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腰背部疼痛是由于肌肉挛缩,外伤或脊柱变形造成的,但每10名患者中大约有1人是因为系统性疾病所导致的。腰背部疼痛可能出现在背部从脖子到腰部的任何一个位置,可能是一小部分,也可能扩散到很大范围。腰背部疼痛疾患它不仅存在于脑力劳动者中,也广泛地存在于体力劳动者中,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症状。那么,腰酸疼的原因有哪些?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
目录
1腰酸疼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特性引起
很多女性在经期阶段都不留意饮食,经常是大口的吃冷饮,这样的话就会导致气血呆滞,经络不通,进而导致腰痛或者是痛经。
还有一部分女性在经期不留意休息,长时间的劳作也会使经期出现痛经以及腰部酸痛的情况。
还有一部分女性是在怀孕后出现腰痛等情况,并且随着孕期增加,腰痛的情况会更加明显。
这是由于子宫在慢慢增大,从而使得腰部的支撑力也不断正大,子宫圆韧带因长时间被牵拉而松弛,导致骶棘韧带松弛压迫盆腔神经、血管,从而才会出现腰痛的情况。
2、泌尿系统感染
女性的尿道不同于男性的尿道,女性的尿道短而直,尿道外口靠近肛门,再加上女性特殊的生理,所以很轻易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等方面的疾病。
这种泌尿性感染常会导致腰部胀痛,严重者疼痛会沿输尿管放射到会阴部。
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女性应该特点留意保持外阴的卫生,以此来降低患病的几率。
3、腰肌劳损
出现腰痛的情况时,对于腰痛是什么原因,大部分人第一反应都会想到是腰肌劳损。
如果我们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比如长期站立等,这是导致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乳酸积聚过多,让腰部肌肉的正常代谢受到抑制,导致腰肌劳损,从而出现腰部酸痛的情况。
还有一些人群患有风湿病、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这些病症都会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也会导致腰痛,因此这类人群在平时一定要留意劳逸结合。
2腰酸疼如何缓解
1、根据病情编制一套活动腰、髋关节,增强腰臀部肌力或矫正姿势的医疗体操。活动腰、髋关节可做躯干前屈、后伸、旋转等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增强腰臀部肌力,可做后伸腰、伸髋动作并维持该姿势,每次维持时间可由10~20秒逐渐延长至30秒。
2、按摩和自我按摩。先在患者腰部做放松性的揉、滚等手法,接着做屈腰、伸腰等被动手法,按摩应着重于病变部位,一次按摩10~2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一次。自我按摩可在腰部两侧,两手握空拳,捶击和擦揉腰臀部,由上而下数遍,每次3~5分钟,可在医疗体操之前进行。
3、悬垂运动。两手攀在单杠或树枝上,脚尖刚能支地,悬垂,腰部放松。然后做腰臀部各个方向的运动,特别是注意多做腰部后伸的动作,每次5~10分钟。
4、腰部牵引,一般有悬吊和牵引床牵引两类。悬吊用束胸带束住胸部后将身体直立悬挂,双足离地,以自身重量做牵引,同时可做伸腰、摆腿等动作。用牵引床牵引时,腰部牵引的重量一般以相当或稍低于自身体重为好,开始牵引时重量要小些,待适应后可逐渐增加。每次牵引20~3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3腰酸疼患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1、避免过度劳累:防止腰部受风寒和潮湿,腰肌劳损患者不要洗冷水浴或过长时间呆在冷气房内,应该睡硬板床或者比较硬的床垫。起床后要适当做一些腰部运动。避免弯腰提重物。
2、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抬头平视,收腹挺胸,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人,要注意纠正不良姿势,经常变换体位,避免使腰部在同一姿势下持续过长时间。
3、运动在腰背部酸痛症状缓解以后,应当积极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腰肌劳损患者运动应适量,量力而为,太极拳、五禽戏、健身操等传统健身方法可经常参加。运动前应做好准备活动,防止突然用力使腰部扭伤。对单一工作姿势的人,工作中要随时抽时间活动,或用腰围带保护腰部。
4腰酸疼要怎么确诊
1.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在临床上十分多见,应注意鉴别。本病的特点如下:
(1)发病年龄:以35~40岁居多。
(2)既往史:多有腰部外伤或长期过劳史,或在潮湿环境工作过久。
(3)临床特点:以腰骶或腰背部持续性钝痛为主,过劳后加剧,休息后则减轻。
(4)压痛点:多较固定。
(5)X线平片:多无明显所见。
2.腰背部肌纤维组织炎 本病与腰肌劳损相似,亦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人为多。但既往史除有慢性腰部劳损外,一般多有受潮及受寒病史。口服阿司匹林有显效,因此,不难区别。
3.腰椎间盘突(脱)出症 本病多见,亦应特别注意鉴别,其要点主要是:
(1)发病年龄:亦以30~40岁的青壮年为多发,老年患者十分少见。
(2)根性症状:均较明显,且有定位症状,呈发作性,卧床后则消失。
(3)腰部症状:亦较明显,以致腰部前屈明显受限。
(4)MRI检查:有典型脊神经根受压征象。
5腰酸疼患者能穿高跟鞋吗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穿高跟鞋,特别是年轻女性。高跟鞋的高度一般约4~6厘米,甚至更高。穿上高跟鞋后,鞋跟的高度使身体重心相应提高,为了稳定由身体重心改变而失去的原有平衡,身体的肌肉张力,特别是腰背肌肉张力会重新调整,创造新的平衡状态。
人穿上高跟鞋后,因骨盆的前倾增强,重力线通过骨盆后方,使腰部为支撑体重而增加负担,随之后伸增强,长期持续,会因腰背肌过度收缩而出现腰痛。鞋跟高度每增加1厘米,腰椎的后伸及腰背肌的收缩就会成倍增加,腰痛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大。
由此可见,腰痛患者穿高跟鞋是不合适的,为了防止腰痛,一般人也最好不经常穿高跟鞋。那么腰痛患者是不是穿平底鞋才好呢?其实,平底鞋也不见得绝对有利,选择鞋跟高度为3厘米左右较为适宜。所以,有腰痛的病人不妨换一双合适的鞋,也许会使腰痛有所缓解。
“退着走”能治疗慢性腰痛吗??
“退着走”就是连续地向后退着走路,在晨起锻炼的人群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在“退着走”。慢性腰痛很多是因为腰部肌肉力量、韧带强度不够,腰椎稳定性差引起的。 “退着走”的锻炼可增强腰背肌群力量,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及灵活性。在退着走的时候,腰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使腰部血液循环得以较好地改善,提高腰部组织的新陈代谢,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