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不良饮食会加速肝病复发?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包括乙肝、甲肝、脂肪肝等等。肝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以积极护理为主,尤其是肝病患者的饮食结构要合理,要遵循5个原则。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
目录
1肝病饮食护理五原则
1.保证适量的能量提供。一般每日以2000~2500千卡比较适宜,适量的能量可以节约蛋白质的消耗,增强体力,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但能量过高会造成体重增加,导致脂肪肝。
2.蛋白质的提供要充足。为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应增加蛋白质供给,一般应占全日总能量的15%。可选择食用奶、蛋。瘦肉、豆腐等食物。但值得注意的是,肝硬化患者切忌短期内大量食用高蛋白质食物,以防血氨浓度急剧上升,造成肝昏迷。
3.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因为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4.补充维生素。维生素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肝脏内很丰富,与肝脏关系密切,直接参与肝脏的代谢活动。一旦患上肝病,维生素的吸收会发生阻碍,引起各种维生素缺乏,因此要适当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保持脂肪的摄入。肝病患者一般多有厌油及食欲不振等症状,通常情况下,患者每日的脂肪量摄入不足,因此要保持足量的脂肪摄入。但值得注意的是,禁食动物油脂,要用植物油。
2夏季不良饮食易加速肝病复发
首先,烧烤+冰镇啤酒。
许多人喜欢吃烧烤,一到夏天,烧烤摊上顾客满满,一边吃烧烤,一边和扎啤,可谓是人间爽事。可谁有知道,肝脏正一点点被损伤。饮用啤酒,酒精量增加,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并直接损害肝脏组织。如果再配食烧烤食品,可使致癌物亚硝胺及其化学成分进入肝脏,损害肝细胞。所以,肝病患者最好不要吃烧烤伴冰镇啤酒。
其次,醉虾、生蚝和半生不熟的贝类。
夏季正值海鲜上市,很多吃海鲜的可谓大饱口福,可吃时也要注意,不能贪食醉虾、生蚝和半生不熟的贝类,这些海鲜有细菌和寄生虫,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痢疾,常可使原有的肝病恶化,甚至诱发肝昏迷。
因此,伴有胆囊炎的肝病患者,应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和动物内脏,100克猪肝含胆固醇高达400毫克,大量摄入会增加肝脏负担,肝病患者不宜多食动物肝脏。
第三、胡萝卜下酒危害肝脏健康。
大家都知道,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对眼睛有好处,所以很多大人都劝孩子多吃胡萝卜。可又谁会知道,如果胡萝卜伴酒吃会危害肝脏呢?范殿英教授指出,因为胡萝卜中丰富的胡萝卜素和酒精一同进入人体,就会在肝脏中产生毒素,导致肝病复发。
第四、冰镇饮料。
夏日炎炎,一口气灌下一听冰冻饮料,咬掉几根棒冰是消暑的好享受。但是,我们身体在爽凉的同时也在伤害着肝脏。这些冰镇饮料一不小心就会引发胃炎,从而引起肝病的复发。并且有些冰镇饮料含有学化学成分,很容易造成肝脏中毒,导致肝病的发生。
第五、泡面。
上班族,一天忙碌下来,很不想做饭,泡面成了最佳选择。一包泡面从开封到泡制仅需5、6分钟,可就这一包泡面,肝脏解毒需要32天。范殿英教授指出,为了保存方便,泡面都经过油炸,而且油中往往添加了防止食物酸化的安定剂,这种安定剂本身即是一种致癌物质,会引起肝肿大。
3肝病饮食忌口
1、巧克力、糖及各种甜食。这些甜食一日之内不易多吃,吃得过多会使胃肠道的酶分泌发生障碍,影响食欲;糖容易发酵,能加重胃肠胀气,并易转化为脂肪,加速肝脏对脂肪的贮存,促进脂肪肝的发生。
2、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可使脂肪较易积聚肝脏,影响肝细胞的功能。
3、松花蛋。含有一定量的铅,铅在人体内能取代钙质、经常食用松花蛋会使钙(钙食品)质缺乏和骨质疏松,还会引起铅中毒。
4、味精是调味佳品。肝病患儿一次用量较多或经常超量服用,可出现短暂头痛、心慌甚至恶心等症状。
5、方便面、香肠和罐头食品常含有对人体不利的食品色素与防腐剂等,经常食用会增加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的负担。
6、各种腌制食品盐分太高,肝病患儿吃多了易影响水、钠代谢,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儿则应禁忌。
4肝病检查
1、肝功能系列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A)等等。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综合判断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是轻度,还是重度。
2、血常规: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等等。患儿病情发展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血象的改变往往可以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早期肝硬化阶段,血小板轻度降低;中晚期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全血均下降;如果单纯血色素降低,要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现象。
3、B超:通过定期检查B超,肝病检测可了解肝脏大小形态、回声情况、门脉内径、脾脏厚度和有无腹水,可以判定病情是否向肝硬化方向转变,或有无占位病变发生。
4、胃镜:当无法根据化验结果判断是否有肝硬化时,可以作胃镜,了解食管黏膜及食管周围静脉曲张和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如果静脉曲张情况存在,说明肝硬化已发生。
5、肝穿刺检查:当其他手段和检测方法不能明确病情严重程度或存有疑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肝穿刺,取活组织检查,有助于确诊。
6、肝纤维化指标:检查抽血检查血清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Ⅳ型胶原等等,可以初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
7、乙肝病毒学指标:包括乙肝病毒两对半”,乙肝病毒DNA等,了解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大小。
8、血糖、尿糖、尿常规等:主要了解是否存在乙肝相关性疾病,如肝源性糖尿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
9、甲胎蛋白(AFP):一般肝炎甲胎蛋白很少升高,即便升高,很超过200纳克。但是肝癌时甲胎蛋白往往大于400纳克。如果甲胎蛋白持续不降,维持在400纳克以上,要注意肝癌的可能。
5中医养肝的小妙招
中医讲究情志养生。中医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绪,分别是怒、喜、思、悲、恐。其中,肝脏对应的是“怒”,正所谓“怒伤肝”,因此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都会导致肝脏气血失调,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因此情绪不舒畅时,应该能够找到一个途径宣泄我们的负面情绪,例如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倾诉心中的不快,切不可憋在心里,以致伤害肝脏。
中医养生特别强调作息有律、起居有常。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到:肝胆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最兴盛,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因此,人在此时也应顺应自然,保证充足的休息。此外,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因此,养肝的最佳方式就是好好休息。平时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及时休息补充体能,也让肝脏能发挥其调节气血的作用,以消除疲劳的感觉。
中医可以通过食补护肝。我国的传统医学素来有“五色饮食”的说法,而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因此平时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菠菜、西洋菜、芥蓝、青瓜、冬瓜、绿豆等,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此外,“肝性喜酸”,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山萸肉、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之效。护肝者还要注意尽量少吃辛辣、油腻食品,少喝酒。
通过健脾护肝。中医认为,五脏都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其中肝属木,脾属土,木旺则乘土。而肝主藏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血量充足,则肝血充盈。因此适当保养脾胃的消化功能,吃一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如党参、山药、茯苓、白术、薏仁、扁豆等,对调养肝脏的也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