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确定自己患上了前列腺癌这种疾病的话,那么患者一定要对这种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帮助自己降低这种疾病所带来的危害,很多人对于这种疾病的了解并不是特别的多,加大人们对这种疾病的重视,早期前列腺癌生存期?前列腺癌有哪些表现?一起来看下。
目录
1前列腺癌有哪些表现
在前列腺癌的早期,由于肿瘤局限大多数前列腺癌病人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也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
随着肿瘤不断发展,前列腺癌将会出现多种不同症状,主要有3方面的表现:
1.阻塞症状
可以有排尿困难,尿潴留,疼痛,血尿或尿失禁。
2.局部浸润性症状
膀胱直肠间隙常被最先累及,这个间隙内包括前列腺,精囊,输精管,输尿管下端等脏器结构,如肿瘤侵犯并压迫输精管会引起患者腰痛以及患者侧睾丸疼痛,部分患者还诉说射精疼。
3.其他转移症状
前列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开始可无病状,也有因骨转移引起神经压迫或病理骨折就医时始发现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98%为腺癌,2%左右为鳞癌,75%起源于外周带,20%起源于移行带,5%起源于中央带,前列腺癌分期如下:
T1:T1a临床阴性,TUR标本癌占总体积5%以下,T1b临床阴性,TUR标本癌占总体积5%以上,T1c临床阴性,PSA>4μg/L,活检证实癌。
T2:T2a局限于2叶,T2b局限于2叶。
T3:T3a穿破包腔,T3b侵犯精囊。
T4:侵犯周围组织。
N:N0淋巴结无转移,N1盆淋巴结转移;N2远处淋巴结转移。
M:M0远处未见转移,M1远处器官转移。
前列腺癌根据腺体分化,多形性,核异常分级,现常用Gleason分级,将癌细胞分化分为主要和次要两个级,每个级分1~5分,两个级的分数相加,总分2~4分属分化良好癌,5~7分属中等分化癌,8~10为分化不良癌。
前列腺癌大多数为雄激素依赖型,其发生和发展与雄激素关系密切,非激素依赖型仅占少数,前列腺癌可经局部,淋巴和血行扩散,血行转移以脊柱,骨盆最为多见。
2早期前列腺癌生存期
1.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对于任何的疾病来说,越早发现,治愈率就越高。前列腺癌如果发现得早,早期是可以通过手术根治,75%可以存活5年,55%可以存活10年,33%可以存活15年。由于前列腺癌多发于50岁以上的男性,而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建议45岁以后的男性朋友,每年应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早排查出前列腺癌,尽早治疗。
2.治疗效果。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与前列腺癌能活多久有着重要关系,尤其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通过手术切除根治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多数采取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方法,减缓病情的发展,而这些治疗方式,在剂量、用法、照射强度、范围、时间等因素掌控和把握上有着关键性作用。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和专业科学的治疗方法,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健康安全,从而提高前列腺癌的生存时间。
3.患者自身情况。前列腺癌能活多久与患者自身生理和心理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病人身体机能的改善有助于抵抗癌肿的发展,提高药物治疗、放疗、化疗等方式的耐受性,从而延长生存期。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心理治疗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患者应该保持愉快积极的心态。
4.后续的护理。对于前列腺癌,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身体都有一定的伤害,合理的饮食安排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促进身体的恢复。前列腺癌病人应该进食低热量、低脂肪、高维生素的食物,后期也可以通过补脾益肾的中药调理身体。
3前列腺癌是怎么回事
病因尚未完全查明,可能与种族,遗传,性激素,食物,环境有关,根据来自北欧瑞典,丹麦和芬兰等国的研究,很大程度上(40%)源于遗传基因变异,最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揭示多种染色体畸变,这些因素和环境致癌因子(占60%)之间复杂而相互依赖的关系,目前还不很清楚。
发病机制:
现在已知前列腺癌成癌机制的好几个重要步骤,大约9%的前列腺癌和45%的55岁以下的前列腺癌是由于一种遗传性的致癌基因,弄清楚这些基因无疑对于前列腺癌的成癌原理的理解是极有用的,最近美国Ohio的报道,他们发现16号染色体长臂23.2区段的等位基因不平衡可能是家族遗传性前列腺癌的抑癌基因(Paris等,2000),另一设想是上皮细胞雄激素受体对雄激素反应的强度,反比于该受体基因5promotor助催化器区域的CAG微小重复区(micro satellite)的长度,长度越短,细胞对雄激素的反应就越强,细胞生长就越快,CAG的长度在黑人和患癌的白人均较对照组短,显然,雄激素受体CAG微小重复区的长度与前列腺癌的发展有潜在关系。
