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环境非常差,雾霾的频频出现,导致了我们患上了不少疾病,肺癌就是其中的一种,肺癌是十分复杂的,较多的原因可以引起肺癌的出现,会带给患者相当多的痛苦,甚至会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那么,到底什么是肺癌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目录
1肺癌是怎么引起的
吸烟(20%):
1922年,Hampeln发现持续吸烟和吸入灰尘,可刺激支气管上皮诱发癌症,1924年,Moller用焦油涂在兔背部,发现其肺癌的发生率略有增加,目前认为吸烟是肺癌的最基本高危因素,烟草中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如:苯并芘)有很强的致癌活性,能作用于人体组织(特别是肺组织)内的某些特殊的酶,产生细胞分子结构(如DNA)的突变,可能有K-ras的突变。
职业和环境接触(10%):
估计有高达15%的肺癌患者有环境和职业接触史,有足够证据证实以下9种工业成分增加肺癌的发生率:铝制品的副产品,砷,石棉,bis- chloromethyl ether,铬化合物,焦炭炉,芥子气,含镍的杂质,氯乙烯,长期接触铍,镉,硅,福尔马林等物质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另外,空气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气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放射(20%):
铀和氟石矿工接触惰性气体氡气,衰变的铀副产品等,较其他人的肺癌发生率明显要高,但是电离辐射的人员不会增加肺癌的发生。
肺部慢性感染(15%):
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患者,支气管上皮在慢性感染过程中可能化生为鳞状上皮,终致癌变,但这类情况较为少见。
内在因素(5%):
家族,遗传和先天性因素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大气污染(10%):
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高,城市比农村高,厂矿区比居住区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石油,煤和内燃机等燃烧后和沥青公路尘埃产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烃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有关,调查材料说明大气中苯并芘浓度高的地区,肺癌的发病率也增高,大气污染与吸纸烟对肺癌的发病率可能互相促进,起协同作用。
2什么是肺癌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亦称支气管肺癌。肺癌一般指的是肺实质部的癌症,通常不包含其他肋膜起源的中胚层肿瘤,或者其他恶性肿瘤如类癌 、恶性淋巴瘤,或是转移自其他来源的肿瘤。肺癌占了肺实质恶性肿瘤的90-9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9%。全世界每年的新增病例超过120万。在男性肿瘤死因中已居首位,在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男女患病率为2.3:1。目前中国肺癌死亡率为40.57/10万。天津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发病率分别为63.51/10万 和46.4/10万 。上海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发病率分别为47.13/10和16.85/10万。
在城镇地区,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而在因癌症死去的每3至4人中,即有1人是肺癌。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55~65岁之间。
3得了肺癌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简便易行,但阳性检出率不过50%~80%,且存在1%~2%的假阳性。此方法适合于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普查,以及肺内孤立影或是原因不明咯血之确诊。
2、经皮肺穿刺细胞学检查
适应于外周型病变且由于种种原因不适于开胸病例,其他方法又未能确立组织学诊断。目前倾向与CT结合用细针,操作较安全,并发症较少。阳性率在恶性肿瘤中为74%~96%,良性肿瘤则较低50%~74%。并发症有气胸20%~35%(其中约1/4需处理),小量咯血3%,发热 1.3%,空气栓塞0.5%,针道种植0.02%。胸外科因具备胸腔镜检、开胸探查等手段,应用较少。
3、胸腔穿刺细胞学检查
怀疑或确诊为肺癌的病人,可能会有胸腔积液或胸膜播散转移,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的细胞分析可明确分期,对于某些病例,还可提供诊断依据。对于伴有胸腔积液的肺癌来说,支气管肺腺癌有最高的检出率,其细胞学诊断的阳性率达40%~75%。如果穿刺获得的胸腔积液细胞学分析不能做出诊断,可考虑选择进一步的检查手段,如胸腔镜等。
4、斜角肌和锁骨上淋巴结活检
对于肺癌病人,常规活检不可扪及的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很少发现转移,可扪及锁骨上淋巴结的病人,诊断率近乎90%。活检术偶见气胸、大出血等并发症,即便很少有并发症,对于在斜角肌或锁骨上可触及淋巴结的病例,目前提倡应行FNAB(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而保留淋巴结的手术活检。常规组织学和适当的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细胞分型的诊断。
5、血清肿瘤标志
已发现很多种与肺癌有关的血清肿瘤标志,这些标志物可能提示致癌因素增强,或“解毒”某些致癌原的程度。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可能成为肿瘤分期和预后分析的有价值的指标,并可用于评价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必须综合其他检查结果,不能单独用于诊断癌症。
