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进补的很好时机,而且秋天十分的燥热,是一个很容易上火的季节,所以说多吃一点能防燥解热的食物是很有必要的。那么秋季防燥解热食物有哪些呢?秋季吃什么最好呢?有什么比较好的养生方法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目录
1秋季饮食菜谱禁忌你了解多少
1.豆腐与菠菜忌同煮
豆腐是在豆浆中加入盐卤或石膏后制成的。盐卤中有氯化镁,石膏含有硫酸钙,菠菜中含有很多草酸,它可与氯化镁、硫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镁或草酸钙的白色沉淀。人体不能吸收钙盐和镁盐,因此,菠菜与豆腐同煮是不科学的。
2.红、白萝卜忌同煮
红萝卜与白萝卜同煮是不科学的,因红萝卜中含有一种抗坏血酸酵酶,能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二者合煮便降低了白萝卜的营养价值。因此,红萝卜与白萝卜要分开加工。
3.猪肉与田螺忌同食
猪肉酸冷寒腻,田螺大寒,二物同属凉性,且滋腻易伤肠胃。故不宜同食。
5.鸡肉与芥末忌同食
这两种食物如果同食后,会伤元气。因芥末是热性之物,鸡属温补之品,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
6.鸡蛋与豆浆忌同食
经常食用的鸡蛋和豆浆,都是富含蛋白质的营养食品。从科学饮食角度而言,二者同时食用,会降低其营养价值。因为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鸡蛋的蛋清里含有球性蛋白,它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所以,豆浆与鸡蛋或蛋类食物,要间隔一段时间再食用,不宜同食。
4.牛肉与栗子忌同炖共炒
牛肉甘温,补中益气,补脾胃壮腰脚;栗子甘咸而温,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从食物药性看二者并无矛盾;从营养成分看,栗子除含蛋白质、糖、淀粉、脂肪外,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中高达40毫克。此外,尚含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脂肪酸。栗子中的维生素C易与牛肉中的微量元素发生反应,削弱栗子营养价值。而且,二者不易消化,同炖共炒都不宜。
25种果蔬让你由内而外做水嫩美人
1. 芒果
如果你经常感到口干舌燥,一到秋天皮肤就容易干裂,应该吃一些芒果。芒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含量高。维生素A可以维持细胞的生命周期,还可以柔润肌肤。比如痤疮,是由于皮肤细胞的角质层脱落,“死”细胞过剩,这些多余的死细胞与皮脂相结合而形成的。每天吃点新鲜芒果,有助于清除死皮,使皮肤水嫩光泽、富有弹性。
2. 石榴
石榴是一个很好的补水来源,同时,它们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多酚类物质来源。石榴中含有抗氧化剂,其独特的营养元素组合具有防止晒伤和长斑的神奇功效。早餐喝酸奶时吃点石榴,能有效补水噢。
3. 鳄梨
无论是外表还是肉质,鳄梨看起来都不像是能补水的食物。然而事实是,鳄梨含有健康的脂肪和纤维素,能及时补充钾元素,有助于身体锁水。鳄梨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研究发现能提高体内好的脂肪水平,并有助于控制胆固醇和糖尿病。
4. 黄瓜
黄瓜不仅口感脆嫩,热量较低,最重要的是黄瓜主要是由水组成的。此外,黄瓜是二氧化硅的良好来源,这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加结缔组织的强度。将黄瓜做成蔬果沙拉时千万不要剥皮,因为黄瓜皮是维生素A、维生素C和叶酸的良好来源。
5. 西兰花
很多人不喜欢吃西兰花,一是口感比较硬,二是味道也一般。然而西兰花却是α-硫辛酸的一个重要来源。这种物质是一种水溶性和脂溶性代谢抗氧化物,被称为“超级抗氧化剂”,是所有抗氧化剂中“功能最多且活性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由于其兼具脂溶性与水溶性的特性,可以被各组织脏器吸收,能起到护肤抗衰老的作用。
3秋季6款饮品滋润全身
秋燥当令,养生宜“养阴润燥”,必要时可用药膳来帮忙。
润咽——守住燥邪的入口。不少人容易在此季节出现咽喉疼痛等问题。食疗方:
乌梅橄榄茶:取乌梅、橄榄各3~5枚,加水煮开后当茶饮。生津利咽,适合咽干舌燥者。
胖大海茶:取胖大海5克,用开水泡后当茶喝,每天1次。利咽润喉,特别适用于说话多的人饮用。
润肤——不止于外观美。秋天常会出现全身皮肤干燥、瘙痒、黄褐斑加重等情况。喝水是最根本的补水方法,但是光喝水可能还不够,可服用以下几种饮品:
胡萝卜粥:取胡萝卜1根、粳米100克。胡萝卜用素油煸炒,与粳米一起煮粥。适用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雪耳百合莲子冰糖水:常喝能养颜润肤。
润肠——由表及里的滋养。有的人肠燥便秘难通,甚至还会引起痔疮出血。建议晚上喝点蜂蜜水,可每天吃碗黑芝麻糊。食疗方:
雪梨荸荠汁:取雪梨2个,去皮去核,荸荠适量,一起榨汁饮用。润肺生津,润肠效果更佳。
火麻仁饮:到中药店买些火麻仁,每日取6~9克,打碎后泡水喝。具有润燥滑肠作用,药性较缓和,适宜体质弱的老人。
4秋季养阴宜食粥
