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一旦患上妇科疾病,就是一个难以跨越的坎。妇科病一面会对女性的生理上造成困扰,就连家庭、夫妻生活也会受到影响。但是,近年来,依旧不断有大量的女性死于女性疾病,例如宫颈癌、乳腺癌等等。这些专门残害女性的疾病,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又该如何正确的去发现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有关宫颈癌的相关细则,希望女性朋友可以记在心里。
目录
1宫颈癌到底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宫颈糜烂会变成癌
许多女性都存在这样的误解,以为宫颈糜烂会引起宫颈癌,因而对宫颈糜烂感到非常恐惧。但其实,这两者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女性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翻,替代宫颈鳞状上皮,医生在检查时,会发现宫颈局部充血呈现红色,就称其为 “宫颈糜烂”。糜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烂”,它可以是一种生理现象,育龄期女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翻,替代宫颈鳞状上皮,呈现出“糜烂”状。而女性在青春发育期前和绝经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低,所以“糜烂”也少见。
误区二、感染HPV=宫颈癌
宫颈癌的发生和一种叫作人乳头瘤的病毒(HPV)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持续感染高危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因素。绝大多数宫颈癌患者的体内都能检测出这种病毒。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过性接触而感染HPV病毒。约有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这类病毒。然而,感染了HPV并不一定会患宫颈癌,因为每个健康女性体内都有一定的免疫力。
感染HPV后是否会进展为宫颈癌,还与HPV的类型有关。HPV病毒大约有100多种亚型,女性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见的类型分别是6、11、16、18型,其中HPV6和HPV11型属于低危型,而HPV16和18型则属于高危型,来自世界各国的宫颈癌研究发现,HPV16型和HPV18型在宫颈癌患者中的感染率最高。
误区三、“蛛丝马迹”视而不见
宫颈癌在早期可能不会引起患者任何的不适,有些症状也非常容易被忽视。育龄期女性应该学会关注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有时虽然只是“蛛丝马迹”,却有可能藏有隐患接触性出血 主要是指在性生活后出血或在妇科检查、大小便后出血。即使是一次、量少,也应提高警惕。
误区四、不重视妇科的检查工作
从感染HPV病毒,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自然病程,一般长达5到10年左右。因此,女性只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完全有可能及时发现疾病的“苗头”,并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目前,早期宫颈癌患者经治疗后,其五年生存率可达到85%到90%。
2哪些原因导致宫颈癌
遗传因素:宫颈癌与遗传有关,处于生育时期的妇女,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刺激,生殖细胞发生畸变.她们的后代出生后常易患癌症。
多次妊娠:宫颈癌的发生率随妊娠次数的增加而递增,生育7胎以上的女性比生育1~2胎的女性宫颈癌发生率高10倍以上。
男性污垢:有研究表明,丈夫包皮过长或包茎者其妻发生宫颈癌的相对危险度较大。在性生活中男性污垢也会诱发宫颈癌。
病毒或真菌感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以及真菌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对患者的血液检查发现,80%的患者曾受到疱疹Ⅱ型病毒的感染。
性生活: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18岁前即有性生活的妇女,其宫颈癌的发病率较18岁以后开始性生活的要高4倍,多次结婚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
宫颈糜烂、裂伤与外翻:由于子宫颈的生理和解剖上的缘故,容易遭受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刺激,包括创伤、激素和病毒等,均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生几率。
3宫颈癌早期症状
宫颈癌早期症状一:多伴有宫颈糜烂
一般情况,宫颈癌的患者都会伴随有宫颈糜烂的情况出现,而发生癌变的主要原因就是重度宫颈糜烂。假如年轻的女性患有宫颈糜烂而且经久不治的话,亦或在更年期之后仍有宫颈糜烂出现的话,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以防出现危害性更加大的病症。
宫颈癌早期症状二:接触性出血
患上宫颈癌之后,大约有70%~80%的患者都会有阴道出血现象的情况,很多情况下表现为性交后或者在进行妇科检查,或大便比较用力时,在阴道的分泌物有鲜血混在其中。假如是老年女性,遇到在性交后出血的情况,需要注意,不要总简单的认为这是由于性交用力不当所导致的,因为还有可能是因为宫颈癌,不要忽略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而假若是每次性交后都有出血症状的话,就需要更加的重视了,在必要时要及时就医,以防癌症。
宫颈癌早期症状三: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
假如女性早在绝经后,突然没有任何原因的又“来潮了”,并且出血量经常不多,没有伴随有腹痛、腰痛等症状的话,就需要注意了,这种情况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其实这种阴道不规则出血往往就是宫颈癌早期症状非常重要的表现,所以,必须要认真主要,许多绝经后的女性因为出现这个情况,都是以此症状渠道医院进行就诊,以查清状况,及早得到诊断结果,以便及时进行治疗,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因此,需要给予这种症状足够的重视。
4宫颈癌筛查
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
是早期子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也是诊断的必需步骤,相对于高危HPV检测,细胞学检查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筛查应在性生活开始3年后开始,或21岁以后开始,并定期复查。
2、高危型HPV DNA检测
相对于细胞学检查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可与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于子宫颈癌筛查。也可用于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分流,当细胞学为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时进行高危HPV DNA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阴性者12个月后行细胞学检查。
3、阴道镜检查
若细胞学检查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并高危HPV DNA检测阳性,或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者,应作阴道镜检查。
4、子宫颈活组织检查
任何肉眼可见病灶,均应作单点或多点活检。若需要了解子宫颈管的病变情况,应行子宫颈管内膜刮取术。
5宫颈癌鉴别诊断
主要依据子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与有临床类似症状或体征的各种子宫颈病变鉴别。包括:
1、子宫颈良性病变: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子宫颈息肉、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颈结核性溃疡等;
2、子宫颈良性肿瘤:子宫颈黏膜下肌瘤、子宫颈管肌瘤、子宫颈乳头瘤等;
3、子宫颈恶性肿瘤: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肉瘤及淋巴瘤、转移性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