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对于家长来说就是家中的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一旦孩子出现疾病,做家长的就恨不能病生在自己身上,如今,有许多小孩都会患上血管瘤这种疾病。草莓状血管瘤就是其中之一。什么引起草莓状血管瘤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答。
目录
1各类血管瘤有什么症状
一、草莓状血管瘤的症状
发生率约占新生儿的1\%,多在出生时即存在,呈较小的红色斑点,以后逐渐增大,常高出皮肤,颜色鲜红,呈分叶状,形如草莓或杨梅。生长部位多见于头面部、躯干。
二、毛细血管瘤的症状
初生时患处有点状或成片大量毛细管凸出皮肤外,表皮高低不平,发展特快,如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在短暂的时间(半岁)内,将会使已患血管瘤的器官或周围的器官遭到破坏,少部分可快速发展为混合型血管瘤。
三、鲜红斑痣的症状
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样痣或毛细血管扩张痣,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面、颈和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为双侧性,有时累及粘膜。损害初起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楚,不高出皮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压之部分或完全退色,表面平滑。随着年龄增长,颜色加深变红,变紫,65%的患者的病灶将逐渐扩张,在40岁前可增厚和出现结节,于创伤后易于出血。鲜红斑痣是无数扩张的毛细血管所组成的较扁平而很少隆起的斑块,属于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病灶面积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终生不消退。 鲜红斑痣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面颈部多见,占75%-80%,多以单侧并以右侧多见。鲜红斑痣同时累及眼神经和上颌神经时有15%的机会可合并难治性青光眼。在鲜红斑痣患者中,1%-2%伴有同侧的软脑膜血管畸形,称为Sturge-Weber综合征。
四、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
海绵状血管瘤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分,既可位于体表,也可发生于各种内脏器官,尤其以四肢,躯干和腮腺多见。瘤体皮肤可正常或呈暗蓝色,触之柔软似海绵,按压肿块可被压缩,患者自诉患肢沉重、酸痛,活动后明显。部分海绵状血管瘤表面皮肤可合并毛细血管瘤,称之为混合性血管瘤。有部分腮腺血管瘤合并腮腺表面皮肤或其它部位毛细血管瘤,故对小儿腮腺肿块不能明确原因时,若发现表面皮肤毛细血管瘤存在,应考虑腮腺血管瘤的诊断。
五、混合型血管瘤的症状
初起时大多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病损面积,形成隆起的包块,形态不规则,多见于面部及四肢。侵犯范围有时非常广,以至于眼睛、口唇、鼻或耳等组织器官都被这种不断扩展的血管组织所覆盖,可引起呼吸、饮食、视觉和听觉等功能障碍,等等。
2什么引起草莓状血管瘤
雌激素
雌激素是引起血管瘤的一个重大因素,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病情需要或误服了雌激素含量高的药物,造成体内雌激素含量过高。也有可能是孕妇在怀孕期间误食了受污染的食物,许多商家为谋取暴利会给家禽喂雌激素,孕妇吃后体内雌激素就会上升。
外力因素
目前对于血管瘤的形成因素还存在这样一种说法,孕妇在怀孕期间受外力或机械损伤造成胚胎局部组织出血,造血干细胞流到其他组织上与其他细胞混合,形成单独的血管丛,从而导致血管瘤的发生。
遗传因素
目前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血管瘤可以遗传,但是据统计,10%的血管瘤患者具有家族史,对此专家表示,不排除遗传的可能。
3护理草莓状血管瘤的方式
1、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草莓状血管瘤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超声微介导术,超声微介导术治疗没有任何的痛苦,治疗的时间短,没有任何创面,不会给病人带来外界损伤因素,所以有条件的话尽量选用超声微介导术。
2、减少摩擦:有血管瘤的孩子要经常修剪孩子和孩子家长的指甲,有的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说孩子的指甲不能修剪,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不管有没有血管瘤的孩子,都需要经常修剪指甲,因为孩子的皮肤很脆弱特别是有血管瘤的孩子皮肤更脆弱,另外孩子的衣服尽量是全棉柔软的,减少硬物刺激,没有破溃的血管瘤可以正常洗澡,只是洗完后减少毛巾来回擦,用干毛巾蘸干水滴即可。
3、口腔内的血管瘤,大部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经常发生的嘴唇、舌部、口腔粘膜、牙龈不小心咬破的话止血困难,所以需要早治疗,因为部位特殊治疗有一定的难度,特别容易复发的特点,所以很多病人从小看到大,口腔内的血管瘤一直存在。
4、特殊部位血管瘤早发现早治疗:长在孩子会阴和口腔的血管瘤因为部位特殊,不能避免小便和唾液的刺激,所以只有选择早发现早治疗,拖的时间越长,破溃出血的可能越大,一旦破溃出血不能治疗,而且创面经久不愈,愈后还会留下疤痕,所以建议早治疗,另外会阴部有血管瘤的孩子,不要用尿布湿,尿布湿是一种化纤材料,反复刺激一定会破溃出血,可以用绵质的尿布。
4婴儿草莓状血管瘤的危害
1、婴儿草莓状血管瘤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在前6个月时,迅速生长,富有极大的侵犯性,在几周之内,正常组织可以受到严重破坏,以致眼睑、口唇、鼻、耳等组织都被不断扩张的血管瘤组织所覆盖。肿瘤的形态不规则,呈紫红色,易发生溃破,出血、感染、坏死、瘢痕形成。
2、婴儿草莓状血管瘤增大后还可以引起一系列继发性问题,眼、耳被遮蔽,口唇肿大等,因而出现呼吸、饮食、视觉、听觉等的功能障碍。混合型血管瘤在婴儿出生后生长迅速,不断增长扩展,向周围皮肤及深部组织侵犯,影响其正常功能。
有的时候草莓状血管瘤是可以自己消退的。但是只是局限于一部位患者,大都在2岁之前就能够消退。家长如果发现婴儿草莓状血管瘤没有自行消退,并且还有增大的迹象的话,就要及时到专业的血管瘤专科进行一些必要的诊断和治疗了。
5草莓状血管瘤治疗常见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有些草莓状血管瘤患者急于求成,宁愿相信一些江湖游医,也不去正规有效的医院治疗,这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血管瘤患者为了自己身体健康,一定要选择到正规有效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引发严重的后果。
误区二:草莓状血管瘤患者的饮食习惯关系到病情的好与坏,如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刺激性的食物会影响恢复。所以,血管瘤患者一定要避免食用这些可造成病情恶化的食物。
误区三:草莓状血管瘤患者经治疗后不见好转,便会出现消极情绪,可是消极情绪不对病情没有帮助,反而会导致病情恶化。所以,草莓状血管瘤患者及家属一定要树立有效治疗信心,保持心情舒畅。
温馨提示:
少食多餐进食时间和数量均宜固定。
草莓状毛细血管瘤(Strawberry Hemangioma) 血管瘤出生时往往看不到有病变,病变多在出生后一个月内发现,初起为小的红色斑点,以后迅速增长,有的患儿1岁~2岁左右停止生长,但概率较低。女性患儿是男性的3倍。其形如草莓得名。除发生于皮肤外,也可累及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一般不侵犯骨组织。发生于皮肤或肌肉组织的血管瘤可损伤血管引起继发感染或溃疡,K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