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检查是全身体格检查,也就是体检中的其中一项。头颈部检查包括头部和颈部的检查,头部和颈部都是人体极其重要的部分,如果不注意它们的健康,会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进行有必要的头颈部检查,对我们有很关键的作用。这篇文章给大家简单介绍头颈部检查的内容。
目录
1头颈部检查是什么
头颈部检查是什么呢?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对人体头部和颈部的检查。头部和颈部的位置比较接近,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时候都放在一起检查。也就叫做头颈部检查。头部颅内包含脑,面部有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和消化系统的起始部位。
头部作为描述人体部分概念,是指人体脖子(颈椎)以上的所有器官。头部也用来指代物体的最上(或者最前)部分,相当于头在人体位置的部分。
颈部也等同于颈,多节绦虫之头节中,具各种固着器(吸盘、吸叶等),固着在宿主的消化管壁上的部分,称为颈部。一般较头部细,但粗颈绦虫则较头部粗。此颈部靠旺盛的细胞分裂,在后方分节形成新节片。此颈部为绦虫的生长带。
头颈部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时的检查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检查之后也可以帮助人们趁早康复。
2头颈部检查项目
1、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触诊头颅;视诊双眼及眉毛;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
2、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检查泪囊;翻转上睑,检查上睑、球结膜和巩膜。
3、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额、闭目);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位);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检查集合反射。
4、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
6、观察外鼻;触诊外鼻;观察鼻前庭、鼻中隔;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7、检查上颌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检查额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检查筛窦,注意压痛。
8、观察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检查舌下神经(伸舌)。
9、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露齿、鼓腮或吹口哨);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
10、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检查副神经(耸肩及对抗头部旋转)。
11、触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浅组、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12、触诊甲状腺软骨、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
13、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触诊气管位置;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
3头颈部放疗的注意事项
头颈部放射治疗后可出现全身反应,如乏力、食欲差、恶心、呕吐等,但会逐渐好转或渐趋消失。因此病人在放射反应恢复期间应增加营养,多吃高蛋白食物及维生素B和C,多进软食、流汁以及易于消化的食物,多注意休息,避免太多消耗体力。
有些病人在放射治疗结束后,仍可持续一个阶段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若白细胞在4×109以下,可给予鲨肝醇及维生素B口服,若有轻微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以X线治疗的病人,一般皮肤无严重反应;用电子线治疗的病人,因浅部剂量较高,皮肤可有一度灼伤样反应,如变红、脱屑,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停止放射治疗后可逐渐消退,但要注意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和机械性、化学性刺激,不要用毛巾擦,肥皂洗,不要与粗糙的衣服摩擦。少数病人有湿性脱皮,可涂以1%龙胆紫药水或敷金霉素软膏, 以防止感染。
