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多动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会有所收敛,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就能静下心来。但多动症的孩子则是不分场合环境的多动。对于引发儿童多动症的原因,现在已经有很多种说法,但是,到目前为止都不能确定到底是哪些原因致使儿童多动症病发。据研究表明,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必须要少吃谷类食用,下面就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目录
1小儿多动症的症状表现
一般多动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会有所收敛,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就能静下心来。但多动症的孩子则是不分场合环境的多动,即使在安静的环境里也—样毫无顾忌地上跳下窜,看电视也要扭来扭去。如何辨别孩子是正常的好动还是多动症呢?下面是小儿多动症的家庭自测法。
表现一: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或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
2、在工作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集中。
3、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
4、常不能按别人的指示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
表现二:多动或冲动行为
1、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环境中常常离开座位。
3、常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乱跑或乱爬(成人或青少年仅限于主观感觉坐立不安)。
4、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闲暇活动。
2多动症儿童应该少吃谷类
或存在新陈代谢障碍
科学家曾指出,患上多动症的儿童可能存在新陈代谢障碍,他们不能消化类似干酪素(存在于奶类食品)等蛋白质和谷类食品所含的麸质,导致体内的缩氨酸(可在尿液中测量)过多,从而导致对大脑的智力损害,情形有点类似吸食鸦片。
为了论证上述理论,几名教育学家和科研人员开始了一项针对多动症儿童的饮食实验。
据报道,参加这项实验的23名儿童年龄在4岁到11岁不等,都患有严重的多动症。研究人员要求这些孩子的父母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远离奶类和谷类食品。实验一年后,22名儿童病情有了明显改善。
在另一个实验案例中,研究人员偷偷给一名6岁的多动症患儿饮用牛奶,然后要求他写出自己的名字。结果这个孩子写出了一堆混在一起的线条。2天后,当孩子重新按要求控制饮食后,研究人员再让他写自己的名字,他写出了4个清楚的字母。
研究人员说,虽然还没有证据证明多动症患儿的病因都是因蛋白质消化问题引起,但他们的研究结果也能让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在给孩子治疗时多一种选择。
每100个小孩约1~2人患病
多动症的全称是“注意力缺失/多动症”,患者通常大多活跃,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件事,通常还会伴随智能不佳、语言障碍和动作不够协调等问题。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治疗,对儿童的学习能力,与朋友和家人的关系会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每100个小孩中,大约有1到2个多动症患儿,男孩比例较高。
3对多动症的护理有助病情恢复
1. 多动症的护理的饮食应富于营养又易于消化吸收,多食用富含健脑和维生素类食物,少吃或尽量不吃含铅多的食物、含色素、防腐剂的饮料和小食品。
2. 自小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按时作息,注意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培养孩子的正确学习态度,多动症的护理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多动症的护理要避免孕妇情绪激动、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孕期不能滥服药,杜绝近亲婚配,防止产伤。这是多动症的护理措施之一。
4. 多动症的护理还要防止头部外伤及药物中毒,预防和及时治疗脑膜炎等多种疾病。
4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
3、正常孩子作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的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
4、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服用后,却很快地表现得安静,少动,注意力呈相对集中。当他们服用镇静剂时,反而出现兴奋、多动。
因此对被怀疑的孩子,不妨给他们喝些咖啡或浓茶,如果孩子没有突出表现时,希望爸妈不要随便带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诊,否则会给孩子心理上不良的刺激,也不要随便对孩子说你是多动症,这样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增加精神负担。
5缓解多动症的8款食疗方
1、莲子酸枣仁粳米粥
用料:莲子50克、酸枣仁10克。
做法:用纱布包酸枣仁,加粳米150克,煮粥至熟,去酸枣仁,加冰糖适量,分3次服之。
功效:适用于多动,夜寐欠安,磨牙梦呓。
2、大枣百合炖猪脑
材料:大枣6枚(去核),猪脑2个(去红筋衣膜,洗净)
做法:猪脑同大枣、百合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水,隔水炖熟,调味后饮汤吃肉。
3、甘麦大枣核桃煲猪心
材料:浮小麦60克,甘草3克,大枣10枚(去核),核桃肉30克,猪心1个(洗净、剖开留心内血)
做法:同4味药物一齐放锅内,加清水员汤,调味后,饮汤吃肉。
4、甘草麦粒大枣汤
用料:甘草10克,小麦粒(去壳)60克,大枣60克。
做法:煮汤饮服,每日2次,坚持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多动,健忘易怒,多言盗汗。
5、药蛋羊肝羹
材料:鹌鹑蛋4只,羊肝(或牛肝)100克,水发银耳50克,玉米粉10克。
做法:羊肝切小块,银耳切成小粒,共放锅中,加适量清水,汤沸时用玉米粉加鹑蛋(去壳)拌匀,勾芡,以油、盐调味,食用。
6、桑椹子菊花饮
用料:桑椹子15克,白菊花10克。
做法:水煎代茶饮。
功效:适用于冲动易怒,坐立不安。
7、黑豆珍珠煲乌龟
材料:黑豆50克(炒),珍珠母50克(打碎,用纱布包好)
做法:乌龟宰后去内脏,切块,沸水烫过,用黑豆、珍珠母放锅内加适量沸水烫汤,调味后,饮汤吃肉。
8、花甲炒鸡心
用料:鸡心300克、花甲100克、葱花5克、姜末5克、盐2克、植物油20克、香油5克。
做法:将花甲放入沸水中,煮至壳开后捞起,去壳后洗净备用;将鸡心剥除外层薄膜及血管,洗净后切片,入沸水中氽烫后捞出备用;炒锅加植物油烧热,爆香姜末,放入鸡心和花甲翻炒;炒至菜熟时,加入盐和葱花,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补铁、补锌,滋补心脏,改善脑神经功能,对缓解小儿多动症有显着疗效。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