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生长在皮肤的表层,所以很容易就会破裂出血,常常是因为护理不但或者有其它的原因,引起皮肤的感染。很多患儿的家长对于类似的问题都是很关注的,那么为什么有血管瘤,下面来了解一下。
目录
1为什么有血管瘤
1.胚胎期血管过度增生
血管瘤的形成被认为是从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母细胞与发育中的血管网脱离,在其它部位残存并过度增生而成。胚胎时期的血管发生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毛细血管网络形成期,出现一个个血管腔,互不联通,动静脉还没有分化清除,这个时期约为怀孕后30天左右;
第二时期为血管腔形成期,毛细血管网互相联通,出现尚未接通的动静脉结构,这个时期约为怀孕后48天左右;
第三时期为血管基干定型期,原始的血管结构消失,动静脉连通,发育为成熟的血管,这个时期一般在怀孕后60天左右完成。
2.胚胎期血管发育异常或残留
由于种种原因,在血管形成不同时期,由于发育异常或原始血管组织残留,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血管瘤发生。如在毛细血管网络形成期发育停滞或有血管腔未联通而残留,即形成了临床上最常见的毛细血管瘤,残留存在于皮肤即为草莓状血管瘤;残留于皮下组织、肌肉等深部组织即成为海绵状血管瘤。因此,血管瘤与其它良性肿瘤不同,其严格的讲,只是一种脉管畸形或者说是一种血管的形成异常。
3.雌激素
导致血管瘤发生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有关母亲的激素水平与婴儿血管瘤发生的相关关系研究很多,发现怀孕前服用避孕药的母亲的孩子血管瘤发生率明显增高;母亲雌激素水平与孩子血管瘤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即母亲雌激素水平高的孩子血管瘤发生机会也多。
2血管瘤都有哪些分类
蔓状血管瘤 多见于四肢,表面及周围有许多树枝状扩张的血管,迂回曲折呈蔓状,局部皮肤呈暗红色或蓝紫色,有时可摸到血管搏动或听到血管杂音。对于这种血管瘤,应尽早治疗,也可用弹力绷带等包扎肢体,以缓解肢体出现的酸痛等症状。
海绵状血管瘤 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肝、肾等处都可发生。外观呈紫红色,周围有迂曲、怒张的小静脉,扪之柔软,有弹性,挤压时缩小,撤压后即复原。这种血管瘤随婴儿年龄增长而增大,有时长得很大、很深,严重损害容貌和破坏正常组织。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高频电凝术治疗。
鲜红斑痣 俗称红胎记。出生后即有,为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压之退色,不高出皮肤表面,位于真皮层内,由毛细血管网组成。出生后,鲜红斑痣随身体的增长按比例增长,但范围不再扩大。红斑痣不能自行消退。红斑痣除影响美观外,还会向深层组织扩展,建议早发现早治疗,可采用超声微介导术。
毛细血管瘤 多见于皮肤,以枕部、头面、四肢和背部最多,不少长于口唇和舌部。毛细血管瘤大小不一,大的可占据面部或肢体的大部,小的只有几毫米,略高于皮肤。毛细血管瘤一般出生后就已存在,6个月内生长迅速,一二岁后逐渐停止生长。它影响美观,破损后有大出血的危险,家长应密切留意。如果血管瘤较小,生长速度较慢,不在暴露部位,需要特别观察。若血管瘤生长速度较快,又严重影响美观,就应立即进行治疗,可采用超声微介导等微创疗法治疗。
3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几种
1。介入治疗:是指在"X"导引下将,动静脉导管导入血管瘤部位,然后将栓塞剂注入瘤体,让其产生无菌性炎症,以期达到使瘤体血管闭塞作用。
2。激光治疗:利用专业激光治疗设备,对血管瘤组织进行凝固,并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但激光治疗深度,一般控制在表层皮肤0。2~0。4mm以内,超过0。4mm即产生明显疤痕,故对浅表性毛细血管瘤,有一定效果,对深层血管瘤,易引发出血及疤痕畸形。
3。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
4。硬化剂注射治疗:此法源于50年代,枯痔注射疗法衍化而来。其原理是:将硬化注入到,血管瘤瘤体组织中(,引起无菌性炎症,肿胀消失后出现局部纤维化反应,使血管瘤、血管腔缩小或闭塞。
