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颈椎病患者来说,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又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巩固疗效的手段。运动锻炼在某种程度上要比药物治疗好。因颈椎部是整个脊椎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极少有机会活动到最大幅度。那么老人有哪些保护脊椎的方法呢?日常生活中老人如何注重饮食呢?下面为大家详细说明。
目录
1中年人要注意别引发脊椎病
由于每个人的睡眠习惯及睡枕高矮等有所不同,多数人习惯用头部与枕头接触,脊部悬空,年轻时一般没有不适合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急性外伤,慢性劳损使椎周软组织(包括韧带、筋膜、关节囊和肌肉)失去应有的稳定性,压迫邻近的神经和其他组织,在一定诱因作用下,部分人出现睡觉时脊椎酸痛、过度疲劳、手臂麻木、反复“落枕”等。同时神经紧张、长期单一的工作姿势,缺乏运动也是脊椎病的诱因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纠正长时间低头的不良习惯,使脊部长时间前屈,其次要调整好自己的睡眠习惯,仰卧位枕高应在12厘米左右,侧卧与肩等高,这样可使脊部放松。枕心质地要细碎,柔软且变形性好,如荞麦皮、草屑等较好,最好不要用海绵、化纤、木棉等作为填充物,因为这些物质适应性差,睡觉时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强调仰卧时枕头要填满脊部,这样可以维持脊椎的生理曲度,使脊椎得以充分休息,对头脊部可以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判断枕头或睡姿是否合适,简单的标准是睡觉后头脑清醒,脊部轻松,无肢体麻木感为佳。天寒时注意脊椎部位的保暖,脊部受凉也是眩晕的诱发因素之一。脊椎病与骨质疏松也有一定关系,人到中年应常喝奶,晒太阳,必要时服用钙剂。
在脊椎锻炼上以下几种方法颇为有效:1、头颈按“米”字笔画动作,尽量用力,每天早晚共6次。2、从左起,先顺时针、再逆时针画圆,幅度尽量大,每天早晚共6次。先向左回头看,再向右回头看,每天早晚共6次。3、“脚搓脚按摩”有早晚床上的卧姿、登椅上的坐姿、扶着东西的站姿三种姿态。其中卧姿时间易遵守成习,思想注意力集中,赤脚敏感,姿势省力,每天搓脚应以其为主。坐姿适宜于工间、课间或休息看电视时,并可辅助手搓帮助,站姿较累不易持久。具体动作不外乎双脚各部位间相互搓、揉、推、按、拍、踏,其中应以反射区较密集的足底为重点,全足搓遍,并可扩及至小腿。每个部位搓三五十下,顺序可灵活,每次一二十分钟,也可以灵活掌握。它不仅可以缓解你的脊椎病,还可以防治高血压、晕眩、耳鸣、失眠等症,中老年朋友不妨一试。
2老人有哪些保护脊椎方法
这里教大家一套适用于老年人的脊柱保健操,可以预防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发生,达到锻炼腰椎、脊椎的作用。
俯卧放松运动:俯卧床上,额头贴床面,两臂放于体侧,手心向上。两臂从体侧开始尽量向前伸展,止于头顶前方(与躯干呈直线),手心向下。闭上双眼,全身放松,心里默念“1吸”、“1呼”、“2吸”、“2呼”,保持此姿势5分钟。可最大限度放松肩部、背部和腰部,对腰椎间盘突出、颈项强直、驼背等极为有益。
飞燕运动:俯卧在床,以腹部为支撑点,抬头、挺胸、向后展双臂,同时抬大腿、小腿、脚,使头部与腿部翘起呈飞燕状,保持5秒钟,放下头、臂,腿,全身放松休息片刻,再重复以上动作15次。可锻炼颈椎、腰椎。
脊神经运动:站立,两眼平视,两掌转至两大腿前面,含胸收腹,屈膝蹲身,头向前微低,两掌心摸到膝盖为止。身体慢慢直立,挺胸昂头使脊椎向后弯。蹲身手摸到膝盖低头,直身挺胸仰头为一次。共做36次。
知道了老年人如何保护脊椎,可增强脊神经的功能,活跃内脏和躯干功能。对颈椎病、腰肌劳损、腰背疼痛有特效。
3老人驼背脊椎骨折的预警
脊椎骨折50%患者并未诊断治疗
很多人都知道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髋骨骨折将会危及生命,但是,对脊椎骨折却认识不足,不少患者并未就医。实际上,脊椎骨折在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中最为常见,约占所有骨折的45%,它会引起脊椎变形,使病人身高变矮。有研究表明,脊椎骨折带来的死亡率甚至高于髋部骨折。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虽然诊断脊椎骨折只需拍X光片即可,但是大约50%的脊椎骨折患者没有得到过诊断、治疗,有的患者是在多次骨折后才被查出。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的是因为患者自认为疼痛是风湿病等引起,只要贴膏药止痛,或躺几天就行了;有的患者因疼痛就诊时,如果医生问诊不够细,就不会发现。
一次脊椎骨折会导致另一次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存在随时发生骨折的危险,最常见的是脊椎骨折,其次是手腕骨折,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骨折时,往往很难愈合,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脊椎骨折,很多人认为是用力不当造成的。其实在骨折之前,其脊柱的骨量已逐渐丢失,疏松的椎体就像被白蚂蚁蛀空的房梁,稍有外力,如在提东西或弯腰抱起小孩的那一刻,脊椎骨一下子塌陷。问题是,只要发生第一次骨折,就还会骨折第二次。而且,很可能两次骨折会相距较近。而且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的女人,在已经发生一次脊椎骨折的情况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很可能还会发生第二次脊椎骨折。
