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要注意什么呢?慢性肾炎的发生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所以当发现自身患上此病后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不过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多加的注意,那么下面就由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慢性肾炎患者要注意的事情。
目录
1慢性肾炎患者日常生活在要如何护理
1、禁止饮酒:饮酒酒精中的杂醇油和亚硝肢可使肾脏组织变性和致癌,因此肾病患者应滴酒不沾,以免肝肾受损。
2、禁止吸烟:慢性肾炎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烟草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能损害肝肾功能抑制肾单位修复,因此肾病患者必须决意戒烟。
3、禁止恼怒:中医学为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伸,导致解毒、排毒功能转化到肾脏,加重肾脏的负担,易成积癖,因此恼怒为肾病之大敌。
4、注意休息:慢性肾炎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肾为人体重要代谢器官,肾病患者肾功能失常、营养失调、故疲乏无力,需要多休息。
5、保持良好的情趣:肾炎患者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肾炎、尿毒症者一旦对治疗失去信心,病情就越发难以控制,因此病人要乐观、豁达、增强信心。
6、不可焦虑:肾病(特别是尿毒症患者)久治不愈,常使人焦虑,使大脑皮层高度紧张,对肾病(尤其是女性患者)康复极为不利。
2慢性肾炎患者必须思考的三个治疗问题
1.慢性肾炎患者在治疗期间,三顿饭一定要合理的安排。要吃没有盐的食物,等到水肿消退和血压正常以后可以适当的吃点低盐的食物。患有肾病综合征和其它肾病的患者可以适量的吃些高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牛奶、鸡蛋、瘦肉、鲫鱼、鲤鱼。不过,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除了要吃低低蛋白的食物外,还要多吃些含淀粉比较多的食物,这样能够能够有足够的热量,同时根据自身水肿的情况来决定对水、盐的摄取。
2.慢性肾炎患者要对水的摄取有所控制,毕竟如果喝进去排不出来的话,就会停留在人体里,使水肿变得更加的严重,也非常容易导致高血压变严重。
3.患有慢性肾炎的患者要做做适当的运动,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体质、抵抗力,从而降低感染的几率,同时锻炼还可以使内脏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让患者身体里面受伤部位在修复和代谢时的废物尽快的排出。
3慢性肾炎饮食
孩子患慢性肾炎后,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安排好孩子的饮食,切勿让孩子进食了不利于疾病康复的食物。患慢性肾炎的孩子的饮食原则如下:
1、供给足够维生素。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1、铁等,均有利于肾功能恢复及预防贫血,食物中应足量补充;可选食醋溜卷心菜、番茄炒鸡蛋、炒胡萝卜丝等食品。此外,新鲜蔬果也能促进病人食欲。但提醒家长注意,在限钾期蔬菜水果的食用量应减少。
2、多供给成碱性食品。碱性食物可调节尿液pH值,改善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尿液偏酸的现象。患儿少尿期应限制含钾多的水果和蔬菜,预防高血钾的发生。
3、碳水化物和脂肪摄入需适宜。补充足够碳水化物,可以防止热能不足,也使食物供给少量蛋白质完全用于组织修复和生长发育;家长可以给孩子吃一些甜点心、粉皮、凉粉等。不需严格限制脂肪总量,但少给含动物油脂多的及油煎炸的食物。急性肾炎常伴有高血压,不宜多食动物脂肪,以防血脂升高。
4、热能供给视情况而定。慢性肾炎的治疗以休息、药物和饮食营养治疗相结合,严重者需要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时患儿热能消耗降低,活动少使食欲降低,因此每天供给热能不必过高,按0.10-0.13MJ(25-30kcal)/kg,全天以6.69-8.37MJ(1600-2000kcal)为宜。
5、低蛋白饮食。孩子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含量因根据病情而定,症状较轻者控制在20-40g/d,以减轻肾脏的负担。但需要注意的是低蛋白饮食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发生贫血。一旦血中尿素氮、肌酐清除率接近正常,无论有无蛋白尿,蛋白质供给量应逐步增加至每天0.8g/kg,以利于肾功能修复。选用含必需氨基酸多,而非必需氨基酸少的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和鱼等;不宜选食豆类及其制品。
