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近几年已经被列为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类疾病,而且女孩发病多余男孩,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有些家长对血管瘤不是很了解,所以再患有此病也没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么,血管瘤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以下就是关于这一问题的详细介绍。
目录
1为什么新生儿血管瘤
专家介绍,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一种血管畸形,发生于血管组织内的胚胎发育畸形。血管瘤的一个常见症状表现就是皮肤出现异常的红色斑点,部分患者还同时伴有功能障碍、畸形、残疾的情况,对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通常能够引起血管瘤发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家族遗传:家族中有患有血管瘤的,家族其他人患上血管瘤的几率要明显比其他人群的发病率要高,因此父母患有血管瘤的,要注意孩子的预防。
2、胚胎受伤:在胚胎期,如果胎儿受到撞击或因其他情况造成外伤,也能够导致血管的破裂,出现畸形生长和发育,造成出生后有血管瘤的存在。
3、产伤:母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医疗器械的刮碰或在产道中受到挤压等情况都有可能造成血管的破裂,进而导致血管瘤的发病。
除上述介绍的几种能够引起血管瘤的原因外,孕妇的生活环境、用药、饮食等也可造成胎儿血管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导致血管瘤的发病,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做好预防,以免孩子出生后就患有血管瘤,影响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对于患有血管瘤的患者则最好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及时治愈。
2血管瘤给患者造成的危害
一、血管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及组织成份
如果血管瘤生长在比较明显的位置,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个人形象,严重者可能会导致面部畸形;出现在颈或咽喉部则容易因进食而导致破溃,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身体的其他部位上,则可能会影响这些部位的正常功能,这些都是血管瘤的疾病危害。如果瘤体较大,无论生长在什么部位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二、压迫临近的器官
当瘤体出现增长时,可能会压迫周围临近的器官,导致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比如压迫到食管或胃时,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以及腹胀腹泻等症状。
三、危及生命健康
在血管瘤的疾病危害中,若瘤体的血管发生破裂出血,则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疾病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发生恶性病变,危及性命;同时血管瘤损害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其分泌及新陈代谢的功能发生紊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
3血管瘤要注意什么
血管瘤要注意事项
首先,特殊部位血管瘤要早发现、早治疗。某些发生在口腔、会阴部的血管瘤,不能避免唾液或小便的刺激,因进食、使用尿布或尿不湿等物品的长期刺激,极容易发生破溃出血,因此,要尽早积极的治疗,去除安全隐患。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少摩擦。家里有皮肤血管瘤患儿,孩子和家长都要经常修剪指甲,避免抓伤。另外要给患儿穿棉质、柔软、浅色的衣物,避免摩擦和硬物刺激,没有破溃的血管瘤患儿可以正常洗澡,只是洗完后忌用毛巾来回擦拭,用干毛巾将水珠蘸干即可。
需要从平时饮食、清洁卫生、护理措施,饮食多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以有效的预防会阴等部位的瘤体破裂;注意保持瘤体部位的清洁,避免长期分泌物刺激。
最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毛细血管瘤的方法很多,包括微创介导治疗、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手术切除、局部注射硬化剂、冷冻、激素治疗等方法,根据瘤体的大小、生长部位及患儿的年龄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4血管瘤应该如何护理
一、首先压迫止血是首选。压迫止血也有几种方法:
1、止血带止血:止血带是一根柔软有弹性的橡皮管(家里没有止血带可用松紧带代替)。扎止血带时,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要先垫上消毒纱布或毛巾,松紧要适当,以达到能止血的目的。并标记扎上止血带时间,每隔30分钟至1小时放松2至3分钟。此外,抬高伤肢也可能帮助止血。
2、屈肢止血:前臂和小腿血管瘤出血时,可在肘窝处放一纱布垫,然后弯曲肘、膝关节,即可止血。
3、绷带加压:适用于较小的血管瘤破溃出血,用消毒纱布盖好伤口,用绷带加压包扎。
4、指压止血:用手指把创面的近心脏一端用力压在骨头上,以达到阻断血流的目的。
二、血止住以后用消毒液消毒创面,创面较大或出血较多及时上医院止血消毒,抗感染治疗。
1、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创面不要碰水,局部可以用金霉素眼膏或红霉素眼膏或百多邦等消炎药膏。
2、创面结痂后等其自然脱落,避免外力脱落。
3、创面结痂脱落后,及时上医院治疗,早期治愈血管瘤,避免下次破溃出血。
如果出现一些血管瘤破了的创面较大,而且位置较深的血管瘤,会出血多而且时间长,在家里做好初步止血工作后及时上医院请医生做预防感染措施。
5血管瘤的饮食注意
1、多吃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一般来说,动物蛋白的营养价值优于植物蛋白。因为动物蛋白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并且蛋白质消化率和利用率均高于植物蛋白。
而植物蛋白的大豆中含粗蛋白最多,因此膳食中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应合理搭配,才能保证蛋白质种类更全面,更均衡,更好地发挥互补作用,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2、吃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淀粉类、糖类)食物
为避免发生脂肪肝,不主张肝病患者高糖饮食,这一点不同于几十年前食品匮乏的年代。而人体所需热量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所以必须适当进食。碳水化合物可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增加肝糖原的储备。
它的主要来源为大米、白面、小米、玉米、糯米、和薯类。
3、多吃高维生素含量的食物
维生素能帮助肝细胞再生,提高解毒功能和免疫力。维生素C、E、A等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肝细胞免受损害。维生素K、C、E与药物配合可迅速降低转氨酶。维生素K还可降低胆固醇和减轻黄疸,缓解黄疸引起的皮肤瘙痒症。
B族维生素在新鲜的动物肝脏中含量最丰富,此外瘦肉、鱼、乳类、禽蛋、酵母、全麦和不过度加工的谷类、豆类、花生、豆芽、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食物中均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也可服用B族维生素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