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乳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对广大女性也产生了危机感,如何预防乳癌成为她们非常关注的话题。那么,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学习下预防乳癌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问必答网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对你们的生活有所帮助。
目录
1早期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在病因尚未明确的今天,乳腺癌治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患者确诊时疾病的分期情况。发现一例较早期乳腺癌的意义远远大于目前任何治疗方案。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乳腺癌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阐述早期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早期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妇女最常见的非炎性,非肿瘤性乳腺疾病,多因妇女内分泌功能紊乱,其中主要是雌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乳腺增生与复旧不全,临床表现为多种病理改变:
①乳痛病。
②乳腺增生。
③硬化性乳腺病。
④乳腺囊性增生等,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发达国家发病率可达1/3,国内约占50%,半数人均有症状,主要表现为乳腺组织增厚,稍晚则可触到大小不等的结节,与皮肤和乳腺后方均无粘连,有时能触到具有囊性感的肿块,并有5%的病人有乳头溢液,好发生在乳腺外上象限,多为双侧,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并可放射到肩,背部,月经前明显,月经来潮后即可缓解或解除,而乳腺癌一般无疼痛,即使疼痛,也常为胀痛,刺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
2女性怎么有效预防乳腺癌
日常防护与自我检查的重点
妇女藉由每个月的乳房自我检查,发现不规则形状的坚硬肿块或其他异常现象,如有疑问应尽早就医,相信这不用再多提了。尤其妇女们若家中血亲也是乳癌患者,更需要高度留意做乳房健康定期检查。如果发现有异状千万不要逃避、害羞、甚至是因为医生是个男的就不愿上医院。若可以及时就医,治疗的方式和时间,甚至是痛苦的指数,可能和您拖延后时间的结果是一百八十度大改变,下面有三点建议也请放在心上。首先,至少在20 岁以后开始作乳房自我检查。建议在 40 岁或 45 岁开始(健保给付从 45 岁以后)定期做乳房摄影,不过应先咨询乳房外科医师或妇产科医师。再来,若您是乳癌高风险妇女,可与医生讨论,是否于 35 岁起接受超音波检查和 X 光乳房摄影的交替检查。
乳房自我检查建议于生理期过后 5 到 7 天施行,如果您月经周期不规则或已经停经或切除子宫不知月经周期,您可以在每个月任选一天固定做乳房检查(例如每个月领钱的那天或每个月一日),仍在哺乳期的妈妈可以在喂奶后或排空乳汁后检查乳房。以下为建议检查步骤和注意事项:
站在镜子前看乳房,手臂放松置于身体两旁,观察乳房大小、形状、位置,以及皮肤褶皱、凹陷、溃疡或变色。并检查乳头,是否有伤口、破皮、方向改变。
将双手放在臀部上,观察乳房外侧是否有异状(观察项目同上)。
向镜子方向稍倾斜上身,缓慢转动肩膀观察乳房外观形状是否有变化。
双手放在头后方,手肘向前及向上,检查乳房外侧及下缘。
拇指和食指捏住乳头和向外拉,观察乳头及周围组织是否有分泌物。
检查腋下与锁骨上方和下方两侧是否有肿块。
平躺于床上,左肩膀下放一小枕头,将左手放于头后方将右手放在左乳房,右手抹些乳液,食指和中指并拢,将乳头想象成时钟中心点,脖子方向为 12 点钟方向,肚脐方向为 6 点钟,轻轻下压乳头是否有异状或感觉异常,并感觉乳头可以移动。然后从 12 点钟方向顺时钟轻压乳房感觉是否有异状。环绕一圈后,回到 12 点钟方向,再向外展 2 指宽,再从 12 点钟方向顺时钟检查,直到整个乳房到腋下都检查过。
3乳腺癌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乳腺癌的发生与很多方面都有关系,大家了解乳腺癌疾病的病因有助于日常发现这种疾病,乳腺癌带给我们的危害非常严重,很多人因为不了解乳腺癌的病因,所以患上这种疾病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现在我们认识一下,乳腺癌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1、年龄、月经。年龄是乳腺癌的重点因素,尤其是中年女性要注意。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2、遗传、怀孕、饮食等。乳腺癌是可以遗传的疾病,这一点也要重视一下。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通过上面的讲解,大家对于乳腺癌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了一定的认识,乳腺癌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性如果大家发现,自己患有乳腺癌的症状是及时的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防止乳腺癌因为处理不当引发更严重的危害。
4果蔬纤维降低乳腺癌复发