6、限制钠及水分摄入。发病初,水肿为主要症状,肾脏不能正常地排泄水钠。限制饮水和忌盐,是消除水肿的好方法。应根据病情,尿量及水肿情况,给予低盐、无盐或少钠饮食。少钠饮食除不加食盐或酱油外,还要避免用含钠高的食品。
7、控制钾摄入。患儿少尿或无尿时,应严格控制钾供给量,水分限制在500ml/d以下,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品,如鲜蘑菇、香菇、红枣、贝类、豆类、蔬菜及水果类等。
慢性肾炎在不同病程患儿表现的症状不一,其需要的营养成分也不一。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病症表现,合理安排好饮食。
4慢性肾炎检查
若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慢性肾炎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慢性肾炎一般要做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查尿量、尿比重、尿蛋白及尿沉渣):慢性肾炎必有现象为尿液异常。水肿及肾功能影响尿量变化,水肿期间尿量减少,无水肿者尿量多数正常。肾功能明显减退、浓缩功能障碍者常有夜尿及多尿。尿比重(禁水10-12h)不超过1.020,尿渗透浓度低于550mOsm/(kg·H2O)。尿蛋白含量一般在1-3g/d,亦可呈大量蛋白尿(>3.5g/d)。尿沉渣中可见到颗粒管型,伴有轻度至中度的血尿。
尿液其他检查:
尿C3检测:膜增殖性肾炎及新月体肾炎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其次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增殖性肾炎(包括IgA肾病)。微小病变型及局灶节段性肾炎阳性率最低。
尿FDP检测:慢性肾炎患者的测定结果与C3测定相似,弥漫性增殖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阳性率较高,局灶节段性肾炎及微小病变阳性率较低。
尿圆盘电泳: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增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多见高分子蛋白尿。微小病变、IgM肾病、早期系膜增殖性肾炎及膜性肾病多见中分子蛋白尿。
尿蛋白选择性指数(SPI):临床意义与尿圆盘电泳相似,膜增殖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IgA肾病多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SPI>0.2),微小病变、IgM肾病、系膜增殖性肾炎及膜性肾病等病例半数以上SPI≤0.2。
2、肾功能检查:肾小球肾炎的肾功能不全主要指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多数病人的肌酐清除率(Ccr)轻微降低,但未降到正常值的50%以下,所以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可在正常范围。若Ccr降至50%以下则血清肌酐(血清肌酐到达133?mol/L)和尿素氮增高。继之,则出现肾小管功能不全(尿浓缩功能减退及酚红排泄率明显降低)。酚红排泄率受肾血浆量的影响较大,不能完全代表肾小管功能。
除了上述两项检查外,慢性肾炎还可以通过血液检查、肾活检、肾脏B超、心电图,X线胸片、骨片和胃镜检查等诊断病情。
5慢性肾炎病人能妊娠吗
妇女在妊娠期间,肾脏、血压及其有关方面都会发生生理变化,原有慢性肾炎的妇女,如果不掌握能够妊娠的身体条件或不遵守妊娠后应注意的事项,常造成原病的复发或加重,并由此危及胎儿。
慢性肾炎病人是否能妊娠,要根据病情决定,病人病情稳定、血压正常及肾功能正常,另外肾脏病理类型属于微小病变,早期膜性肾病或轻度系膜增生,没有明显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具备以上条件的条目越多,妊娠后母亲和胎儿的安全性、成功妊娠的可能性就越大。妊娠经过一般良好,对原病无不良影响。如果病人渴望要一个孩子,并能够理解妊娠后可能发生的问题,且能主动配合医生监护病情,则可以妊娠。
如果病人肾功能正常,但有高血压,妊娠过程中易发生并发症。肾功能中度受损者,预后较差,原有的肾脏病和肾功能都有可能出现恶化。肾功能严重受损者,正常妊娠和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有这三种情况的病人应尽可能避免妊娠。
温馨提示:
预防慢性肾炎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及减少感染发生机会,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