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扬扬的文章,有的说红肉好,有的说白肉好,是否茫茫然不知道如何选择?要知道如何选择红白肉,首先需要明白红白肉分别是什么?区分标准是怎样的?营养成分上有何不同?加工方式对红白肉的影响是怎样的?
目录
1什么是白肉
蛋白质的数量上,鸡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0%左右,比猪肉、牛肉高了近仍,称得上是一种质优量足的蛋白质。肉质细嫩,丰腴鲜美的鱼肉堪称白肉中的佼佼者。鱼肉富含优质蛋白、10余种氨基酸、脂肪、核酸、B族维生素、钨、磷、铁、碘及微量元素锌、硒等。现代研究发现,常食鱼肉及鱼油能维护心血管健康。在脂肪方面,鸡肉所含脂肪一般只有6%~9%,而瘦猪肉所含一般只有30%,有的猪肉含有脂肪多达28.8%-90.8%。牛肉的脂肪含量约为20%,都比鸡肉高得多,更不要说五花肉和肥猪肉了。另外,猪肉和牛肉中的脂肪大多为饱和脂肪酸,相比之下,鸡肉脂肪里的饱和脂肪酸就比它们少得多,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比较充足,其亚油酸含量可达20%。鱼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就更高,一般均占脂肪酸总量的10%以上,多则达20%以上。
2红肉和白肉有什么区别
都含有脂肪,只是含的多还是少的问题;
都含有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是相对的。同样重量的肉中,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即使在红肉的瘦肉中,脂肪的含量也不少。鸡、鸭肉中的脂肪含量也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鱼类中的脂肪含量一般较低,并且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类中富含EPA和DHA,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红肉和白肉有不同的营养价值,要合理搭配食用。
3红白肉营养成分上有什么区别
总体来说红肉比白肉的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含量相对减少,白肉的蛋白质组成与人体更为接近,因此白肉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而红肉比白肉的矿物质,尤其是铁的含量高,红肉还是是锌、硒的良好来源,同时红肉还提供重要的维生素B12、B6、烟酸等。
因此可以说各有千秋。
4红、白肉区别的标准是什么
烹饪之后的食物颜色不能作为判断的标准。
区别红肉与白肉的主要因素是看动物的肌肉组织是快肌纤维多还是慢肌肉纤维多。
慢肌纤维的肌肉通常在慢步、站立和飞行这样的持续性动作时使用。这种肌肉的特点是富含储存大量氧气的肌红蛋白,因此能够支撑长期的能量消耗。肌红蛋白的颜色为红,因此红肉看上去发红。
快肌纤维型的肌肉在短期时间的活动时用到。这种肌肉没有足够的肌红蛋白能源消耗的是糖原,因为糖元的颜色发白,因此快肌纤维型肌肉是白肉。
5红肉也能吃,但最好以白肉代替红肉
前面说过,红肉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含有肌红蛋白。与白肉相比,红肉中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2、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磷等。这些成分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对于基本不食用红肉的人来说,应该加强其他的补铁方式。
每天吃红肉量控制在100克以内。经过加工的肉质食品添加了防腐剂,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患病风险更大。而如果每周吃2~4次鱼,则会降低患癌症的危险。因此,最好以白肉代替红肉,适量补充新鲜的、经过蒸煮的红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