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即使不给予任何特别的治疗,一周左右可痊愈。但临床上经常见到感冒两周以上的患者来求医,甚至是一个月以上,有的还出现反复。本来是一个星期可以自愈的疾病,为什么拖拖拉拉这么久还不肯罢休呢?一切都是“穷追乱打”惹的祸。
目录
1当心深秋捂出感冒
孩子最易捂过头
从气候和生理角度说,“捂过头,易生病”是有科学根据的。因为秋天的气温逐日变凉,即使在深秋,我国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仍维持在10~20℃,即通常所说的“凉而不寒”的温度。此时,若穿衣过多,身体与“凉”接触太少,体温调节中枢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体温调节能力就会降低,抗寒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所以,适当少穿一点衣服,“冻”一下身体,会增加皮肤和黏膜对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人体的抗病防病。
而临床资料表明,每年深秋时节,儿童因穿衣太多而“捂”出感冒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父母生怕孩子受凉,常给孩子一层又一层地加穿衣服,用心良苦,结果却适得其反。因为孩子天性好动,如果早晨上学时穿衣过多,到了中午,随着气温的增高和活动,必然会导致身体发热、出汗。如果孩子自理能力较差,不能做到适当减衣,就可能因贴身的衣服湿透或过多地脱掉外衣而诱发感冒。
储备防感冒知识
1.明白“穿衣”要有度。尤其是对孩子,一定要让孩子说出身体的冷热感受,以轻微活动时,既不觉得冷,也不出汗为宜。还要了解深秋和初冬没有一个绝对的界线,如果最高温度已降到10℃以下,就应当早晚穿羊毛衫了。
2.掌握深秋时节的气候规律。深秋时节气温日较差较大,即在同一天中,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同时,冷空气活动活跃,每次冷空气的入侵都会使当地大幅度降温,有时几天甚至相邻的两天之间温差都能大得惊人。所以,人们必须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服。而那些对孩子一“捂”了之的家长,其实并没有完全尽到责任。
3.懂得气温降低只是诱发感冒的外因。调查表明,平时注意锻炼、体质好的人一般不容易患感冒,而那些喜欢吃咸食、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容易患感冒。所以,深秋时节人们更要注意坚持锻炼,少吃咸食,按时作息,保持心情的愉快,避免“秋愁”。
2为什么我的感冒老是不好
1、症状类似
二者都会有打喷嚏、鼻塞、鼻涕,特别是刚发病的前三天,别说患者自己分不清,医生如果不检查鼻腔和咽喉,单靠症状也很难区分开。感冒在三四天以后的鼻涕逐渐转黄、变稠,过敏性鼻炎是不会引起发烧,这两点不同可以作为自我区分的重要参考,而医生还需要通过专业检查来进一步确认。2、使用感冒药都会有一定效果
西药中常用的感冒药品中多是复方成分,药品中多含有缓解鼻腔肿胀,减少鼻涕分泌的药物成分,对过敏性鼻炎和感冒都会有效。比如泰诺(酚麻美敏片),里面的 “麻”和“敏”代表的药品成分就可以控制过敏症状。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吃感冒药也会有点效果,这使得很多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反复使用感冒药。
二、不同之处
1、病因不同
普通感冒多数是由病毒(少数是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而过敏性鼻炎则是由过敏原引发的变态反应,这决定了二者本质是不同的。
2、后期发展不同
普通感冒属于自愈性疾病,多数在一周到十天痊愈,少部分严重者可转为化脓性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甚至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主要集中的鼻腔,不会出现周边的化脓性感染,但可能会同时出现过敏性结膜炎、支气管哮喘等其它部位的过敏。过敏性鼻炎在无法隔绝过敏原接触时,是会长期出现,这是很多人误以为自己总是“感冒”的主要原因。
3、治疗不同
普通感冒中的轻者用万能的“多喝热水”一招即可,稍重者使用新康泰克,泰诺等感冒药减轻症状,出现有其它化脓性感染的可能就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了。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内容比较多,可参考我另一篇科普<应对过敏性鼻炎的三剑>,需要强调的是,抗生素对过敏性鼻炎无效,不是所有“炎症”都需要抗生素哦。鼻炎的三剑-->
三、个人如何应对
如果打喷嚏、流鼻涕频繁出现或是超过两周以上,鼻涕以清、白为主,不是黄脓,同期还有眼睛、咽喉痒感的,多半是过敏性鼻炎,应到医院由鼻科医生来确认。如无条件就诊,自行购买药物时不要长期(一周以上)使用复合制剂的感冒药,如新康泰克、泰诺、白加黑。这些药品中除了抗过敏的成分以外,其它的解热镇痛成分对过敏无用,而且不适合长期服用。而用来过敏治疗的药物,如口服的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鼻喷剂雷诺考特、辅舒良、内舒拿、爱赛平等在没有明确禁忌症的情况下是可以长期使用。
3补充这些元素可以防感冒
【蛋白质】
蛋白质是身体免疫防御体系的“建筑原材料”。我们人体的各免疫器官以及血清中参与体液免疫的抗体等重要活性物质(即可以抵御外来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入侵的免疫分子)主要由蛋白质参与构成。
当人体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时,免疫器官(如胸腺、肝脏、脾脏、黏膜、白细胞等)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免疫器官和细胞免疫受损会更严重一些。
含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很多,如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豆制品(豆腐;豆腐干;豆浆;腐竹等)、鸡蛋、鱼、虾、禽肉、瘦肉等。
