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人们可以说是很熟悉,但是又可以说是很陌生。因为我们经常见到人参,但是却是经常在电视节目里面看到的。因为人参的稀少,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见到它的次数并不多。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养生的追求,现在的市面上已经能够经常看到人参了。人参的功效?人参用错堪比砒霜?一起来看下。
目录
1人参的功效
人参外形表现为根状茎(芦头)短,直立或斜上,不增厚成块状。主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地上茎单生,高30-60厘米,有纵纹,无毛,基部有宿存鳞片。叶为掌状复叶,3-6枚轮生茎顶,幼株的叶数较少;叶柄长3-8厘米,有纵纹,无毛,基部无托叶;小叶片3-5,幼株常为3,薄膜质,中央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8-12厘米,宽3-5厘米,最外一对侧生小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4厘米,宽1.5-3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下延,边缘有锯齿,齿有刺尖,上面散生少数刚毛,刚毛长约1毫米,下面无毛,侧脉5-6对,两面明显,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0.5-2.5厘米,侧生者较短。伞形花序单个顶生,直径约1.5厘不能回复vg米,有花30-50朵,稀5-6朵;总花梗通常较叶长,长15-30厘米,有纵纹;花梗丝状,长0.8-1.5厘米;花淡黄绿色;萼无毛,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花瓣5,卵状三角形 。
人参的一般功效为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除此之外,人参还可以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很多人已经把人生作为自己和家人的养生物品中的一元。虽然人参的价值很高,而且对身体也有很多好处,但是大家记住一点那就是,切记不可过多的服用人参,那样不仅不能对身体产生好处,相反会破坏人体的平衡,从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
2人参用错堪比砒霜
“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是指世人喜进温补而忌攻下的用药心理,提示我们滋补类的中药应慎用,不然补身不成反伤身。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滋补之风渐渐盛行,人参、冬虫夏草、鹿茸、阿胶等名贵中药材被不少商家大肆宣传所谓的功效,似乎把进补与养生间画上了等号。
温补之药并非人人适宜。中医还有“虚不受补”、“六腑以通为补”等说法。对于进补不当的危害,古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如清代学者莫文泉在《研经言·用药论二》中指出,“凡药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清代医家龙绘堂在《蠢子医》中也指出,“世人皆说补益好,岂知补益不当殊难了。”清代名医郑钦安更是说得透彻:“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是至宝;病之不当服,(人)参(黄)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身体健康者若过服人参非但无益于健康,而且会招致疾病。尤其是婴幼儿、少年儿童、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更不可盲目服用人参。身患疮、疥、痈或咽喉肿痛者,服用人参后可能导致疮毒大发、经久不愈等严重后果。
大黄这类攻下威力比较强的中药也绝非洪水猛兽,大黄泻热通便、破积行淤、解毒止痛的功效被历代名医所称道。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很多医家巧用大黄妙手回春。所以,该补的时候补,该泻的时候还是要泻。
我们可以留意一下身边那些长寿的老人,有多少是靠吃补品延年益寿的呢?古代拥有天下奇珍补药的帝王们又有多少长寿的呢?相反,那些老寿星大多都是淡泊名利、粗茶淡饭。
所以,广大读者朋友们切不可迷信补品,养生之前一定要辨明体质,以免弄巧成拙。
3人参该注意的正确吃法
高丽参、西洋参与国产人参化学成分基本相同
人参是一种五加科植物的根,按产地可分为中国人参、高丽参以及西洋参。其中,中国人参和高丽参的制作工艺大致相同,如果把人参洗净、晒干就制成了“生晒参”,如果将人参蒸熟后晾干就称为“红参”,如果将人参刺成蜂窝状后用糖水浸泡,晾干后就称为“糖参”或“白参”。这三种参的用途各不相同。
目前人参市场中,高丽参占据了“半壁江山”,其药用价值确实优于其他两种参产品吗?其实上述三种人参的化学成分都是相似的,包括三十余种人参皂甙,还有多糖、挥发油等多种成分。高丽参很受欢迎主要是因为,生产厂家很早就注意栽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国际标准接轨,因此产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相对比较稳定,疗效也较好。目前国内也已注意采用GAP标准组织栽培及生产,采用上述标准的产品,质量已有很大提高。
