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两种。中西医都有很好的治疗痛经的方法,这里介绍一些民间治疗痛经的偏方。
目录
1痛经会导致不孕吗
如果你是未婚人士,你可能只是对于自己所受的痛苦感到难以忍受,但是如果你已经是已婚女性,那你不免担心,痛经会不会影响到生育的问题。
在临床试验中,痛经人数的比例占到70%,而且在已婚女性中,多数的人只要是痛经得到缓解或是消除以后,就可以正常怀孕,所以痛经与怀孕还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痛经也算是女性的一种妇科疾病,给女性带来的困扰自不必说。
有些痛经,是因为生理或是神经的缘故。这些痛经,并非是身体其它疾病引起的痛经,但是痛经的女性一般也会有身寒体虚的情况,这些情况并不会直接导致不孕,但是会影响怀孕,让女性难以怀孕,或是怀孕以后也不是很健康。
还有一种情况是继发性的痛经,这种痛经通常都伴随着身体的疾病,而且都是生殖系统的问题。存在这些生殖系统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女性的受孕,而且患有炎症的女性也是不适合怀孕的,需要先进行治疗,治愈以后才可以怀孕。
2缓解痛经小偏方
一、益母草糖水
材料:益母草15克,红枣10颗,生姜3片,红糖15克
做法:上述材料加清水2碗,煎至水剩八成,然后加红糖溶化。
用法:趁温热时服用,每天1吃,连服3天。
二、透热疗法
材料:粗盐120克,晚蚕沙60克,川花椒60克(剔除钩刺)
做法:上述材料一起放入锅中,炒到微微有点焦,闻到香味时,用绢布兜成一包,用绳子把袋口扎紧。
用法:当药包温度差不多在45℃时,用手拿药包,放在腹痛的地方,直到皮肤发热潮红、药包冷却为止。能治疗各种痛症、寒症,对痛经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提示:药包可以重复使用2次,但是需要重新加热,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三、痛经散
材料:元胡和天气各15克,甘草和肉桂粉各5克,白芍、乌药、当归尾、蒲黄、五灵脂和香附各10克。
做法:上面材料一同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药粉倒入碗中,用沸水冲泡服用。在月经来潮前几天开始服用,每次吃5克,每天吃2到3次。
提示:有条件、有耐心的可以按下面的方法服用,效果会更好
药粉倒入碗中,加1汤匙白糖,另取生姜3片、红枣3颗,加水1碗煎至七成,用姜枣汤冲泡药粉,搅拌均匀服用。
3痛经的日常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
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 ~5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经期可适当吃些酸味的食物,比如酸菜、食醋等,以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另外,每晚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热牛奶也可缓解痛经,维生素B 6则能稳定情绪、帮助睡眠,进而缓解腹部疼痛。
吃补血食品
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注意多样化,可经常食用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菜、胡萝卜、橘子、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肉、鸭肉、鱼肉、鸡蛋、牛奶、鱼类、豆类等,还可以服用阿胶等补血类药品。经期还要注意保暖、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尽量避免情绪波动,经期要禁止性生活。
吃蛋黄
据新加坡营养学家指出,鱼、蛋黄和人造黄油等食物都富含维生素D,女性需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D,才能保证骨质的健康,如果摄入太少,患慢性疼痛的几率就会增大,特别是孕妇、母乳喂养的女性以及老年妇女应该每天摄取足够的维他命D,以缓解慢性疼痛。
服用维生素
许多病人在每天摄取适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之后,很少发生痛经。所以建议服用综合维生素及矿物质,最好是含钙并且剂量低的,一天可服用数次。
补充矿物质
钙、钾及镁矿物质,也是能帮助缓解痛经。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比未服用的少痛经。镁也很重要,因为它能帮助身体有效地吸收钙。不妨在月经前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4痛经怎么办
盐酸可乐定(氯压定)
原为降血压药。有些人认为痛经是月经期子宫动脉收缩和舒张失去平衡所致,用盐酸可乐定,此症便能迎刃而解。在月经前到行经期,每次服盐酸可乐定0.3毫克,一天两次,连服14天,可获良效。
硝苯地平(心痛定)
原为防治心绞痛、降压药物。
可于月经痛发作时,舌下含化10~20毫克,大多数病人在用药后5~10分钟疼痛即缓解消失,直至月经结束也不会复发。故硝苯地平可谓是见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痛经良药。它能抑制钙离子从子宫平滑肌细胞外流入细胞内,促使子宫平滑肌松弛,从而起到治疗痛经的作用。
阿司匹林及acetaminophen可缓解经痛。然而,更有效的成药包括Advil、Haltran、Medipren及Nuprin。这些药物含有 ibuprofen,能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当经痛开始时,和些许牛奶或食物一起服用(1片),以免伤胃,并持续服用到经痛消失。
5 治疗痛经的穴位
1、子宫穴
穴位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功效: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2、三阴交穴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功效: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3、血海穴
穴位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功效: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4、太冲穴
穴位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功效: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