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糖的小孩,除了会比较容易患上蛀牙以外,也会比较容易患上儿童多动症,另外,饮食中含有过量的铅元素,也会让儿童多动症的症状出现,这些问题是家长在进行日常护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下就是“小儿多动症的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方面”的介绍。
目录
1小儿多动症的日常护理
一、不能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经常不能仔细地认真的做一件事情,或者是做功课.或者是在进行其他活动中,总是表现出漫不经心的特点,错误频出;
二、无法保持注意力:儿童在完成任务或者做游戏时经常无法保持注意力;
三、对其他人对他(她)的讲话,常常显得没在听、这是儿童多动症的日常表现之一;
四、经常无法遵守指令,不能专注的完成功课,做交给他的任务;
五、在学校或家庭中组织的任务或者活动中,他们的能力经常受损;
六、经常性的回避或者厌恶需要努力的任务,像家庭作业;
七、经常可能遗失某种东西或活动的必需品,如学校的作业、铅笔、玩具或工具。这是儿童多动症的日常表现之一;
八、经常性的容易被外界刺激吸引;
九、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容易忘事。
2儿童多动症不治日后容易染不良嗜好
据美研究发现,儿童多动症不治,日后容易染不良嗜好!褚庆存介绍,在美国,10岁以下的儿童中有6%-10%患有“多动症”。这是指一种过量的、无法自控的活动。症状常常表现为精力分散、多动、注意集中时间短。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延续至成年,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要比正常儿童长大后更容易沾染吸烟、酗酒和吸毒等不良嗜好。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7项长期研究获得的数据后得出上述结论。这些研究涉及4100名多动症儿童和6800名正常儿童,研究从被调查对象童年时期开始,直至他们长大成人。
研究发现,多动症患儿长大后沾染吸烟、酗酒和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几率要比正常儿童高2至3倍,且这一结论适用于不同性别、肤色和种族的人群。研究人员认为,由于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在学习和与人相处方面存在障碍,所以他们更易沾染不良嗜好。
数据显示,多动症已成为美国儿童的常见病,目前5%至10%的美国儿童患有程度不同的多动症。
研究人员说,及早干预治疗多动症更容易见效,所以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一旦发现问题,应马上请专业人士诊治。
3多动症是什么原因
1、遗传、素质因素
许多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小时候也多动。不少母亲反映患儿在胎儿期就好动,出生后好哭,入睡困难,进食不好,难以照顾。
2、社会、家庭、心理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的家庭、父母性格不良、意外精神刺激等都易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3、金属元素中毒
铅中毒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多动,所以这一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建议大家要多注意金属元素中毒,金属元素中毒也是容易引起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之一。
4、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
此类儿童行为较幼稚,动作笨拙,协调性差。孩子的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时并发症较多。
5、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
经大量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一种神经介质,起传递大脑信息的作用,是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更新较慢。也有研究发现,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与儿童多动行为有关。
4小儿多动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情感不稳定,意志薄弱:
多动症儿童常因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情感很不稳定,行为带有冲动性,控制能力较差,他们不善于独立地、自觉地提出行动目的和动机,没有明确的理想和追求,缺少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力。他们常常与别的小朋友吵嘴、打架,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吵大闹,一批评就“潸然泪下”,再安慰又“破涕为笑”。他们不善于支配时间,作业也不能坚持做完,上学是被爸爸妈妈“逼”去的等等,这都是多动症儿童的突出表现。
情感不成熟,效能作用不明显:
多动症儿童的情感在许多方面非常幼稚,自制力差,就象幼儿一样感情直露,时哭时笑,不喜欢做功课却喜欢和比自己小的伙伴玩,喜欢玩游戏机,对考试成绩漠不关心,批评后也不害羞,有错误缺点也不改正,学习成绩不好,打骂无济于事并可能适得其反,对这样的儿童需要更加耐心地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尽量提高他们的情感效能作用,这对孩子情感的成熟也有很大的作用。
易激惹:
多动症儿童的一个严重缺陷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加上某些家长性格暴躁,教育孩子方法不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很容易被激惹。没有家长督促时,他们则不学习,只顾玩或看电视,家长一干预就发脾气,要是加上打骂孩子,孩子也有可能发生强烈情感暴发,失去理智,破坏物品、伤人或自伤。当然,过分溺爱孩子,对其百依百顺,也会使之稍不称心便脾气大发,如他在看电视,家长把电视关掉让他去做作业,他就会大闹一番,作业也做不好。
5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
3、正常孩子作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的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
4、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服用后,却很快地表现得安静,少动,注意力呈相对集中。当他们服用镇静剂时,反而出现兴奋、多动。
因此对被怀疑的孩子,不妨给他们喝些咖啡或浓茶,如果孩子没有突出表现时,希望爸妈不要随便带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诊,否则会给孩子心理上不良的刺激,也不要随便对孩子说你是多动症,这样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增加精神负担。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