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发病高峰年龄在35~48岁。肝硬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纤维化改变。在长期病变过程中,肝脏逐渐发生变形,质地变硬,而肝细胞也逐渐坏死,最终肝脏失去功能。虽然肝硬化不能预测,但肝硬化有其易患人群。
目录
1肝硬化却是血管堵塞作怪
春节期间,医院接诊了一位特殊病患。5年前该患者被确诊为“肝炎肝硬化”,经过细查才发现原来她得了罕见的布-加综合征。据了解,“布加综合征”被戏称为肝炎的“姐妹”病,然而该病的误诊率却高达85%左右。
5年前,吴女士出现全身乏力、腹胀,经医院检查发现有腹水,肝脾肿大,曾在本地多家医院及南京、苏州等大医院就诊,一直被当成“肝炎肝硬化”治疗。近几年患者病情每况愈下,“肝硬化腹水”这个顽魔成了全家肩上的沉重负担。
春节后打工回来的丈夫带她到扬州苏北医院就诊,专科医师检查后确定她并非“肝硬化”,而是因血管阻塞导致的“布加综合征”。入院后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针对患者的病情,医生们为其制订了周密的治疗计划。2月12日,血管外科与介入科密切配合,他们分别经颈部和大腿根部穿刺,采用导管导丝通过心脏后分别到达血管闭塞部位的上下方,然后再用特制的钢针成功将紧临心脏的闭塞血管打通,做到闭塞部位的上下端成功会师,然后对该病变血管进行扩张成形,再次造影证实血流已完全通畅。尽管该技术属于微创技术,但对手术医师要求极高,原因是闭塞的血管紧临心脏,术中稍有分毫差错即可能戳破心脏导致心包填塞、急性心衰等危险,整个过程有惊无险。术后患者恢复很快,术后复查腹水已明显减少,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血管外科张喜成主任介绍,布-加综合征是位于心脏下方的血管堵塞所引起的一些症状。也就是由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阻塞,导致肝脏以及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例如可出现心慌气急、肝脾肿大、腹水,以及下肢静脉曲张、水肿等症状,严重的还可出现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导致的消化道大出血,引起生命危险,晚期患者可因大量腹水呈“腹大如蛙”、严重营养不良呈“骨瘦如柴”的“蜘蛛人”形象。因其临床症状酷似肝炎后肝硬化,故有人称该病是肝炎的“姐妹”病,经常被误诊为肝硬化而延误治疗。该病是少见的疑难病,很多人对其认识不足,误诊率竟高达85%左右。有的甚至被当作肝炎肝硬化治疗几十年。也有的诊断为肾炎、心包炎、腹膜炎,还有被误诊做了脾切除、大隐静脉曲张等手术,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张喜成主任说类似吴女士这样被误诊为“肝硬化”的患者近期已经接诊了多例。由于布加综合征和肝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迥然不同,因此一定要注意鉴别。专家提醒,对出现门脉高压征的患者,而肝炎指标阴性者,不能简单诊断为“肝硬化”,尤其对合并有下腔静脉高压症状者,如下肢肿胀、静脉曲张者,要特别警惕该病的可能。
2肝硬化爱找八类人
1.肝炎病毒感染者 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这些肝炎转化为慢性肝炎后,就容易发展为肝硬化。
2.长期酗酒者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损害,发生脂肪变性、坏死、纤维化,并发展到肝硬化。
3.慢性胆汁淤积患者 长期的胆汁淤积会导致肝细胞炎症及胆小管反应,甚至出现坏死,形成胆汁性肝硬化。
4.肝脏淤血者 长期反复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以及肝静脉阻塞,这些疾病可引起肝脏淤血,使肝细胞缺氧而坏死、变性,最终导致肝硬化。
5.长期服药和接触化学毒物者。
6.代谢紊乱人群。血友病等遗传代谢缺陷均可导致肝硬化。
7.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者。
8.先天梅毒性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的日常保养非常重要。给肝硬化患者提出几项建议:
1.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食物应易消化、有营养,且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低脂。
3.有腹水时要卧床休息,增加营养,并限制盐的摄入,最好采用无盐或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4.腹水明显时还要限制水的摄入。
5.伴有食道静脉曲张者,应避免刺激性及硬的食物,以免损伤曲张的食管静脉造成大出血。
6.有肝昏迷可能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三餐应以蔬菜为主。
7.禁酒戒烟。
8.定期到医院做肝功能、甲胎蛋白、超声等检查。
3早春时节肝硬化患者的保健常识
早春时节“肝硬化”患者的保健常识?说起“肝硬化”相信大家对这种种病症并不陌生。它们对于抽烟,酗酒的男同胞更是偏爱一些。春天已经来临,春天该如何养生,春季养生就要先从养肝开始!那么,让我先了解什么是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脏弥漫性损害。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
我们都知道,肝脏功能正常,供给我们人体的能量才充足,我们的精力才可能充沛,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胜任繁重的工作,负荷生活的重担。所以,春季养生先养肝!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下肝硬化在春季预防保健常识:
肝硬化患者春季预防保健常识1.饮食方面应提供足够的营养,食物要多样化,供给含氨基酸的高价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低脂肪、少渣饮食,要防止粗糙多纤维食物损伤食道静脉,引起大出血。
肝硬化患者春季预防保健常识2.血氨偏高或肝功能极差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免发生肝昏迷。出现腹水者应进低盐或无盐饮食。
肝硬化患者春季预防保健常识3.每日测量腹围和测定尿量,腹部肥胖可是自我鉴别脂肪肝的一大方法。
肝硬化患者春季预防保健常识4.注意出血、紫癜、发热、精神神经症状的改变,并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