服用人参有禁忌
人参的药用价值很高,尤其在抢救休克病人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人参对糖尿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病、高血脂或是消化不良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由于人参可以提高免疫力,因此对癌症患者也是适用的。
尽管如此,并不是说谁都适合吃人参,小儿、青年人或者身体健康的人士都不必用人参进补。人参中含有促进性早熟的成分,所以儿童尤须慎服。
4对人参的错误认识
误区一:喝人参炖鸡汤是最好的滋补方法
很多年以来,中国民间流行一种滋补方法,那就是入冬时用人参炖鸡汤喝,人们常常认为这是滋补最佳的方法。最近几年专家研究发现,胃酸过多者、胆道疾病者、肾功能不全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这几种人不宜喝鸡蛋汤。
其实吃人参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泡水喝、也可以直接嚼服、含服、水冲服、加水炖服、配伍中药炖服等,这些吃法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进补效果。
误区二:吃人参上火
很多人都认为“吃人参上火”,实际上,这种观点极其偏颇,是对人参的最大误解。很多人吃完人参后上火最大的原因就是吃的过量了。
但人参的药力大,尤其是多年生园参和野山参,千万不能超量服用,这样的话效果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就会出现流鼻血、生口疮等现象。那吃人参每天定量多少适合呢?鲜参和干参不一样,园参和野山参不一样,体弱的和体强的不一样,老年人跟年轻人不一样,滋补和治病不一样,轻症和重症不一样,只吃一次和天天吃不一样。
纯野山参的用量,比园参要少许多。成人每天用干野山参不能超过0.3克,如常吃野山参,则要更少,一般0.1克即可。
误区三:夏天不能吃人参
有人说,夏天不能吃人参,否则上火,这种说法非常偏面。专家认为,夏天是可以吃人参的,只要在服用人参的时候,注意种类和数量上跟冬天服用上略有区别就行。
人参有以鲜参、白干参(生晒参)、红干参(红参)、参须、人参粉以及人参皂苷片为代表的人参制品。夏天可吃的人参种类比较多,例如:鲜人参、生晒参、参须、人参粉、人参皂苷片等等。红参也是可以吃的,但是一定要控制它的数量。例如:冬季吃红参的量是5克以内,夏天则控制在3克以内。
这一点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而定、不同疾病等灵活掌握。例如,南方人经常吃人参,只要不超量,一般是不会上火的;而东北人常吃人参,即便是与南方人相同的量,也会有一部分人会上火。具体讲,南方人每人每次服1.5克人参的话,东北人每人每次服1克即可。每天可服两次,冬季服三次。如果用人参泡水喝,每天可多喝几次,但夏天每人每天不超过3克,冬天每人每天不超过5克。
误区四:中国人参不如高丽参和西洋参
中国人参主产区在长白山西坡及余脉,高丽人参主要产区在长白山以东和以南余脉,他们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不是太大。我国专家曾用中国红参和韩国高丽参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红参各项指标含量大多高于和接近高丽参。
有人认为西洋参价格比中国人参高,所以认为效果肯定会更好,其实并不然,韩国一家人参科研机构研究各种参的有效成分如下:日本人参19种,西洋参28种,中国人参30种。我国专家研究发现,中国人参有效成分达56种。
误区五:儿童和青年人不用吃人参
儿童能不能吃人参,要因人而宜。体质好、发育健全的儿童,是不用吃人参的。但是如果体质弱、发育存在一定问题的儿童就可以吃人参,但要严格控制用量。
南方地区,秋冬季的时候,大人往往会主动给孩子服用一些人参汤之类,这样就会起到了抗潮湿、抗寒冷的作用,效果不错。
我国古代中医认为,小儿龟背、鸡胸、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脚软、肌肉软、口软)系因虚弱所致,可服用人参来改善现状。
在韩国,在孩子三个月的时候,便喂食人参蜜,只要不超量,效果还是相当好的,也没有副作用。甚至有的韩国家庭,孩子刚出生不久就喂食人参。
青年人吃人参和老年人吃人参目的有所差别,青年人吃人参为了精力更旺盛,体力更充沛,更有活力;老年人吃人参主要是治病为重,滋补为辅。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年轻的运动员,大多服用人参,以提高运动成绩。
5老母鸡炖人参怎么做
人参炖老母鸡的做法:
1、准备一铝盆或者不锈钢盆,千万别用铁的。
2、2岁龄以上的老母鸡一只,收拾干净后,将鸡胗、肝、心、都放在老母鸡肚子里。
3、人参2段,红参 白参皆可,当然炖得时候,还可以加一些黄芪、天麻、当归、大枣之类的。
做法,将人参和老母鸡都放在盆子里,加水止距盆沿差2-3cm的距离,避免水太多,再加上蒸汽,盆里的汤溢出来,将盆放在锅里的畀莲子上,加火止鸡肉用筷子一插,能插动就可以了。大补元气,健脾养胃。用于久病或体虚神疲乏力者。常人常食可强身延年。
人参的肉质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照产地可分成美国、中国东北、朝鲜人参,同一品种但是气候不同,前者的参面横纹比后者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