实体肿瘤生长的早期均有DNA甲基化的改变,前列腺癌也不例外,DNA的高度甲基化可导致许多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比如,第17号染色体短臂的高甲基化(hypermethylation)失活,该区的肿瘤抑制基因有可能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生,前列腺癌的生长取决于细胞的增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平衡,正常的前列腺上皮的增生率和死亡率均很低,并且是平衡的,没有净生长,但当上皮细胞转化为高分级前列腺上皮内瘤(high grade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PIN)时,细胞的增殖已超过细胞死亡,在前列腺癌的早期细胞增殖是因为凋亡(apoptosis)受抑制而不是因为增加细胞分裂,进一步导致了基因异化的危险性的增加,前列腺癌前期病变和癌细胞中cdc 37基因表达增加,可能是癌变开始的重要步骤。
4如何避免患上前列腺癌
1、合理饮食:前列腺癌发生与膳食结构及使用频率有密切关系。高脂饮食是较公认的危险因素,饮用水含钙高的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也较高。因此,日常饮食中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减少便秘的发生,降低前列腺出现充血的风险。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喝水不宜喝太多,晚上七八点以后到临睡前尽量少喝或不喝水,不要吃西瓜或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免憋尿而使充盈的膀胱压迫前列腺,使其出现充血和不畅通的负担。
2、戒烟:烟草是前列腺癌另一重要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首先树立不吸烟的榜样,劝告戒烟,减少烟草对人体的危害。
3、定期体检:对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性定期抽查血量前列腺特异抗体(PSA)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我国前列腺特点是潜伏期长、起病隐匿、且不易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相鉴别,临床确诊病例多数已有远处转移。因此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筛选尤为重要。
4、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生活规律,起居定时,每餐定量,对前列腺具有保护作用。多饮水多排尿,通过尿液经常冲洗尿道可帮助前列腺分泌物排出,以预防感染。不能过度憋尿,因为憋尿会导致前列腺包膜张力的增高,长此以往会加重前列腺增生。精神压力也不要过大,养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
5前列腺癌有哪些危害
前列腺是包绕在男子膀胱下方、尿道周围果核样大小的一个腺体,为男性所特有。据统计,我国每年有7~8万名前列腺癌新病例,95%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持续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发现,前列腺癌多发生于后叶,早期多无任何症状,即使有所不适,也不足以引起病人的重视。当肿瘤增大压迫尿道时,又往往与前列腺肥大相混淆。故而,约80%的病人首先发现远处转移病灶,然后才发现前列腺癌。此时,病变已经属晚期,预后不良。可见,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显然十分重要。
前列腺癌的临床症状出现早晚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癌肿生长的速度和压迫尿道的程度。因前列腺环抱尿道,故癌变首先压迫尿道,表现出排尿异常的症状。初起时可见尿意频繁,夜尿增多;当肿块增大压迫尿道,会出现尿流变细、排尿不畅、尿程延长;少部分病人可出现排尿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血尿,此时应引起警惕。
当癌肿逐渐增大时,尿道受压迫更为严重,致使小便困难,造成尿液在膀胱潴留,膀胱充盈胀大,以至高度膨胀,极为难受,非导尿不行,导出的尿液往往刺鼻难闻。此外,当前列腺癌发生转移,特别是盆腔转移,可出现腰背部疼痛,或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疼痛常可向会阴部及肛门周围放射。因此,凡年龄在45岁以上的男子,出现尿意频繁、夜尿增多、尿程延长、尿流变细、排尿困难,则应考虑患前列腺癌的可能。
据报道,在美国军事系统服役的人员中都进行定期直肠指检,在发现有前列腺癌病例中,50%的病人属于可根治的,而在普通居民中发现的病例中只有5%可获得根治。可见进行早期直肠指检的重要。
除了直肠指检外,对可疑病人,还要采取经会阴、直肠穿刺,取活体组织检查,其诊断的正确率可达70%~80%。另外,近年发展起来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为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种方法多数情况下可在前列腺癌发病初期发现,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