知道了血管瘤有这么多的治疗方法,是不是所有患者通过文章的介绍后,对自己的疾病有更多的信心了呢,因为所有的疾病都有发病原因,也都可以对症治疗,所以不要惊慌,不要病机乱投医更不要弃之不理丧失信心,一定要找到治疗办法进行积极的治疗,早日摆脱痛苦。
4婴儿血管瘤严重吗
大家较熟悉青色胎记,俗称蒙古斑。随孩子长大,绝大多数自行消退。对于眼皮、眉间、颈后等部位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红色印记,大家比较担心,怀疑是否为血管瘤。绝大多数仍是胎记,多于生后2-3岁内自行消失,无需治疗。只有局部红印逐渐变成紫红色,且局部高出皮肤的现象才考虑为血管瘤。
是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婴儿或儿童。多见于头、颈部皮肤,但粘膜、肝脏、脑和肌肉等亦可发生,以枕部的鲜红斑痣最常见。出生时或出生后三个月至六个月内出现,常发生于头、脸及颈部,影响宝宝外观,2-8个月一般生长较为迅速,造成爸妈的担心。父母的耐心加上与医师密切配合,有时不必治疗就可痊愈;但具有危险性的婴儿血管瘤,如长在眼睛、咽喉、肢体末端,则需特别留意。
婴儿血管瘤的临床表现:
1、鲜红斑痣: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表现为一或数个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头颈部多见、常在出生时出现,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发生于枕部及额部或鼻梁部者可自行消退,较大或广泛的病损常终身持续存在。
2、毛细血管瘤:又名草莓状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柔软、分叶状肿瘤,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头颈部,通常不在出生时出现,而是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数月内增大,生长迅速,甚至可达数厘米。大多在1岁以内长至最大限度,以后可自行退化,数年内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
3、海绵状血管瘤:损害一般较大,自行发生,在原有毛细血管瘤处发生或位于皮下,呈圆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太清楚,质软而有弹性,多呈淡紫或紫蓝色,挤压后可缩小,表面皮肤正常或与肿瘤粘连而萎缩。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可累及口腔或咽部粘膜。
海绵状血管瘤可伴有血小板减少症和紫癜,主要发生于婴儿,偶见于成人,是一种严重类型,约1/4病例死于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恶变。
5血管瘤为什么会破裂
1、 经常摩擦,引起血管瘤破溃出血:跟血管瘤生长的部位有一定的关系,经常与衣服等来回摩擦导致破溃出血。还有就是,因为有的婴儿毛细血管瘤会有瘙痒症状,孩子小不懂事经常抓挠,很容易引起破溃出血。
2、刺激性破溃出血:有的血管瘤长在咽喉内,在吃东西时容易引起破溃出血。有的则是在治疗后会对皮肤有创伤,因为治疗方法不当引起的破溃出血。
3、成年人口腔内的血管瘤因为咀嚼引起的破溃出血:成人的血管瘤长在口腔,应为早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疗,面积越来越大,导致咀嚼食物时,不知不觉就被咬破,引起破溃出血。
以上就是专家对血管瘤为什么会破裂的介绍,通过介绍我相信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吧。
温馨提示:
及时采取治疗是婴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之一,由于婴儿本身的抵抗能力就非常弱,因此妈妈对婴儿护理的重点就是,防止血管瘤的瘤体发生破裂,一旦瘤体发生破裂的话,不及时止血,严重的会威胁到婴儿的生命。可以看出对得了血管瘤的婴儿护理一定要特别的细心。
血管瘤(haemangioma)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 6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