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老年性心衰的危害极大,但是人们却常常无法及时发现其早期症状,做好相应措施,生活中我们要针对心衰的症状进行系统了解,防止疾病的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有问必答网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这些知识对你们的生活能够有所帮助。
目录
1老年心衰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老年心衰的治疗方法:
一、病因治疗
高血压既是心衰的病因又是心衰的诱因,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至今仍未被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于老年人常有心脑肾等动脉粥样硬化,需要较高的灌注压才能提供适当的血液供应,因而老年心衰的治疗的血压指标应是否高于中青年人目前仍然有争议,但肯定的是在患者能人忍耐的情况下,尽可能降至140/90mmHg以下。肺心病心衰重点是抗感染和改善通气换气功能,而洋地黄作用有限。心室率缓慢的心衰主要是提高心律,药物疗效不佳应安装起搏器。中青年患者有时可通过手术等措施根治或改善基础疾病(如风心病、冠心病),使心衰得到彻底控制,而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去除诱因对控制老年心衰仍重要作用,不能忽视。
二、一般治疗
(1)充分休息:
老年心衰的急性期必须禁止行走,可以卧床休息,坐椅但应鼓励在床上活动,以免发生褥疮和形成静脉血栓。心衰控制(水肿小时、体重维持恒定)后,应逐渐开始活动。起初可上厕所,然后室内活动,最后上楼,每周增加一级,不要在一周内连续增加活动量,以免再次诱发心衰。
(2)合理饮食:
减少热量和脂肪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人限钠不能太严格,因为老年人肾小管浓缩功能和钠重吸收功能减退,如老年心衰的治疗同时使用利尿剂,限钠可诱发或加重低钠重血症,故射血分数(EF)≥35老年患者一般不需限钠,尤其伴有低钠血症时。但EF<0。20和伴有肾功能不全者则需适当限钠(3—4g/d)。过分限钠影响食欲,引起失水、低钠血症及醛固酮升高,反而加重水肿。但是,一般食品之外不应再增加钠盐。
(3)积极吸氧:
中青年人的轻中度心衰不一定吸氧,而老年人的轻度心衰可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应积极吸氧(2-4L/min),肺心病患者应持续低流量给氧(1-2L/min),老年心衰的治疗常需要面罩给氧。
温馨提示:对于老年心衰的治疗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以免由于治疗不规范以及服务不周等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2警惕老年心衰的征兆
1.气短(特别是睡觉或躺下时)。半夜或早晨起床时感觉无法深呼吸或者喘不过气来。特别是用力或躺下时,胸口有压迫感,无法深呼吸,只有坐起身,才能喘口气。很多患者不得不垫高枕头或选择在椅子上睡觉,这样才感觉更舒适些。
2.胸口重压感或“下沉感”。这是心衰的起初症状。但是初次出现这种感觉的时候,很多患者不知如何处置,而且很难描述这种异常感觉。很多患者会感到胸口有重物压迫,类似于“溺水”感,还有些患者在深呼吸的时候感觉肺部似乎充满液体。少数患者感觉胸痛。
3.感觉衣物和鞋子过紧。衣服鞋子变得很紧和虚胖是浮肿的标志,而浮肿是心衰的早期症状之一,但是往往难以识别,因为浮肿可能会发生在很多不同的身体部位。腰围莫名突然增大,脸和脖子突然变得又圆又胖,都应当心心衰。
4.心悸或心跳不规则。心跳过快、心律不齐、心悸等是心衰的常见症状。患者会感觉心跳过快过猛,往往会同时伴有恐慌似的紧张感。其他类似心律不规则问题,包括房颤和房扑,如不及时治疗相当危险。
5.食欲不振。饭后很长时间仍然有饱腹感,可能同时伴有恶心、便秘、感觉胃部不适或腹痛。胸腹部有压迫感,吃东西后感觉不适。疲劳也会导致心衰患者食欲不振,咀嚼食物都感觉很累。
6.头昏头晕。头昏或头晕目眩是心衰最常见问题,患者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转,常见并发症状还有恶心或晕车感。如果伴有心悸或心律不齐,应及时就医。
7.焦虑不安。呼吸急促、思绪不停、手心出汗、心跳加快都是焦虑的迹象。有些患者会把焦虑或压力误当成主要原因,忽视心衰。
8.咳嗽。咳嗽也是心衰的一大症状,但是容易与流感或普通感冒混为一谈。心衰型咳嗽很少像感冒咳嗽那样多发生于嗓子,有时会咳出白色泡沫或浓痰,并可能带有血丝。心衰更容易导致干咳,平躺或者起身的时候,咳嗽加重。
9.容易疲劳或始终感觉浑身乏力。用力时或用力后,患者气喘吁吁或感觉喘气困难。走一段路、起身或吃一顿饭都会让心衰患者倍感疲倦。患者躺下后,胸口就开始产生“下沉感”,之后变得焦虑且无法入睡,形成恶性循环。
3老年人心衰是如何引起的
一、病因及特点
(一)病因
(1)常见病
因冠心病、高血压使老年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有研究显示,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中约70%以上为高血压和(或)冠心病引起。我国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40.86%为冠心病所引起,占老年心力衰竭病因的首位。即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已成为心肌梗死后的主要死因。
(2)其他原因
老年患者中非风湿性瓣膜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初年增多趋势。主动脉瓣钙化、狭窄机关闭不全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二尖瓣关闭不全、脱垂引起的返流也占有相当比例。
较少见而易被忽视的病因有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二)病因特点
多病因性,老年人往往患有几种心脏病和或其他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以七种一种疾病为主要病因,其他则参与并加重心力衰竭,使病情复杂化。据文献报道,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同时有2种以上心脏病者占38.61%。
4老年心衰患者的自我保健
(1)心理调整:目前已明确心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包括预后都与心理、情绪及社会刺激因素有关。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豁达的情绪和较强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可使个人神经――内分泌调节稳定、协调,有助于预防及改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患者要保持健康心态,乐观看待事物,遇事要冷静,能看得开,想得通,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特别是对待疾病,要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积极治疗,但又不急于求成,胡乱求医,这样将有利于疾病康复。