6、单克隆抗体扫描
采用单克隆抗体普查、诊断和分期是目前的一个试验领域,用放射物质标记的抗癌胚抗原MoAb的免疫荧光影像已有报告,目前一般采用的是111In或99Tc做标记,分别有73%的原发肿瘤和90%的继发肿瘤吸收放射性标记的抗体,抗体的吸收还受肿瘤大小和部位的影像。
影像学检查
1、X线诊断
为诊断肺癌最常用之手段,其阳性检出率可达90%以上。肺癌较早期的X线表现有:①孤立性球形阴影或不规则小片浸润。②透视下深吸气时单侧性通气差,纵隔轻度移向患侧。③呼气相时出现局限性肺气肿。④深呼吸时出现纵隔摆动。⑤如肺癌进展堵塞段或叶支气管,则堵塞部远端气体逐渐吸收出现节段不张,这种不张部如并发感染则形成肺炎或肺脓肿。
较晚期肺癌可见:肺野或肺门巨大肿物结节,无钙化,分叶状,密度一般均匀,边缘有毛刺、周边血管纹理扭曲,有时中心液化,出现厚壁、偏心、内壁凹凸不平的空洞。倍增时间短,当肿物堵塞叶或总支气管出现肺叶或全肺不张,胸膜受累时可见大量胸液,胸壁受侵时可见肋骨破坏。
2、CT检查
在肺癌的诊断与分期方面,CT检查是最有价值的无创检查手段。CT可发现肿瘤所在的部位和累积范围,也可大致区分其良、恶性。
4肺癌康复评定的四个方面分别是什么
第一、心理评定
肺癌患者从疑诊开始到确诊后、治疗(手术、化疗、放疗)前后都会经历震惊、恐惧、否认、淡漠、抑郁、焦虑、悲伤等严重的心理变化和反应过程。而这些异常的心理状态起源于对疾病和治疗、预后的不认知、不了解,于是产生了许多疑问和顾虑,使患者无法正视疾病、适应病后的现实,以致不能很好地配合进行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甚至拒绝或放弃治疗。
如Hopwood对650名肺癌患者治疗前的心理进行调查,发现最常见的症状为疲劳、食欲减退、焦虑担心、咳嗽气短等。而肺癌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病学后果可表现为:对疾病诊断和复发的情绪反应;对手术、放疗、化疗的情绪反应;对化疗的条件反射性恶心、呕吐;因癌症病灶转移、代谢改变或化疗所致的器质性脑病;对终末期疾病的抑郁和其他心理反应。
第二、躯体功能评定
(1)肺癌本身所致的功能障碍肺癌早期可发生持续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肺部感染、发热、胸痛等,它的症状和体征取决于原发病灶的部位和大小、转移灶的部位以及副瘤综合征的出现。晚期可出现多发性骨转移而致骨关节、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等。
(2)肺癌治疗所致的功能障碍手术肺叶切除可致术后肺呼吸功能降低,全肺切除可致心肺功能减低;化疗可致机体内环境紊乱,如血象改变、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皮肤毒性反应、脱发、腹泻与便秘,以及各主要脏器(心、肝、肾、神经)的毒性反应;放疗可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放射性肺炎等。
第三、疼痛评定(可采用目测类比测痛法、MeGILL疼痛问卷法)
(1)肿瘤压迫而致疼痛肿瘤生长、坏死压迫邻近神经、血管、脏器引起疼痛。
(2)肿瘤浸润而致疼痛肿瘤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至骨引起疼痛,以晚期肺癌转移疼痛最多见、最严重。
(3)肿瘤治疗损伤而致疼痛手术、化疗、放疗损伤了神经等组织引起疼痛。
第四、肺癌的活动功能测定
Karnofsky所制定的癌症患者活动状况评定量表将肺癌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和疾病进展情况进行量化评定,采用百分制,分为3类11级。
5哪些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肺癌的发生
控制大气污染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从而达到预防肺癌的目的。
禁止和控制吸烟
禁止和控制吸烟,首先要着眼于减少吸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需要制订一定的法律或条例限制人们,特别是限制青少年吸烟。
职业防护
对开采放射性矿石的矿区,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受辐射的量。对暴露于致癌化合物的工人,必须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劳动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与致癌因子的接触从而起到预防肺癌的作用。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对早期肺癌的筛检手段至今仍不令人满意,在人群中普查肺癌的费用非常昂贵,而对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可能性很小。
防治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
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癌发病率高于无慢性支气管炎者,所以积极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对预防肺癌有一定的意义。特别是要劝导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吸烟者戒烟,因为患慢性支气管炎又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更高。
少吃肉
预防肺癌还要吃一些高蛋白、营养全面、高维生素、低脂低盐的饮食,忌烟、酒;减少摄入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葱、蒜、姜、花椒、等;少吃一些油煎、烧烤等热性食物。应吃一些富于营养、维生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要时刻保持精神愉快向上,不能为一些小事而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