由于放射治疗后局部血管变化,引流不畅,造成局部抵抗力差,会有丹毒样皮肤炎症产生,病人会有发热、局部红肿热痛,除用抗生素外,最好加用激素,以帮助消除充血肿胀。
鼻腔、口腔、咽喉等粘膜部位在放射治疗后,急性期可有疼痛、充血水肿、溃疡、假膜形成;慢性期可有粘膜干燥。急性期鼻腔可局部滴1%呋喃西林麻黄素,口腔可用朵贝尔溶液漱口,有感染时全身用抗生素;慢性期鼻腔可滴薄荷油。
放疗病人的鼻、耳、眼很容易遭受感染,要特别注意保持这些部位的清洁卫生。鼻腔内可用0.5%苏打水溶液冲洗,也可每天用清洁水煮沸后降温至38℃左右冲洗,每次300-500毫升,冲行后滴0.25%氯霉素以防感染;耳道内以小棉签擦净后,滴氯霉素溶液;耳内分泌物多时,先用0.5%-1%的双氧水冲洗,然后滴药。
头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人,平时应多注意口腔卫生。放射治疗后,牙齿可能会逐渐龋变,甚至脱落。一般牙病,应请口腔科医生给予保守治疗,尽量不拔牙,以免拔牙后,伤口愈合不佳。如拔牙指征较强时,最好在放射治疗后两年进行,同时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小编推荐:各种致癌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并不是直接地或立即使机体形成癌症。大多数情况下机体有能力将致癌物质排除至休外或将其吞噬、转化成非致癌物质……[详情请看>>>>致癌物质进入体内就会致癌吗]
4头颈部检查具体细节
1.眼睛
(1)眼睑 应注意眼睑皮肤、形状和运动,尤其是上睑是否下垂,闭合是否有障
碍等。
考(2(2)结膜与巩膜检查时需将眼睑外翻,充分暴露巩膜与结膜。翻转上睑时,用示
指和拇指捏起上睑中部边缘,嘱被检者向下看,此时轻轻向前下方牵拉,然后示指向下
压迫睑板上缘,拇指将睑缘向上捻转,即可将上睑翻开。检查下睑结膜时,嘱被检者向
上看,拇指置于眼眶下缘将眼睑向下拉,即可将巩膜与下睑结膜显露出来。
正常结膜呈粉红色,检查时注意其颜色,充血、苍白、黄染、出血点等。正常巩膜为
瓷白色,检查时注意有无黄染等。
(3)角膜正常人角膜无色透明而有光泽。检查时用笔形手电由角膜斜方照射进行
视诊,观察角膜光泽、透明度、有无云翳、白斑、溃疡、软化及新生血管。
(4)虹膜与瞳孔注意观察虹膜的颜色、形状、纹理及清晰度,瞳孔检查非常重要,
它可提供部分中枢神经的生命征象。检查时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瞳孔形状和大小在一般光线下,正常瞳孔直径为3-4mm,两侧等大正圆。小于
2mm为缩小,大于6mm为瞳孔散大。
②对光反射用笔形手电从斜方照人瞳孔,观察瞳孔收缩情形。当光源照射受检瞳孔
时,瞳孔立即缩小,移去光源后迅速复原,称直接对光反射;当光源照射一侧瞳孔时,
对侧未受照射瞳孔也立即缩小,称为间接对光反射(也称交感反射)。
③调节与会聚反射(叉称辐辏反射) 嘱被检者注视1 m远以外检查者示指,然后将
示指迅速移近距眼球10cm左右处,正常反应是两侧瞳孔缩小,称为调节反射,重复上述
检查,但示指缓慢移近被检者眼球,此时两侧眼球同时向内聚合,称为会聚反射。
(5)眼球运动检查 检查者与被检者面对面相距为50-60cm而坐,嘱被检者头部固
定,检查者以示指为目标让被检者在6个方向上凝视,一般顺序是左-左上-左下-右-
右上-右下。
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检查者嘱被检者头部不动,眼球随检查者手指(约离开眼
30cm)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
运动。双侧眼球发生细小的有规律的来回摆动称为震颤。
(6)眼的功能检查,包括视力、视野、色觉检查等。
检查远视力用远距离视力表,在距离视力表5m处能看清1.0行视标者为正常视力。
视野检查 即检查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测定视野常用方法有面对面对比法及利用
视野计法,作精确视野测定。
色觉检查色觉检查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让受检者在距O.5m处读出色盲表上的彩
色数字或图像,若在5-10秒内不能读出,则按色盲表上的说明判断为某种色觉异常
(色盲或色弱)。
2.口 口(mouth)的检查包括口唇、口腔内器官和组织以及口腔气味等。
咽部及扁桃体咽部分为三个部分:
(1)鼻咽位于软腭平面之上、鼻腔的后方,在儿童时期这个部位淋巴组织丰富,
称为腺状体或增殖体,青春期前后逐渐萎缩,如果过度肥大,可发生鼻塞、张口呼吸和
语音单调。如一侧有血性分泌物和耳鸣、耳聋,应考虑早期鼻咽癌。
(2)口咽位于软腭平面之上、会厌上缘的上方;前方直对口腔,软腭向下延续形