据西班牙《世界报》报道,多吃果蔬、纤维类健康饮食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复发几率。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对乳腺癌与饮食的关系进行长期研究分析后指出,多吃蔬菜、水果和纤维类食品,减少脂肪摄入量,尤其有助于降低没有潮热现象的患者乳腺癌复发风险。
主持研究的加州大学公共健康学教授埃伦·戈尔德指出:“处于乳腺癌早期并有潮热现象的女性存活几率更高,癌症复发的风险比那些没有潮热的患者更低。”如患者血液中雌激素含量较高,出现潮热的可能性就低,而雌激素含量下降,尤其是绝经期妇女,潮热现象就会出现。戈尔德指出,对这两种情况的乳腺癌患者诊断时要区别对待。
研究人员将3000名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一半人每天食用10份果蔬,摄入更多纤维、更少脂肪,另一半人每天食用5份果蔬。研究人员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吃10份果蔬的人中,仅16%的人7年后会出现复发,而食用5份果蔬的人复发率为23%。
研究表明,乳腺癌幸存者食用大量果蔬后,能将复发风险降低31%,而已过绝经期的妇女如以果蔬为主,其复发风险更会降低47%。
5被误会为乳腺癌的乳腺炎
“医生,我到底得了什么病?”第一次见到40多岁的张女士,她就哭诉起自己两年来的“遭遇”。两年前的一天,张女士无意中发现左乳晕内侧出现一个蚕豆大小的肿块,因不痛不痒也就没在意。两周后,肿块迅速增大到鸡蛋大小,皮肤发红,而且出现了橘皮样的小凹陷,左腋下也出现了小肿块,隐隐作痛。张女士赶紧到附近医院就诊,医生检查了其乳房部肿块后,认为“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加上腋下淋巴结已肿大,说明病情较重,需行乳腺癌根治术。张女士顿时吓呆了,她简直不能相信自己得了“绝症”。就在她绝望之际,术前的进一步检查结果又传来“好消息”:病理穿刺检查显示肿块并非癌症,可能是乳腺炎症。于是,医生给她静脉滴注了一段时期的抗生素,肿块果然缩小了。张女士终于松了口气。可没过多久,病情又出现反复,本已缩小的肿块又逐渐增大,而且破溃出脓,此时再用抗生素却不灵验了,破溃处怎么也收不了口。张女士四处求医,辗转了好几家大医院,有的说是乳腺结核,需要抗结核治疗;有的说乳房皮肤橘皮样变,溃口脓血不止,腋下淋巴结肿大,也许是上次穿刺不到位,仍不能排除乳腺癌……两年来,张女士为治病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和财力,甚至丢了工作,心情极度郁闷。
了解了张女士的病情后,我们仔细为她作了检查,发现患者左乳头凹陷,乳头孔内有少量粉渣样分泌物,左乳内侧肿块约4厘米×5厘米,质地硬,表面不光整,边界欠清,上有一破溃口,有脓血水流出,皮肤色暗红,呈橘皮样改变。左腋下扪及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根据检查,我们初步判定张女士患的是一种乳腺炎。
“我的孩子已经10岁了,我怎么还会得乳腺炎?”张女士不解。的确,我们通常了解的乳腺炎绝大多数(90%)发生在产后哺乳期,尤其是在孩子满月后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而这种发生在非哺乳期的乳腺炎全名叫“浆细胞性乳腺炎”,其发病原因主要是乳头发育不良、先天畸形、凹陷、不洁等引起乳头开口处闭塞,乳腺导管梗阻。乳腺导管因纤维化缩短,牵拉乳头而致乳头内陷或使原本凹陷的乳头更加内陷。局部皮肤因肿块粘连及炎症水肿可呈橘皮样变,同时腋下淋巴结有反应性肿大。
因其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常被错误采用乳腺癌根治术。又由于浆细胞性乳腺炎反复发作后留下乳晕部和乳房部瘘管,迁延不愈,易与结核病变混淆。
由于浆细胞性乳腺炎是非细菌性炎症,因此运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中西医对此病的治疗均以手术为主,特别对后期已形成溃疡瘘管的病例,西医多采用单纯乳房切除或区段切除术,中医则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切开扩创法、挂线法、拖线法、祛腐生肌法等外科手段,并配合内服疏肝清热、和营托毒、软坚散结的中药。
中医综合疗法具有损伤组织少、痛苦小、愈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可基本保持乳房外形。张女士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终于痊愈。
张女士为治好病而感到十分高兴,但同时又为自己的女儿担起心来,原来女儿和她一样,也是先天性乳头凹陷。既然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与乳头凹陷有密切关系,那么她能为女儿做些什么呢?
若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发现其乳头凹陷内缩,母亲应及时用手指牵拉或用针管负吸等方法将女婴乳头牵出,但动作要轻柔,并注意清洁与消毒。
若在婴幼儿时期未将乳头牵出,那么可在青春期乳房发育尚未定形时,到正规医院施行乳头矫形术,使乳头回复正常。至于乳房发育已基本定形的成年女性,乳腺导管弯曲不畅,此时再行乳头矫形术效果不很理想。
其次,女性尤其在青春发育期应经常注意乳头部的清洁,当乳头内有粉渣样分泌物,应定时以酒精棉球或生理盐水擦拭。
近年来,浆细胞性乳腺炎被误诊为乳腺癌、乳腺结核而施以不恰当治疗的病例时有发生。
浆细胞性乳腺炎有以下特点:
①发病并非哺乳期或妊娠期,多见于30岁以上的非哺乳期女性或绝经期妇女。
②绝大部分病人有先天性乳头凹陷或呈线状凹陷畸形,乳头孔内常有臭味粉渣样物质或油脂样溶液排出;
③肿块开始于乳晕部。
④急性起病急剧,乳晕部红肿并向某一象限伸展,形成不规则硬性肿块,但全身症状较轻,体温不高。脓肿溃破后创口经常反复发作、流脓,并形成通向乳头开口处的瘘管,进入慢性瘘管期。如果再没有得到积极合理的治疗,乳房部肿块可以从一个象限扩展到两三个象限,乳房变形损伤就较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