【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人体免疫系统所必需的维生素。它可以提高具有吞噬功能的白细胞的活性;参与机体免疫活性物质(即抗体)的合成过程;促进机体内产生干扰素(一种能够干扰病毒复制的活性物质),因而被认为有抗病毒的作用。
【维生素A】
维生素A从多方面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对皮肤、黏膜局部免疫力的增强和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反应性以及促进机体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产生特异性的抗体。
【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但它同时也是有效的免疫调节剂,能够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免疫细胞的分化,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
【铁】
铁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免疫细胞的形成以及细胞免疫中免疫细胞的杀伤力均有影响。铁是较易缺乏的营养素,特别多见于儿童和孕妇、乳母等人群,婴幼儿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很易感染疾病。预防铁缺乏真的很重要。
【锌】
锌是在免疫功能方面被关注和研究得最多的元素。它的缺乏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十分迅速和明显,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免疫器官的功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多方面),所以,应该注重对锌的摄入,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大蒜素】
大蒜素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具有多种多样的机制,但大蒜素能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与其抗肿瘤作用有密切关系。大蒜素具有明显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大蒜素在大蒜中含量丰富。
4冬季强力对抗感冒
姜葱豆豉豆腐汤——散寒开痰
材料:淡豆豉15克,豆腐l块。药材:北黄芪5钱,白术15克,西洋参12克。调料:葱、生姜适量。
做法:切去葱须,切段。淡豆豉与生姜洗净备用。豆腐切块;北黄芪和白术洗净后用布包起来备用;西洋参洗净备用。锅中倒1大匙油烧热,放入豆腐煎至表面微黄,移入汤锅,加入淡豆豉、生姜片和1500毫升水,放人药材包,用中火煲30分钟,再加入葱白,待汤煮滚,捞出药材包,加盐调味,趁热饮用。
功效:淡豆豉、葱白都有解表发汗的作用;生姜对发表、散寒、止呕、开痰、鼻塞也具疗效;豆腐具有清热、生津、解毒、解酒的作用。在伤风之初,这一道汤有助缓解喉咙痒、打喷嚏、流鼻水等不适现象,可治轻微风寒感冒。
川芎白芷炖鱼头——祛风散寒
材料:鳙鱼(黑鲢、花鲢)头1个。药材:川芎、白芷各6克。调料:葱10克,胡椒粉3克,生姜5克,鸡精适量。
做法:鳙鱼头去鳃,洗净。将洗净的鳙鱼头同川芎、白芷、葱、胡椒粉、生姜等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加入适量料酒、鸡精、盐,再以文火炖半小时,加鸡精调味即可。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止痛。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头风、牙龈肿痛等。注意:川芎、白芷为辛温性烈之品,易伤阴助热,且气味浓烈难于食用,须控制用量。
萝卜姜枣汤——化痰止咳
材料:白萝卜1个,大枣若干。调料:生姜、蜂蜜适量。
做法:白萝I-、生姜洗净,晾干,切成薄片待用。将白萝卜、生姜、大枣置锅内,加水1碗,煮沸20分钟,去渣留汤。最后加入蜂蜜,再煮一沸即可。趁热饮。
功效:白萝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生食熟食均可,其味略带辛辣味,有预防感冒的功效。此汤有辛温解表、止咳化痰的功效,可辅治疗风寒感冒、咳嗽、鼻流清涕。
苦瓜猪肉汤——祛湿解表
材料:苦瓜200克,猪瘦肉50克。调料:盐适量。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后切成片,苦瓜切成片,然后一起煮成汤,即可。
功效:苦瓜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苦瓜与猪瘦肉同煮能祛湿解表,适用于暑湿感冒。唾蔓习人所以患感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风邪”,便是从背部的风门侵入体内,然后积存于颈部的风池处,集中于后头部的风府,使病情加重,因此防治感冒。
5秋季治疗感冒的一些误区
误区1.感冒算啥?跑跑步出出汗就好了!
一旦感冒,即刻意进行一些如跑步、打球等运动来缓解,这就是运动疗法,此类方法多为年轻人采用。这种做法有时适得其反,加大运动量治疗感冒会增加体能消耗,使身体抗病能力减弱,存在病情加重的风险。
误区2.感冒是受凉引起,盖个厚被子捂出汗就没事了。
不少人认为伤风感冒是由于内积寒气引起,主张捂汗治疗,让病人喝热生姜水,用被子蒙住身体,直至捂出一身汗为止。这种做法不一定适应病情,病人出汗过多,容易发生脱水症状,也可能因身体内部电解质失衡而加重病情或引起并发症状。
误区3.感冒期间不想吃东西,没啥胃口,所以少吃点东西感冒就早点好。
就应该少食,这种观点欠妥。感冒时肠胃蠕动减慢,消化分泌减少,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发消化不良,此时应该吃一点稀饭和蔬菜等容易消化食品,且应与平时食量大致相当,不能相差太多。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