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真菌性阴道炎,会感觉外阴和阴道瘙痒、灼痛,排尿时疼痛加重,伴有尿急、尿频。真菌性阴道炎又称为念珠菌阴道炎,是由念珠菌引发的一种的炎症。专家介绍说10%的非怀孕妇女和30%的孕妇阴道有念珠菌寄生。女性预防真菌性阴道炎应该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了解。
目录
1阴道炎如何日常护理
(1)霉菌性阴道炎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不应该有任何心理负担,不要自己乱用药,而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定期复查,完成治疗的全部疗程,以期治愈。切忌半途而废。
(2)寻找发病原因,减少复发或再次患病的可能。合理使用抗生素。
(3)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尽量不搔抓外阴。每日清洗时水宜温不宜烫,以免损害外阴皮肤。每日换洗内裤,自己的内裤需单独清洗。毛巾、内裤、盆具等可用煮沸法消毒。不穿着化纤内裤。便前、便后均要洗手。
(4)患病期间尤其是急性期时要避免性生活,如发生性关系,应使用避孕套,以免传染他人。夫妻双方应该同时接受治疗。
(5)调整饮食结构,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患病期间尽量少食牛羊肉及辛辣食品,以免加重瘙痒症状。
2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应注意什么
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平时并不会发病,感染发病时其典型症状就是外阴瘙痒,患者的瘙痒症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瘙痒严重时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炎症较重时还可能出现小便痛。
1、患者饮食要多食清淡的食物;
2、不饮酒,不抽烟,不食辛辣之物;
3、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真菌感染经手指传入阴道;
4、真菌性阴道炎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所以治疗期间应该禁房事,要夫妻同治,在症状好转以后,不能停药,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一段时间,直到彻底治愈。
3细菌性阴道炎中药如何治疗
细菌性阴道炎的中医药物治疗
1、湿热下注:
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阴中潮红、灼热、肿痛,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猪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泽泻、黄柏、栀子、白果、车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浊下注:
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有腥味,阴中下坠肿胀,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
治法:健脾利湿止带
方药: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生苡仁各15克,陈皮、欠实各10克
中成药:白带丸
3、肝郁脾虚:
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稠,或腥臭,阴中灼热坠胀,心烦口苦,体倦乏力,纳差便溏,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细。
治法:疏肝清热,健脾利湿。
方药:丹皮、白芍、白术、茯苓、生苡仁各15克,柴胡、栀子、泽泻、黑芥穗、车前子(包)各Io克,生甘草6克。
中成药:加味道遥丸
4、外泊法:
A。外阴熏洗:苍术、生苡仁、苦参各15克,黄柏10克,布包水煎加分钟,熏洗外阴,每日2次。
B。阴道纳药:康妇特栓I枚,每晚1次纳阴中,10次为一疗程。
5。性伴侣治疗
男性性伴侣同时予以治疗。
4真菌性阴道炎传染途径
1、间接接触传染也是霉菌性阴道炎的一条传播途径。接触被霉菌患者感染的共厕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洁卫生纸,都可以造成传播。
2、性传递也是导致发生的原因之一。女方有症状者至少有10%的男方患有霉菌性尿道炎,应同时给予合理治疗以防交互感染。
3、大量服用抗菌素。服用抗生素改变了阴道的微环境,致病的细菌病源体就可能繁殖,最终导致局部的霉菌性阴炎发作。
4、没有保健常识。有些女性为了保持卫生经常使用药用洗液来清洗阴道,或者反之用清水洗阴部,这样都很容易破坏阴道的酸碱环境,反而容易感染上念珠菌性阴道炎。日常清洁可使用娇妍ph4的弱酸性女性护理液。
5、糖尿病、怀孕期都可能造成阴道的念珠菌大量繁殖带菌率增高。
5如何彻底的治疗真菌性阴道炎
真菌性阴道炎症状与诊断
患者的主要表现是白带增多,好似凝乳样,外阴及阴道奇痒或剌痛。医生为你进行妇检时可以见到阴道内附着一层白膜分泌物,不易擦去,擦除后,显出黏膜红肿或有出血点。将白带标本涂片或培养时,可以见到真菌。
真菌性阴道炎的养护治疗
用0.1%新洁尔灭、3%过氧化氢或2%碳酸氢钠液拭洗阴道后,阴道壁涂以1%龙胆紫或制霉素膏(每克凡士林内加制霉素5万单位);一日1次,7次为一疗程。另外选用制霉素制成的粉剂、栓剂或片剂等塞入阴道,每晚1次,一次10~20万单位,10~14次为1个疗程。对于复发、久治不愈的患者,可以服用灰黄霉素以抗真菌。
温馨提示:
平时最好穿宽松透气的衣裤,避免紧身裤、牛仔裤等衣着。此外,内裤最好是棉质的,洗后在太阳下晒干。
阴道炎即阴道炎症。正常健康妇女阴道由于解剖组织的特点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如阴道口的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阴道上皮细胞在雌激素的影响下的增生和表层细胞角化,阴道酸碱度保持平衡,使适应碱性的病原体的繁殖受到抑制,而颈管黏液呈碱性,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症。阴道炎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分别介绍如下:幼儿性阴道炎多见于1-5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