(2)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良好生活方式包括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生活规律、适当运动,以及戒烟、不饮酒或少饮酒等,这些都要依靠患者的自觉性来养成。
对于老年人心衰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极为重要,是维持病情稳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保证。虽然做起来并不容易,但只要重视,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要做到亦非很难,尤其老年患者不受工作和其他意想不到事情的干扰,做起来也相对容易些。
(3)遵照医嘱服药:心衰患者在医院纠正心衰急性期症状后,大多仍需带一定的强心利尿剂回家使用。由于强心利尿剂具有严格的用药要求,特别是强心甙类药物,不按时或乱服用容易产生毒性作用,对健康危害很大,甚至有生命危险。故而患者必须遵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如有不适及时请教医生而不是自行调整。此外,在修养及缓解期间应定期去医院复查和接受医生指导。
(4)避免诱因:心衰的急性发作大多与呼吸道感染、劳累过度、情绪波动、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及中断药物等有关,这些情况可称之为心衰诱发因素或危险因素。据估计,约有80%~90%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衰发生,是由于上述因素而诱发的。如果能了解这些诱发因素并认真控制,对防治心衰极为重要,可大大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
(5)认识疾病特点,采取干预措施:心衰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预后差、影响日常生活和费用需要大等特点,但同时要认识到它并非无法转机。而转机在于了解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护理方法,调整生活习惯,自我管理疾病,求得尽量好的预后效果。
5老年心力衰竭的护理
老年心力衰竭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老年心衰患者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病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掌握心衰症状的纠正情况,为病情判断和正确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预防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心衰患者心衰恶化的主要诱因;老年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应劝告患者在流感多发季节避免到公共场所,如出现感染征兆应早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活动与休息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下肢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肺瘀血,呼吸困难时可予以鼻导管或面罩给氧以改善缺氧症状,协助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2)随着病情的改善,可指导患者做一些适度合理的活动。如四肢关节被动运动—关节主动运动—慢步行走等,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骨骼肌萎缩等负面影响,开始每次活动10~15min,每日2~3次,以后逐渐增加时间和强度,达到每次活动20~30min,活动量以不引起心脏不适或气短为指标,活动之前、活动中、活动之后均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若血压改变范围超过20mmHg,脉搏速率大于休息时20次/min [2] ,表示该活动对病人而言太剧烈。
饮食指导 (1)给予低脂、低盐、低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一般每日4~6次,对于有心衰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的肥胖患者,易限制摄入量以减轻体重,不可多食富含胆固醇的食品。(2)限制钠盐摄入:轻度心衰者,每日可摄取2~3g盐,严重心衰者每日摄取的钠为800~1200mg(l g食盐约含390mg钠)。(3)水分的摄入:轻度心衰患者每日液体摄入量为1500ml左右,夏季可稍增加,对于难治性心衰患者,稀释性低钠血症,顽固性少尿性肾衰患者应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一般24h不超过600~800ml,可在进餐时服用口服药,以避免额外摄液。(4)对吸烟者劝阻戒烟。
老年心力衰竭的护理——用药指导及护理
抑制剂 能改善心功能状态和血流动力学,减轻病人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使用时有干咳、低血压等副作用,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然后调整到需要剂量。
利尿剂 能降低前负荷和心肌张力,改善体循环和肺循环瘀血症状,利尿剂应以早上应用为宜,以免影响患者夜间休息,使用期间应定期监测电解质,准确记录24h尿量,每日测量体重,并记录于体温单相应栏上,以了解体内 液体潴留情况,当体重增加1kg时应增加利尿剂的剂量。
洋地黄制剂 严格按医嘱给药,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黄视等症状,用时应测量病人心率、心律,发现异常及时向主管医生汇报并做出相应处理。
静脉用药 应注意掌握滴数,一般控制在20滴/min左右,应用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时,患者应取平卧位,用微量注射泵持续均匀的泵入,并监测血压、心率每小时1次,观察有无头痛、头胀、面赤、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
老年心力衰竭的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包括压抑、焦虑和孤独等,在心力衰竭恶化的临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预后因子 [3] 。老年心衰患者因病程长,症状反复发作,活动受限等原因易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和悲观失望的心理,责任护士应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耐心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关心和体贴病人,鼓励家属探视,提供亲情支持,多与患者交谈,耐心仔细地讲明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使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面对疾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