肝硬化患者春季预防保健常识5.补硒养肝,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硒麦芽粉、五味子喂成分的养肝片,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调节免疫,对养肝、护肝有良好作用。
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以下几种因素均可引起肝硬化。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和丙型)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大部分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常显HBsAg阳性,其阳性率高达76.7。
2.慢性酒精中毒在欧美国家因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可占总数的60~70。
3.营养缺乏动物实验表明,饲喂缺乏胆碱或蛋氨酸食物的动物,可经过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
4.毒物中毒某些化学毒物如砷、四氯化碳、黄磷等对肝长期作用可引起肝硬化。
4肝硬化的九大原因
1、病毒性肝炎:目前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是引起门静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
2、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目前认为酒精对肝脏似有直接毒性作用,它能使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排列不整,甚至出现乙醇透明小体,是肝细胞严重损伤及坏死的表现。
3、营养障碍:多数学者承认营养不良可降低肝细胞对有毒和传染因素的抵抗力,而成为肝硬化的间接病因。动物实验证明,喂饲缺乏胆碱或蛋氨酸食物的动物,可经过脂肪肝的阶段发展成肝硬化。
4、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或反复地接触含砷杀虫剂、四氯化碳、黄磷、氯仿等,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汀、异烟肼、辛可芬、四环素、氨甲喋呤(MTX)、甲基多巴,可产生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黄曲霉素也可使肝细胞发生中毒损害,引起肝硬化。
5、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心包炎可使肝内长期淤血缺氧,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称淤血性肝硬化,也称为心源性肝硬化。
6、代谢障碍:如血色病和肝豆状核变性(亦称Wilson病)等。
7、胆汁淤积:肝外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积时高浓度的胆红素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久之可发生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所致者称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由肝外胆管阻塞所致者称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8、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时由于虫卵在汇管区刺激结缔组织增生成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可引起显着的门静脉高压,亦称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9、原因不明:部分肝硬化原因不明,称为隐源性肝硬化。
5如何治疗肝硬化患者恢复得快
肝硬化在我国属于多发疾病之一,因此倍受广泛重视。由于肝硬化是持续进行的,所以临床可将该病分为肝硬化早期、肝硬化中期、肝硬化晚期三个阶段,很多患者误认为得了肝硬化就没法只好了,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专家指出,只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肝硬化还是可以被治愈的。如何治疗肝硬化患者恢复得快?
病因治疗
根据早期肝硬化的特殊病因给予治疗。血吸虫病患者在疾病的早期采用较为彻底的治疗,可使肝功能改善,脾脏缩小。动物实验证实经早期治疗能逆转或中止血吸虫感染所致的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病及药物性肝病,应中止饮酒及停用中毒药物。
一般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的需要主要补充多种维生素。另外,护肝药物激活细胞,在体内提高ATP的水平,转变为多种核苷酸,参与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用中药可达到活血化瘀、理气功效。早期肝硬化患者要注意一点就是,盲目过多地用药反而会增加肝脏对药物代谢的负荷,同时未知的或已知的药物副作用均可加重对机体的损害,故对早期肝硬化患者不宜过多长期盲目用药。
肝脏移植
肝移植的3年存活率依病种的多少为序是:晚期非酒精性肝硬化85%左右;酒精性肝硬化90%;胆道闭锁90%;肝细胞癌(非晚期)75%;胆管癌<10%。鉴于对晚期肝硬化患者大多别无满意疗法,而肝移植后的生存率将继续提高,预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各种慢性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影响肝移植的因素主要是供肝问题。
积极防治并发症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较多,可导致严重后果。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肝性脑病、并发感染等并发症,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何治疗肝硬化患者恢复得快?肝硬化出现症状有很多,患者需要抓紧时间治疗,患者最好去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治疗,因为这里的医疗水平是很高的,有很大恢复的可能性。为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肝硬化患者一定要积极地接受治疗,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