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女性饮用的含糖饮料越多,其乳房的密度越大,这是已知的患癌风险因素。在这项研究中,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555名女性进行了研究。这些女性参加了饮用加糖果汁和充气饮料频率的问卷调查,然后接收了乳房X线检查来测量其乳房密度。每周喝含糖饮料易患乳腺癌?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目录
1能预防乳腺癌的食物有哪些食物
预防乳腺癌的食物第一类:蔬菜
与主食合理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如番茄、胡萝卜、菜花、南瓜、大蒜、元葱、芦笋、黄瓜、丝瓜、萝卜和一些绿叶蔬菜等。
预防乳腺癌的食物第二类:水果类
葡萄、猕猴桃、柠檬、草莓、柑橘、无花果等,不仅含有多重维生素,而且含有抗癌和防止致癌物质亚硝基胺合成的物质。
预防乳腺癌的食物第三类:鱼类
黄鱼、甲鱼、泥鳅、带鱼、章鱼、鱿鱼、海参、牡蛎以及海带、海蒿子等,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保护乳腺、抑制癌症生长的作用。
预防乳腺癌的食物第四类:食用菌类
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茯苓等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较强的防癌作用。
2每周喝含糖饮料易患乳腺癌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女性一周喝含糖饮料3杯以上(一杯饮料为355毫升),患乳腺癌的风险可能就会增加。
研究发现,女性饮用的含糖饮料越多,其乳房的密度越大,这是已知的患癌风险因素。在这项研究中,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555名女性进行了研究。这些女性参加了饮用加糖果汁和充气饮料频率的问卷调查,然后接收了乳房X线检查来测量其乳房密度。
在全部女性中,每周喝3杯以上含糖饮料的女性,其乳房平均密度为29.6%,而不喝这种饮料的女性,其乳房平均密度为26.2%。就患乳腺癌的风险而言,乳房密度增加3个百分点是不容忽视的。研究人员认为,糖能促进细胞生长,从而增加乳房组织的密度。
3不同阶段乳腺癌症状
乳腺癌早期症状:肿块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发部位。局部皮肤改变 乳房皮肤出现“酒窝征”是一个重要体征,乳头改变 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重要征象。 乳头溢液 乳腺导管尤其是大导管上皮增生、炎症。
乳腺癌中晚期症状乳腺肿块
1、部位: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2、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个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4乳腺癌的原因
致癌因素一:月经初潮早绝经晚
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是乳癌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近年来,乳腺癌
致癌因素二:遗传因素
有研究发现,其母亲在绝经前曾患双侧乳癌的妇女,自身患乳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而且乳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现乳癌的平均年龄约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当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险性为常人的3倍。需要强调的是,乳癌并不是直接遗传,而是一种“癌症素质”的遗传,乳癌病人的亲属并非一定患乳癌,只是比一般人患乳癌的可能性要大。
致癌因素三:婚育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虽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岁以后亦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发生乳癌的危险为婚者的2倍。专家认为,生育对乳腺有保护作用,但仅指在30岁以前有足月产者。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哺乳对乳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主要是对绝经前的妇女。
致癌因素四:电离辐射
乳腺是对电离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的组织。年轻时为乳腺有丝分裂活动阶段,对电离辐射致癌效应最敏感,而电离辐射的效应有累加性,多次小剂量暴露与一次大剂量暴露的危险程度相同,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时的幸存者中,患乳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接受过胸部放疗的,长大后患乳癌的机会也增加。
5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乳癌的治疗方法和措施较多,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目前大都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
根治性切除乳腺癌的手术疗法已有百年历史,目前仍是乳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早期尚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癌疗效最为满意。
2、放射治疗
通常用于手术后,以防止局部复发。对于晚期乳癌的放射治疗,可使瘤体缩小,有的甚至可使不宜手术的乳癌转移为可手术切除。对于孤立性的局部复发病灶,以及乳癌的骨骼转移灶均有一定的姑息性疗效。但对早期乳癌确无淋巴转移的病人,不必常规进行放射治疗,以免损害人体免疫功能。
3、内分泌治疗
凡不宜手术或放射治疗的原发晚期乳癌,雌激素受体测定阳性者,可单独或合并内分泌治疗。所用药物及手段因月经情况而异。
4、化学药物治疗
化学药物抗癌治疗是一种必要的全身性辅助治疗(环磷酰胺,洛莫司汀,苯丁酸氮芥)。
治疗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根据病情的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关键还是要在正规的医院做好详细的检查后在行治疗。
5、免疫治疗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提倡了一种概念,即以修饰人体的生物学反应的物质(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来提高对肿瘤的抵抗力,这种方法被称为BRM疗法或免疫疗法。70年代以来云芝多糖、裂褶菌多糖、香菇多糖在日本,桑黄多糖在韩国先后被批准作为免疫抗肿瘤药物,由此奠定了菇类多糖类在BRM疗法中的地位,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菇类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应用。现在备受美国替代医疗界所推崇的是舞茸提取物(舞茸D-fraction)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