我国传统医学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而秋季养阴最宜食粥。粥制作简便,老少咸宜,由于稀软适口,更适宜老年人食用。清代学者曹廷栋在《老老恒言》中曰:“粥能益人,老年尤宜。老年有意日食粥,不计顿,饥即食,亦能体健,享大寿。”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著有《食粥》诗,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中可以看出,经常食粥能畅胃气、生津液,尤其在秋季,滋阴润燥更有益营养健身。
秋季宜选哪些粥食用呢?下面介绍几款粥方:
银耳粳米粥 取银耳5克,加水浸泡后,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粥熟后,加入蜂蜜25克。每日服用两次。银耳又名白木耳,营养丰富,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硫、钙、铁、镁等成分,是秋季滋阴、润肺、生津的滋补佳品。
莲藕大米粥 取鲜藕100克,洗净切成碎末,与大米50克共煮成粥。粥熟烂后,加蜂蜜适量、混匀,即可服用。每日服用两次。莲藕是秋季最佳的水生食物,含有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儿茶酚、新绿原酸、过氧化物酶、维生素C等成分,熟食能健脾开胃、益血生津、除燥润肺。
山药大米粥 取山药100克,清洗干净,切成碎末,和大米50克共煮成粥。每日服用两次。山药味甘,性平,含有皂苷、黏液质、胆碱、糖蛋白、氨基酸、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滋润除燥、健脾益精、补肺固肾的作用,久服令人耳聪目明。
胡萝卜大米粥 取胡萝卜150克,去皮,清洗干净,切成碎末,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每日服用两次。胡萝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气利胸膈、补中安五脏的作用,主治便秘、肠胃不适、饱闷气胀、消化不良等病症。
黑芝麻粥 取黑芝麻6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水煮成粥。黑芝麻粥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女产后乳少等病症。
玉米面粥 取玉米面50克,精盐少许,加水适量,煮成糊粥。玉米面粥具有调中开胃、利尿止淋的作用。适用于食欲不振或因三焦气化不利而引起小便短少,甚至尿道涩通、石淋等病症。
苹果粥 取苹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苹果粥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健胃等作用,适用于气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大便干结、高血压等病症。
5推荐秋季防燥解热10种食物
1、银耳,补气补肾
银耳被称为穷人的燕窝,燕窝虽补,但价格昂贵,而银耳无论颜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窝相似,价格便宜。银耳具有强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
2、柿子,消痰止咳
柿子是寒性的蔬菜,能清热、消痰、止咳,所以有热咳的人吃它比较好。经研究,柿子的祛痰镇咳效果是很好的,且祛痰比镇咳的效果还要好。
3、豆腐,清热润燥
《医林纂要》云:豆腐清热,止咳,消痰。凡咳嗽属于风热或肺热者尤宜。亦可选用豆腐皮1张,冰糖适量,加水煮熟后食用,对肺热咳嗽也有治疗效果。
4、百合,清心养神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久咳,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
5、梨,生津润燥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梨是最常见的清肺食物,可以将它蒸着吃,可以煮汤,还可以捣泥成梨糕,可清肺,治疗咽喉痛,效果极佳。
6、白萝卜,清肺润喉
白萝卜是中医食疗经常选用的,生吃效果好,榨汁效果更佳。而且其中含有的辣味成分可抑制细胞的异常分裂,进而预防癌症发作,萝卜还有杀菌、增进食欲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
萝卜中含有的大量膳食纤维和丰富的淀粉分解酶等消化酶,能够有效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7、薄荷,润肺止咳
味辛性凉,善于疏散外感风热。《滇南本草》中说它治伤风咳嗽,实为风热咳嗽。《简便单方》中也介绍单用薄荷能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故凡风热感冒咳嗽或肺热咳嗽之人,以薄荷代茶饮颇宜。
8、竹笋,清热化痰
竹笋是寒性的蔬菜。如《本草求原》中说:竹笋,甘而微寒,清热除痰。《随息居饮食谱》亦云:笋,甘凉,开胸消痰。所以说有热咳的人吃竹笋就比较好。
9、无花果,去火消哑
除生食外还可以加工成为果干、蜜饯、罐头等。无论干鲜无花果均可入药。咽喉肿痛时,吃上几颗会减轻疼痛,很快恢复。肺热、声音嘶哑时,服用冰糖水煎无花果,可起到去火消哑的作用。
10、橄榄,清肺生津
橄榄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之效。嗓子痛时含服些青橄榄,可使咽喉清爽,如与鲜萝卜煎服效果更好。橄榄经蒸馏后的液体称橄榄露,可用于治疗咽痛、咳嗽、烦躁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