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的孩子还有一些其他的症状,例如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孩子的抽动症行为所导致的。该病给小儿和家庭带来了很严重的危害,因此专家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提早做好小儿的预防措施,避免此病的侵害。那么,预防抽动症的办法有哪些?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目录
1别让孩子累出抽动症
多数小孩的表现症状为眨眼、挤眉、皱额、吸鼻,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这类儿童多数具有敏感、羞涩、不合群、容易兴奋和激动等特点,有些儿童同时还伴有遗尿、夜惊、口吃、学习困难等表现。有研究证明,儿童抽动症不向精神衰退发展,智力一般也不受影响。而且有学者发现,部分抽动症患儿智商高于一般儿童。
医生说,症状较轻者,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服药治疗。如症状严重,应坚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原则。家长、教师应对患儿的抽动和发声症状给予理解和宽容,鼓励患儿融入同龄人中。其次通过亲子的接触,缓解患儿恐惧与焦虑。研究表明,家长的打骂、歧视和情感上的忽视,会加重患儿的病情。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避免退化性培养和过分保护。医生说,临床上经常看到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外受委屈,让患儿退学或限制他的各种活动,譬如让患儿学电脑,以回避人际交往。抽动症即使有所缓解,患儿仍会出现行为幼稚,社会适应不良、与人交往困难等问题。
2预防抽动症的办法有哪些
1、及时治疗感冒:中医认为感冒是因外感风寒引起的,俗称受凉了。彻底治疗感冒,把寒毒从体内排出。轻症感冒,生姜红糖水,加一碗热粥,起解表发汗的作用。
2、留心观察症状特征:如果孩子出现的症状与抽动症的症状特征类似,就应立即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的抽动症专业科室检查治疗,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防止病毒血症,保护脑组织,防止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再发或加重。
3、适时增减衣服: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春夏之交气温不稳定,气温转热的时候,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4、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让孩子适当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能增强孩子的新陈代谢及免疫功能。
5、合理膳食:对风热引起的咳嗽,注意饮食清淡,不要过食荤腥、辛辣刺激性食物;着凉引起的咳嗽,不要过食寒凉食物,以免加重咳嗽,同时多饮水。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婴幼儿必要时要吃点鱼肝油和钙片。不要暴饮暴食,进食适时适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6、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
3抽动症和哪些疾病容易相混淆
1.风湿性小舞蹈症 该病是由于感染所致,通常发生于5~15岁儿童,以舞蹈样异常运动为特征,并有肌张力减低等风湿热体征,实验室检查有血沉增快,病程自限性,无发声抽动,抗风湿治疗有效。
2.Huntington舞蹈症该病多发生于成年人,偶见儿童,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进行性不自主舞蹈样运动和痴呆症状为主,CT检查可见尾状核萎缩。
3.肝豆状核变性该病为酮代谢障碍所致,有肝损害,锥体外系体征及精神障碍,可见角膜K-F色素环,血浆铜蓝蛋白减低等特征有助于鉴别。
4.癫痫所致肌阵挛是癫痫的一种发作类型,持续时间短暂,常伴意识丧失,脑电图高度节律异常,抗癫痫药治疗可控制发作。
5.迟发性运动障碍主要见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突然停药或药量较大所产生的不自主运动障碍,有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
6.急性运动障碍常为药物所引起的突然不自主震颤,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或舞蹈样动作,一般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7.癔症性痉挛抽搐患者具有精神病特征,一般无发声抽动。
4抽动症应该怎么护理呢
一:家长经常批评孩子,过分关注和强调孩子的抽动症行为这些都是不对的。当孩子出现抽动行为时,一些家长总是进行过多的提醒,格外关注孩子日常表现,促使患儿精神过度紧张,不但没能减少抽动症状的发生,反而使已有病情加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延迟了身体恢复进程,为主要的抽动症治疗不良因素。
二:忽视儿童的孩子的病。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出现抽动为正常生理现象,存以侥幸心理,以为症状可随患儿年龄的增长慢慢消失或痊愈,该错误想法致使患儿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不断加重,不仅加大了治疗难度,还影响了孩子健康的成长。
三、家长要注意不能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一半以上的患儿家长对孩子进行打骂体罚等不恰当教育方式,没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致使患儿病症慢慢加剧,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及学习。对此,家长应避免对患儿进行过多指责打骂,应进行耐心的教育方法。
5抽动症吃什么好
1、应多食含锌丰富的食物。因为锌是人体内的微量无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有关。锌缺管常使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智力减退。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大多数头发中锌含量较高。所以,常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肝脏、豆类、花生等对提高智力有一定帮助。
2、适宜吃含钙高的食物。当血清钙较低时,肌肉、神经兴奋性增强,儿童就会出现手脚抽动现象。另外,还会出现夜间磨牙、易惊等症状。在生活中宜多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豆类、瘦肉、鸡蛋、绿叶蔬菜等,同时并补充鱼肝油(维生素D)。
3、不适宜吃糖过多。研究表明吃糖过多,可引起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激动、爱哭和摔东西毁财物,脾气特别坏,被医学界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危害很大,甚至会导致心理变态。
4、适宜多吃含锌的食物。抽动症患儿缺锌患儿可能会食欲不振、厌食、生长发育缓慢,智力发育受到影响;有的患儿还会出现异食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饮食纠正:应多吃些含锌量较多的食物,如坚果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谷类等。
温馨提示: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症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性较女性多,比例为(3-4):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