脊椎骨折预警现象
腰背部疼痛
如果是一个轻微、局部的微小骨折,就会导致局部骨疼痛。而人体为了缓解或不刺激疼痛部位,会改变姿势、肌肉用力,久而久之会产生肌肉疼痛,特别是背部,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身高减低和驼背畸形
身高缩减、腹部突出以及驼背等都是老年妇女脊骨破裂的表征,身高的降低多因骨折的原因,但也不是惟一原因,腰间盘的蜕变也会出现身高降低的现象,如果一年内身高降低两厘米以上,就应该去医院检查,年岁大的人应该每半年量一次身高。
其他现象 :有腹部突出、呼吸困难、胃肠道反流及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如抑郁等。
4预防老人年腰椎键盘突出的几种方法
1、老年人的饮食应多样化,可适当增加牛奶、海产品等富含钙质的食品,补充体内钙质的丢失,减缓机 体的衰老过程。
2、 老年人应经常参加适度的运动,如太极拳、爬山,散步、门球、游泳等,加强对关节、肌肉的锻炼, 提高关节的运动能力,如果平时爱好运动量较大的球类运动,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参加。
3、老年人可能要面临一些更繁重的家务劳动,如做饭、看孩子这些工作看起来简单,却很繁琐,应根据 自己的况合理安排,如有困难,感到力不从心,千万不要勉强。即使是力所能及的工作,也不能着急,避 免因突然用力而造成扭伤。
4、 在发生腰痛后应积极治疗,尽量到正规医院采用正规的推拿、理疗治疗,不要随便找游医,不要自作 主张口服止痛药。对社会流行的一些健身方法,不能盲目模仿,以免加重腰痛。
4、 在治疗其他疾病时,应避免长时间使用激素。因为激素类药物促进钙质的丢失,造成骨质疏松。
5、 定期查体,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提高生活质量。
5强直性脊柱炎的饮食宜忌
强直性脊柱炎宜吃的食物
1、果实食品
栗子有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对筋骨、经络、风湿痹痛或腰膝无力极为有益。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由肾虚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的病损。服时可生食、熟食,久服必强筋、健骨、补肾。将板栗捣烂敷患处可治筋骨肿痛;新鲜栗叶捣烂外敷,也能减轻关节、肌肉、皮肤的炎症。青梅有生津止渴、涩肠止痢的作用,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益处,凡风湿骨痛、腰痛、关节痛均可用青梅酒擦患处,可起到止痛效果。乌梅是梅的干燥或未成熟果实,对风湿痛也有卓效,乌梅酸甘可敛阴,酸又人肝,肝得滋养,对关节、筋骨的疼痛、拘挛有缓解作用。桑椹、樱桃也可治疗风湿病。
2、辛热食品
具有抗风湿祛寒邪的作用,如辣椒、葱、花椒、大蓼、茴香、大蒜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蒜有杀菌、抗病毒等作用,适当进食可预防病毒感染及肠道感染。
3、多吃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
以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为主,所以饮食上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等。亦可捋黄芪、熟地、当归、枸杞子等药与肉等食物同煮来作为食疗(吃肉喝汤)等等。另外列出一些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帮助的食物有:生菜窝爪,白菜,银耳,海带,黑木耳,西红柿,胡萝卜,芹菜,罗汉果,香蕉,无花果,草莓,油菜,哈蜜爪,宜姜等温热性食物,其中白菜和银耳,海带,对强直性脊柱炎有治疗的作用。饮食应多样化,保持均衡并富于营养。这些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只是辅助效果,并不能取代医院的正规治疗。
4、豆类食品
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它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可治疗以湿重为主的风湿骨痛,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筋脉拘挛或麻木不仁、关节肿痛而重着不适的风湿病,效果较好。黑豆又名乌豆、冬豆子,又可治疗风湿疼痛,经验方用黑豆炒至半焦泡人黄酒,治疗关节酸痛有效。
强直性脊柱炎忌吃的食物
忌吃生冷饮食,过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最好是不要喝酒,强直性脊柱炎和个人免疫系统有很大关系,自身免疫系统好了就没什么事,所以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另外还要注意休息,酒是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火锅原料主要是龙虾、牛羊肉、动物内脏、海鲜、贝类、蘑菇等富含嘌呤的食物,火锅和酒类都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饮食中不应该出现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宜喝浓茶,提倡喝白开水或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