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百科 >正文

午睡究竟怎么睡提神

忙碌工作了一上午后,我们往往需要在中午时间休息一下,补充身体消耗的能量。如果能有充分的午睡时间是最理想的,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往往难以挤出太多的时间午睡。因此,我们需要用一些睡眠技巧来帮助我们充分利用短暂的午休时间。那么,午睡究竟怎么睡提神?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录 每天午睡有三大好处 午睡究竟怎么睡提神 中午午睡多长时间比较好 午睡的六大注意 哪些人不适合午睡

1每天午睡有三大好处

  1、没有床也要打个盹,有助性健康。

  美国国立睡眠基金会的一项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女性觉得自己太疲劳了,以至于连性欲都没了。

  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24岁的男性如果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个小时,其体内的睾丸激素水平只相当于15岁的男孩。睾丸激素水平下降会降低性欲和在性生活中的“操作能力”。

  睡眠和性生活一样,不一定非要局限在床榻上。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午睡,坐在办公桌前也能偷睡片刻。如果条件受限,无法在沙发上睡,在地面上铺个瑜伽垫或健身垫也能解决问题。

  2、每天午睡,有益心脏。

  2007年,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对2.4万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降低40%。

  美国阿勒格尼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午睡45分钟还能降低血压。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睡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卡尔?道格哈米基认为,其实并不需要长时间午睡,当有困意的时候低下头闭目养神效果也很好。

  3、在12—13点间午睡,避免体重增加。

  哥伦比亚大学早期进行的一项研究比较了睡眠模式和肥胖症之间的关系后发现,每晚睡眠5—7个小时的人比那些每晚睡眠7—9个小时的人肥胖可能性增加了50%;每晚只睡2—4个小时的人,肥胖可能性增加了73%。

  12—13点间,大部分人的体能都会出现衰退,最适合午睡。也不要太晚午睡,下午15点后午睡就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质量。

2午睡究竟怎么睡提神

  一般在12点至15点的30分钟最有效

  睡午觉的最好时机一般是在被称为第二睡眠周期的“12点至15点”。一般认为,这段时间,刚吃过午饭,肚子饱饱的容易犯困,其实并非如此,而是睡觉的时候到了,此时就算是空腹也依然困意来袭。

  而在这其中小憩三十分钟左右,就能使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下午的表现也会得到格外的提高。午睡最好在20-30分钟内,不要超过30分钟,睡眠时间过长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反而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如果实在毫无睡意,即使闭目养神,也会有一定的效果。午睡后摄入一些咖啡等含咖啡因的温饮品,就能恢复头脑清醒。睡醒后,再花一分钟沐浴外界的光线,就彻底清醒了。

  午睡的睡姿并不是趴着睡

  最好是坐在椅子上头倚在后座上,伸展膝盖,脚最好放在一个较低的台子上,这种睡姿最为适宜。如果难以实施的话,躺在椅子上睡也不错。

  3午睡90分钟最佳

  90分钟的午睡和一晚上充足的睡眠效果相当。所以,如果你有充足的午休时间,应该争分夺秒抓紧时间午睡。人的睡眠经历5个阶段:睡意来临(第一阶段);浅度睡眠(第二阶段);深度睡眠(第三阶段)、慢波睡眠(第四阶段);快速动眼睡眠(第五阶段)。在90分钟的午睡中,你能经历所有的睡眠阶段。时间充足的午睡能加强注意力、加深记忆、改善心血管,缓解抑郁以及促进新陈代谢。

  午睡后更疲劳者宜睡10-15分钟

  不少人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午睡后我反而更累呢?对于午睡后反而更疲劳的人群,建议可适当缩短午睡时间,使你的午睡并未进入短波睡眠阶段,因为人处于短波睡眠阶段相对较难醒来。这类人的午睡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即可,这个午睡时间长度能让人经历第二阶段睡眠,而这一阶段对记忆和健康都有重要作用。

  5不疲劳也该躺下休息

  有时候会觉得中午老是睡不着,尤其是你从紧张的日程表中挤出一个午睡时间的时候更觉得难以入睡。面对这种情况,千万不能觉得不疲劳或睡不着就起来继续工作,而应该平躺下休息,因为躺下休息和不休息会有很大不同。即使我们不睡着只躺下休息20分钟,也会像睡了一觉一样。即使你并不容易觉察到,但只要躺下歇息一会,你身体的精神和体力都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3中午午睡多长时间比较好

  白领女性应该保证睡眠

  如果没有好的睡眠,白天总是体力不够,下午尤其头昏脑胀,晚上睡眠质量差,即使早早上床,也难以入睡,睡眠不足也导致皮肤、身材、情绪出现问题,造成恶性循环。

  如果睡眠质量好,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精力,做起工作也是事半功倍。建议白领女性每天午睡半小时,为健康充电。

