够理想,缓解率低,缓解期短。对于晚期病人,也只能起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姑息作用。近年来随着新抗癌药物的不断问世,给药途径的改进,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等,在治疗宫颈癌中,化疗已成为有效的辅助疗法,既可用于晚期病例或与手术、放疗联合应用,也可以用于治疗复发癌。化学药物能直接作用于肿瘤,有些药物还能增强放射治疗的生物效应。
三、中医治疗
宫颈癌治疗与中医药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如增效解毒方面,中医药与手术、放化疗相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防止癌肿的转移。对于手术后病人,临床多运用扶正祛邪的原则辨证施治。
对于晚期或有复发性转移,已不能采取手术及化疗等方法治疗的患者,运用中医药保守治疗,可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2发现宫颈癌的早期症状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1:阴道出血 阴道不规则出血是主要的宫颈癌的早期症状(80%~85%),尤其是绝经后的阴道出血更应引起注意。阴道出血量可多可少,阴道出血往往是肿瘤血管破裂所致,尤其是菜型肿瘤出现流血症状较早,量也较从,如果出血频发、血多可导致严重的贫血。晚期宫颈癌患者可出现阴道大量出血以致休克,多见于侵蚀性生长的宫颈癌。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2:阴道分泌物增多亦是重要的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多发生在阴道出血以前。最初阴道分泌物可以没有任何气味,随着宫颈癌的生长,癌瘤继发感染、坏死则分泌物量增多,如淘米水样或混杂血液,并带有恶臭味。宫颈癌向上蔓延累及宫内膜时,分泌物被颈管癌组织阻塞,不能排出,可以形成宫腔积液或宫腔积脓,宫颈癌病人可出现下腹不适、小腹疼痛、腰痛及发烧等症状。
宫颈癌不同于其它癌症,宫颈癌疾病自然史明确,有一系列的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宫颈癌的恶化总共要经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过程。宫颈癌的防预治疗关键在于:通过筛查,及时发现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和治疗子宫颈病变,终止其向宫颈癌的发展。“早期子宫颈病变的治疗效果比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子宫颈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为67%,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为90-92%,而原位宫颈癌的治愈率则可达到100%。山东专家建议:早期手术配合生物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发现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并及时就诊,对宫颈癌患者而言有重要的意义。
3宫颈癌在治疗时间要注意什么
领先: 首先要及时的明确的告知病人及家属病情,以及帮助非专业的病患有关病情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理解和配合,但是在治疗前半小时嘱病人排空大小便。
第二:要及时的测量血压及体温,血压不得低于13.33/9.33kPa,体温高于37.5℃不做宫腔放疗,高于38℃不做阴道治疗。而一些实验室的病理报告单,其结果落实为恶性肿瘤,是否查血常规。
第三:对于操作室的用物准备:消毒包1个,内装,此外还需要另外准备干纱条1根,纱布、棉球及施源器探针、阴道模、胶布等。
第四:病人家属或者是其它医护人员需要扶病人上床以防跌倒,取截石位,铺洞巾消毒会阴,用扩阴器充分暴露阴道和子宫。
第五:其它医护人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阴道和宫颈以及穹窿的施源操作以及协调其它工作,而且将施源器用纱布填塞,再用胶布固定,以防脱落。
4宫颈癌预防的三种简单方法
一、HPV检测。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通常是通过性生活传播,持续感染就可能引发以子宫颈癌为主的生殖器癌症,因此,女性要注意经期和性生活卫生。我们可以通过HPV检查来确定宫颈是否有病毒感染,并随时监测。
二、宫颈癌疫苗。
目前,全球已有二种预防子宫颈癌疫苗问世,并在全球多个国家注册成功且应用于临床。专家认为,从疫苗的效果来看,最适宜接种的人群是尚未发生性行为的年轻女性;此外,对于具有流产史、性行为年龄早等子宫颈癌高风险的女性更有接种的必要。
三、定期宫颈涂片检查。
宫颈涂片,也就是细胞学检测,这是最早应用于防范宫颈癌的传统武器。是指从子宫颈部取少量的细胞样品,放在玻璃片上,然后医生在显微镜下研究是否存在发生病变的子宫颈细胞。
如果同时做HPV和细胞学检测,可以提高发现宫颈早期病变的几率,若HPV和细胞学结果均无异常,提示发生近期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很低,至少可以延长3-5年后再检查一次。
5宫颈刮片诊断宫颈癌的检查方法
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宫颈暴露在阴道顶端,易于观察和取材,所以目前在临床对凡已婚妇女,妇科检查或防癌普查时,都常规进行宫颈细胞刮片检查,作为筛查手段。使宫颈早期癌的诊断阳性率大大提高,可达90%以上。
为了提高涂片诊断的准确率,特别注意要从宫颈癌好发部位即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取材。由于老年妇女鳞、柱状上皮交界区向颈管内上移,取材时除了从宫颈阴道处刮取涂片外,还应从宫颈管处取材涂片,以免漏诊。但是要注意取材部位正确及镜检仔细,可有5%~l0%的假阴性率,因此,均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定期检查,以此方法作筛选。
宫颈刮片在中国多数医院仍采用分级诊断,临床常用巴氏分级分类法:
巴氏Ⅰ级:正常。
巴氏Ⅱ级:炎症,指个别细胞核异质明显,但不支持恶性,余均为ⅡA。
巴氏Ⅲ级:可疑癌。
巴氏Ⅳ级:重度可疑癌。
巴氏Ⅳ级:癌。
由于巴氏5级分类法,主观因素较多,各级之间无严格的客观标准,故目前正逐渐为TBS分类法替代,而后者需专业医师方可读懂。故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常利用电子阴道镜局部放大10~40倍的功能,进行宫颈可疑部位的染色,从而重点取材,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