成前后两层黏膜皱襞,前面的黏膜皱襞称为舌腭弓,后称为咽腭弓。扁桃体位于舌腭弓
和咽腭弓之间的扁桃体窝中。咽腭弓的后方称咽后壁,一般咽部检查即指这个范围。
咽部的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坐位,头略后仰,口张大并发“啊”音,此时医师用
压舌板在舌的前2/3、与后l/3交界处迅速下压,此时软腭上抬,在照明的配合下即可见软
腭腭垂、软腭弓、扁桃体、咽后壁等。
检查时若发现咽部黏膜充血、红肿、黏膜腺分泌增多,多见于急性咽炎。若咽部黏膜
充血、表面粗糙,并可见淋巴滤泡呈簇状增殖,见于慢性咽炎。扁桃体发炎时。腺体红
肿、增大,在扁桃体隐窝内有黄白色分泌物,或渗出物形成的苔片状假膜.很易剥离
这点与咽白喉在扁桃体上所形成的假膜不同,白喉假膜不易剥离.若强行剥离则易引起
出血。扁桃体增大一般分为三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I度:超过咽腭弓者为Ⅱ度:达到
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Ⅲ度。一般检查未见扁桃体增大时可用压舌板刺激咽部,引起反
射性恶心,如看到扁桃体突出为包埋式扁桃体,同时隐窝有脓栓时常构成反复发热的隐
性病灶。
(3)喉咽位于口咽之下,也称下咽部,其前方通喉腔,下端通食管,此部分的检
查需用间接或直接喉镜才能进行。
3.颈部颈部检查包括颈部外形.姿势、运动、血管:淋巴结、甲状腺及气管。颈
部检查方法主要为视诊与触诊,有时需听诊。诊疗室内光线要充足,环境要安静。被检
者通常取坐位,松解颈部衣扣,充分暴露颈部和肩部。检查者动作宜轻柔。
(1)甲状腺正常甲状腺峡部位于环状软骨下的气管环上,两侧叶向后围绕气管两
侧,部分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两侧对称,质地柔软。
视诊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和对称性,被检者头轻度后仰,然后喝口水或做吞咽动作,
可见甲状腺随吞咽动作而向上移动。
触诊 当视诊不能确定轮廓及性质时,可借助于触诊。甲状腺触诊方法有:
1)从后方触诊甲状腺检查者位于被检者身后,双手拇指置于被检者颈后部,其余
四指绕至颈部前下方,示指和中指尖于环状软骨下方触诊甲状腺峡部,检查右叶时请患
者头微侧向右方,检查者以左手指将甲状腺轻推向右侧,以右手触摸甲状腺右叶的大小、
形状、质地,有无结节、压痛及震颤。再用同样方法检查左叶甲状腺。
2)从前面触诊甲状腺检查者立(坐)于被检者对面,检查右叶时患者头略向右
倾,检查者以右手大拇指将甲状腺推向右侧,用左手拇指触摸甲状腺右叶,换手检查左
叶。亦可用单手触诊,检查右叶时,检查者以左手拇指置于环状软骨下气管左侧,将甲
状腺推向右侧,其余三指触摸甲状腺右叶。再用右手检查左叶。当触及肿块时,嘱被检
者咽口水,若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证实为甲状腺肿块,可借此与颈前其他肿块相鉴别。
听诊发现甲状腺增大时,应以钟型听诊器置于甲状腺上进行听诊。甲状腺功能亢进
时,由于甲状腺动脉血流加速,可听到连续性或收缩期血管杂音。
(2)气管被检者取端坐或仰卧位,头部摆正,两肩等高,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
置。检查者将右手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中指于胸骨上窝触到气管,观
察中指与示指和环指间距离,正常人两侧距离相等,气管居中。
5颈部经常痛是什么原因
1. 缓缓抬起头,有意识地用头去写“大米”的“米”字,先写左“点”,再写右“点”,再写“横”,再写“撇”,再写“竖”,最后写“捺”。切记:幅度尽量的大,节奏尽量地慢,不限次数,感到脖子很酸就可以了。写“田”、“风”字也行,要领和写“米”字一样。
2.耸肩:双肘自然弯曲,肘弯处与上臂略呈垂直,有意识地用肩关节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画圆圈,尽量幅度大一些,连同肩胛骨动起来最好。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活动的部位很酸,就休息一会儿再做,尽量每次不低于三十次,以后可以逐步增加,这个动作能很好地减轻“肩周炎”,“颈肩劳损”带来的痛苦,有这方面问题的朋友不妨做做看。
3.转头:头尽量向一个方向转动,转到转不动时,保持这个姿态几秒钟,再缓缓转向另一侧,再保持一会儿,如此反复多次,等感到脖子酸的时候,就可以了。这个动作能有效缓解颈椎增生带来的不适。
4。推头:一只手掌贴紧额头,头用向前顶,同时手用力向相反的方向推,两者力量要一致,坚持一会儿,再松开,反复进行多次。 一只手掌贴在同侧颞部(就是太阳穴附近),用力向对侧推,头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二力相持,(力量以感到颈椎有一定压力为好)保持不动约10秒左右,如此反复多次,再换另一侧。交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