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患上了疾病,都是需要合理的进行治疗,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是关键的。对于乳腺癌疾病也是如此,乳腺癌对患者们的危害是很大,但是很多的时候乳腺癌疾病是会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的,其实有部分患者就是因为乳腺癌的复发转移而失去了性命, 可见乳腺癌复发转移是多么的危害着患者的生命,那么我们来了解下在国内乳腺癌复发怎么治疗会更好?
目录
1乳腺癌的早期预防
1、束胸及胸罩不宜过小
处于发育中的女生应正确对待乳房发育,避免束胸及乳罩过小过紧,以保持健康的心理及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另外,在睡觉前一定要把胸罩松开或取下来,以免妨碍呼吸,影响睡眠的深度。
2、选择合适的睡眠姿势
在睡眠时,侧身睡觉易挤压乳房,造成双侧不对称,特别是俯卧式,双侧乳房都会受到压迫,造成乳头内陷及乳头发育偏小。最好的睡眠姿势是仰卧。
3、不滥用雌激素类药物
有不少青春期乳房发育不良的女性口服或局部注射雌性激素类药物,其中少数患者在食用后会产生一些效果,但当药物间断后乳房又会恢复原状;而多数患者的内泌激素是正常的,因此用药效果并不好。但这些药物使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月经紊乱,不规则阴道出血、水肿、乳头乳晕变黑,用药量大或经常使用还会促使生长,甚至诱发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
4、避免外力碰撞和挤压乳房
避免外力,尤其是较重的外力碰撞和挤压乳房,以防乳房及其周围组织受损。
2在国内乳腺癌复发怎么治疗会更好
1、化学治疗。术后化疗的基本原则是早期、足量、有效联合化疗方案。化疗药物常见毒性有胃肠道反映应,骨髓抑制。强烈的化疗可能造成对免疫功能特别是T细胞功能的抑制,从而导致某些感染,比如说的易感性。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以前是作为手术后补充治疗或晚期、复发病例的姑息治疗。不过从80年代起开展了小手术范围加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研究,目前在欧美国家已普遍应用,成为早期乳癌的主要局部治疗方式之一。
3、、中药治疗。这是我国的传统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减轻化、放疗的反应,常作为手术、放射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及作为肿瘤晚期的主要治疗方法,优点是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
4、多细胞免疫治疗。多细胞肿瘤生物治疗的宗旨是应用各种免疫细胞共同作用,增强、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参与抗癌,实现对肿瘤的明显杀伤效果。单一的细胞治疗手段局限性大,这样把多个免疫细胞联合起来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方法可将各种细胞的优点结合起来,以局部杀瘤优势凝聚成整体抗癌优势,以整体抗癌优势塑造成机体免疫对肿瘤细胞的相对优势,较过去单纯的DC-CIK疗法在疗效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3复发转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则
1、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疾病发展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所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强烈化疗。
2、激素受体阳性进展缓慢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绝经后患者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绝经前患者可以选择化疗,或也可以考虑采用卵巢功能抑制联合其他内分泌药物治疗。
3、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在化疗无效肿瘤未控的治疗间隙, 或病人任何原因不能耐受继续化疗时,应及时给予内分泌治疗。激素受体不明或既往检测阴性的患者,也应该通过测定新近出现复发病灶,或重新测定以往病灶受体结果,争取内分泌治疗的机会。
4、在治疗阶段,严格疗效评价标准,本着“效不更方,无效必改”的原则。在某一治疗手段失败后,提倡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合理的序贯使用。疾病发展相对缓慢阶段可以序贯应用不同类别的内分泌药物治疗。
5、晚期患者治疗后疾病长期保持稳定视为临床获益,因为临床研究表明,治疗后病情持续稳定6月以上病人的总生存期,与获得临床缓解(cr+pr),即病灶缩小的患者相同。基于内分泌治疗更适合长期用药,所以内分泌治疗应该尽量保持连续治疗用药时间,延长疾病控制时间,以期延长总生存期。
4女性乳腺癌的5个症状表现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 “皮肤卫星结节”。
3、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4、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
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5男性乳腺癌患者有什么特征
有很多男性患者在早期无法发现疾病,直到病情严重了才知道自己得上了这么严重的病。男性乳腺癌的早期,通常是患者自己无意间发现无痛性肿块。一般位于乳晕的下面,正好是男性乳腺组织集中的地方,肿块生长较快。当患者求医时,肿块并不是唯一的乳腺癌症状,乳头溢液更易发生于男性乳腺癌。此外,乳头回缩,皮肤改变等,也是较女性乳腺癌患者更为常见到的乳腺癌特征。
男性得上乳腺癌之后有一些明显的特征,特别是处在初诊时期的男性朋友,往往会发现半数腋淋巴结可以触及,这些都是常见的乳腺癌的症状。男性乳腺癌多为单侧性,常位于左侧乳房,初起时乳头或乳晕下方见一小的界限不清楚的无痛性的肿块,并在短期内迅速长大,较女性乳腺癌发展快,质地由软变硬且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无触痛,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和皮肤粘连,皮肤溃烂及与胸膜粘连固定,疼痛也较女性出现早。
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并不多见,发病率为乳腺癌中1%,为男性恶性肿瘤中0。1%。发病年龄较女性乳腺癌平均高出6~11岁。
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主要是乳晕下无痛性肿块,20%病人有乳头内陷、结痂、排淮,肿块边界常不清,常早期有皮肤或胸肌粘连,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男性乳腺癌的病理表现与女性乳腺癌相似,绝大多数是浸润性导管癌,男性乳腺无小叶组织,因而病理上未有小叶原位癌的报道。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同女性乳腺癌,但因男性病例乳腺组织较小,且易早期侵犯胸肌,手术方式应以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为主。
对晚期或复发病例应用内分泌治疗,效果比女性乳腺癌为好。主要治疗方法是双侧睾丸切除,有效率可达50%~60%,之所以如此高疗效率是由于近84%的肿瘤组织ER阳性。有效期平均持续12月。如果病人不愿接受睾丸切除,或既切除后病情再发,尚可服用女性激素、男性激素或TAM而获得好效,类此添加性内分泌疗法在病人已显示睾丸切除术无效的情况下将产生佳效,这种二线内分泌疗法的显效率界于30%~50%之间,化疗仅在内分泌治疗,包括祛除性和添加性,失败后方宜开始,其用药和给法相当于女性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