  注意:保持午睡半小时,晚上11点入睡,以天然健康的方式入眠,相信即使不做妆饰,也会天天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30分钟午睡能够保护人体正常的生物节律

  德国的研究者坎贝尔认为,睡眠周期是由大脑控制的,午休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个部分。不少人,尤其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都市白领者可以体会到,午休后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国外有资料证明,在一些有午休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其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国家低得多,这与午休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并使人体紧张度降低有关。

  德国、法国、日本,尤其是素来重视午睡的西班牙,近年来纷纷掀起“午睡运动”,采取多种方法,帮国民提高午睡质量。德国甚至将午睡写入法律,由政府强制推行。

  说过午睡,再来谈谈晚间睡眠的诀窍。很多都市女性往往习惯熬夜或者用安眠药,这是晚间睡眠的两大误区。

4午睡的六大注意

  1、饭后不要急着睡觉

  很多人习惯饭后立即睡觉,其实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吃完饭之后胃部则被食物充满,这个时候大脑供氧就会下降。如果立即睡午觉,那么容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发生。所以,最好在饭后活动十分钟之后再睡午觉。

  2、睡午觉的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

  睡午觉的时间不能够太长,并不是越长越好,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如果时间太短那么身体和大脑就不能够获得足够的休息;如果午睡时间太长,那么就会感觉到全身乏力。

  3、睡午觉的时间

  专家建议,进行睡午觉的时间最好在中午一点左右的时间。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是人体警觉的下降期间,所以睡觉能够获得更好的休息。

  4、不要趴着睡觉

  午觉的睡姿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常见的睡午觉的姿势有趴在桌子上或者是俯卧,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伏在桌上睡觉会导致脑袋的供血不足,所以睡醒之后会出现头昏眼花等大脑缺氧的症状。除了对于大脑的危害之外,还会对眼球和胸部等等造成挤压,不利于身体健康。

  5、睡前不要吃太过于油腻的东西

  过于油腻的食物会增加体内血压的粘稠度,同时也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

  6、注意保暖工作

  虽然睡午觉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保暖工作一定要注意。无论天有多热,一定要在腹部盖个毛巾或者杯子。

5哪些人不适合午睡

  有三种人不太适合午睡:

  一是65岁以上或体重超标20%的人,午睡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引起血管堵塞;

  另一种人是血压很低的人,午睡时血压会相对降低,呼吸就更困难了;

  第三种人是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特别是那些由于脑血管变窄而经常头晕的人,因为午饭后大脑的血液会流向胃部,血压降低,大脑供氧量减少。

  如果这些人在这时午睡,很容易因大脑局部供血不足而发生中风。另外,有失眠问题的人,也要避免白天的午睡。如果午间不能睡上一会儿,那就做其他轻松的事情,如听音乐等,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放松状态,更好地迎接下午的工作和学习。

标签:内科,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

喜欢就赞一下

相关推荐

    一:单壁波纹管生产设备技术百科问题1:波纹管厂家相关信息介绍单壁波纹管生产设备答:北京航天泰德波纹管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泰德波纹管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兴泰德管道设备有限公司双方合次兴建的专业生产、加工波纹补偿器、金属软管及不锈钢制品的股份制企业。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4)

    一:广西沙盘模型技术百科问题1:怎么用沙盘?请高手回答谢谢答:沙盘模型不同用途专题要素讲解沙盘模型是以地形要素为基础,根据地形图等高线和各种符号进行地形地貌的再恢复。它的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求也不尽相同。下面主要介绍主要六种形式:1、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39)

    一:贵阳轴承规格表技术百科问题1:轴承型号大全轴承型号含义及尺寸答:轴承型号查询:轴承类型列表:深沟球轴承-调心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滚针轴承-螺旋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球轴承-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推力圆锥滚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62)

    一:新型制粒机的研制技术百科问题1:请问现在最新的玉米秸秆深加工技术是什么新型制粒机的研制答:在制粒过程中,自动升温糊化、熟化能较好的保持原料中各种营养成分不受损失,并有效的杀灭沙门氏菌等各种有害菌,秸秆添加比例大。该设备可一次完成制粒成型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3)

    一:昆明二室一厅装修技术百科问题1:昆明100平米清水房装修要多少钱?三室两厅一卫的户型?答:题主好!燕郊溪谷二手房出售信息有这些:两室两厅一卫的户型,房子楼层挺高的,在19楼,总面积是102平米,售价是195万。两室一厅一卫的户型,房子在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5)

    一:喷码机电源技术百科问题1:自动喷码机键盘墨线开关键那个键喷码机电源答:将主机左侧的电源开关打开;确认开关机键上的绿色电源指示灯亮起,屏幕显示喷码机正在初始化,这时不可按任何键,直到指示灯停止闪烁及熄灭;按住墨线开关键,约2—3S直到哗一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