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病是指仅仅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的斑块状损害,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黏膜均可发生,但以颊、舌部最多。白斑的色泽除了白色以外,还可表现为红白间杂的损害。你为什么有口腔白斑?口腔白斑造成哪些不适?一起来看下。
目录
1口腔白斑造成哪些不适
说起“口腔白斑”,人们往往会顾名思义,认为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有许多非角化性病变和角化性病变,都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前者如白色念珠菌病,游走性舌炎,白癜风等。后者有局灶性角化病、口腔厚皮病、硬腭烟草性白色角化病、白色水肿、良性过角化、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等等,当然也包括“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的临床表现特征为:乳白色隆起的白色斑块,表面粗糙或略粗糙(单纯型);有的在白斑基础上发生溃疡或糜烂(溃汤型);有的斑块表面呈毛刺状或绒毛状(疣状型);有的则在充血发红的“背景”中间杂有颗粒状白色角化损害(颗粒型),根据这些特征,临床医生可以通过仔细检查而得出“口腔白斑”的初步诊断,然而,尤如人眼看不出细菌一样,临床观察的结果要经过病理检查证实,才能最终确诊。
尽管口腔黏膜病专家在寻求防癌药物和其他有效手段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但提高警惕,定期去医院请口腔黏膜病专家随访,始终是防止口腔白斑癌变的最好措施。
口腔白斑可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两大类:前者包括斑块状、皱纹纸状等,而颗粒状、疣状及溃疡状者属于后者。
1.斑块状
白色或者灰白色角化斑块,质地紧密,斑块表面可有皲裂,平或稍高出黏膜表面,边界清楚,触之柔软,不粗糙或略粗糙,周围黏膜多正常。患者多无症状或有粗糙感。
2.颗粒状
亦称颗粒一结节状白斑,颊黏膜口角区多见。外形似三角形,损害红、白问杂,即在红色萎缩黏膜的基底上点缀者结节颗粒状白斑、颗粒状赤斑、非均质型赤斑等,具有白斑和赤斑的双重癌前病变。本型常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
3.皱纹纸状
多发生于口底及舌腹。病损呈灰白色或垩白色、边界清楚,表面粗糙,但触之柔软,周围黏膜正常。患者除粗糙不适感外,亦可有刺激痛等症状。
4.疣状
损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触诊微硬。除位于牙龈和上腭外,基底无明显硬结,损害区粗糙感明显,多可找到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如义齿基板、残根冠等。
5.溃疡状
在增厚的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可有或无局部刺激因素,可有反复发作史,疼痛。以上各型在发生溃疡时均可冠以“溃疡型”。溃疡实质上是癌前损害已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2你为什么有口腔白斑
一是吸烟与白斑有密切关系。
二是白色念珠菌与白斑有密切关系。具国内学者调查,我国口腔白斑患者中,白色念珠菌阳性率为34%左右。推测少数白斑患者,白色念珠菌可能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而对于另一些白斑患者,白色念珠菌可能是其中一种联合病因因素之一。
三是与全身因素有关,其中与气血循环障碍有很大关系。一些患者用中药活血化瘀取得较好的效果就是一个例证。
四是局部剌激有关。
慢性刺激如残根、残冠、不合适假牙的长期刺激、嗜酒、长期吃过烫食物等。白斑好发于颊、唇、舌,其次为腭、牙龈及口底。常表现为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呈灰白或乳白色,稍高出黏膜面的斑块。有的表面有针刺状或融合成绒毛状,也可呈不规则散在分布的颗粒状,高出黏膜。大多数人早期无不适感觉,如发生糜烂或溃疡,则可出现疼痛。医学上分为均质状、疣状、颗粒状及溃疡性四型白斑。白斑恶变的信号为:突然快速增大增厚、周围充血红肿、出血、疼痛,基底形成硬结或形成弹坑状(火山口状)溃疡等。
3警惕“口腔白斑”癌变
说起“口腔白斑”,人们往往会顾名思义,认为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有许多非角化性病变和角化性病变,都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前者如白色念珠菌病,游走性舌炎,白癜风等。后者有局灶性角化病、口腔厚皮病、硬腭烟草性白色角化病、白色水肿、良性过角化、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等等,当然也包括“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的临床表现特征为:乳白色隆起的白色斑块,表面粗糙或略粗糙(单纯型);有的在白斑基础上发生溃疡或糜烂(溃汤型);有的斑块表面呈毛刺状或绒毛状(疣状型);有的则在充血发红的“背景”中间杂有颗粒状白色角化损害(颗粒型),根据这些特征,临床医生可以通过仔细检查而得出“口腔白斑”的初步诊断,然而,尤如人眼看不出细菌一样,临床观察的结果要经过病理检查证实,才能最终确诊。
尽管口腔黏膜病专家在寻求防癌药物和其他有效手段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但提高警惕,定期去医院请口腔黏膜病专家随访,始终是防止口腔白斑癌变的最好措施。
4口腔白斑怎么办
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如戒娴、酒,少吃烫、辣食物,去除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磨改锐利牙尖及牙边缘嵴等。
2.药物治疗
尤其对于去除刺激因素后损害仍不消退的患者应该采用药物治疗,如口服维生素A及维生索A酸,或病损部位维甲酸或鱼肝油涂擦。
3.手术治疗
经久不愈,治疗后不消退者,白斑区发现皲裂、溃疡或基底变硬、表面增厚显著时,或已证明具有癌前改变的损害,应及早予以手术切除。
4.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辨证认为白斑发病可因气滞血瘀、痰温凝聚或正气虚弱而引起,故可分别采用理气、活血化瘀、健脾化湿及补益气血的疗法。
5口腔白斑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护理
1、首要的措施是除去刺激因素,如戒烟,禁酒,少吃烫、辣食物等,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严禁用苛性药物如酚类、硝酸银等处理白斑。
2、对已经纠正吸烟等有害习惯后而损害尚未消失者,可考虑选用药物治疗,并进一步寻找致病因素。
3、口服维生素A,初服时可能发生头痛、头晕,可酌减剂量,通常在几天后即可适应。常见的副反应有口唇干燥、脱发等。冠心病、肝肾功能异常与高血脂者忌用。0.2%维甲酸溶液适用于局部涂布,但不适用于伴有充血、糜烂的损害。涂布时先拭干唾液,以最细毛笔蘸少量溶液沿白色区域涂布,慎勿涂在唇红黏膜。
4、可长期使用鱼肝油涂擦白斑,每天2~3次,1~2个月为一个疗程,但不能用力过重。也可内服鱼肝油,或用维生素A。在保守治疗期间应密切随访。
5、经久不愈,治疗后不消退者,白斑区发现皲裂、溃疡或基底变硬、表面增厚显著时,或已证明具有癌前改变的损害,应及早予以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