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轻重悬殊很大,轻者可无症状,极重者则暴发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于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或猝死。心肌炎症状可发生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期或恢复期。如发生在急性期,则心肌炎的症状常为全身症状所掩盖。
目录
1急性心肌炎
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轻重悬殊很大,轻者可无症状,极重者则暴发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于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或猝死。心肌炎症状可发生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期或恢复期。如发生在急性期,则心肌炎的症状常
典型急性心肌炎的症状与体征在心脏症状出现前数日或2周内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可伴有中度发热、咽疼、腹泻、皮疹等症状,继之出现心脏症状。主要症状有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发热,年长儿可诉心前区不适、心悸、头晕、腹痛、肌痛。检查 多有心尖部第1心音钝,可有奔马律,心率过速或过缓,或有心律失常,因合并心包炎可听到心包磨擦音,心界正常或扩大,血压下降,脉压低。根据急性心肌炎病情可分为轻、中及重三型。轻型可无症状或仅有一过性心电图ST-T的改变,或表现为精神不好、无力、食欲不振,第1心音减弱,或有奔马律,心动过速,心界大都正常,病情较轻,经治疗于数日或数周内痊愈,或呈亚临床经过。中型除以上症状外,多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起病多较急,患儿拒食、面色苍白、呕吐、呼吸困难、干咳。
诊断要点
(1)常发生于风湿热活动期或继发于其它感染性疾病及化学药物中毒等。
(2)有心悸、气促、胸闷及胸痛等临床表现。
(3)体检可有心率加快、心脏扩大,第一心音减弱,舒张期奔马律及各瓣膜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重者则发生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4)化验检查时可有:①白细胞计数可增高;②血沉加快;③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磷酸肌酸激酶增高。
(5)X线检查可有心脏扩大,以向左扩大为主。
(6)心电图变化可有各种心律失常。传导阻塞及非特异性ST段抬高,T波倒置及QT间期延长等。
为全身症状所掩盖。
2心肌炎的治疗
心脏病在现在是很常见的疾病,其中一种叫心肌炎,顾名思义,就是心肌组织得了炎症.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
发病病因
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可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等,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感染最多见。
一般治疗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卧床休息早期、合理的休息极为重要,可使发生炎性病变的心肌尽快修复,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一般的心肌炎患者需卧床休息至体温下降后3~4周,有心力衰竭或心脏扩大者应休息0.5~1 年,或至心脏大小恢复正常,血沉正常之后。
2.防治诱因心肌炎最常见的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因而要预防感冒,防止病 毒侵犯机体。因病毒感染往往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或相继发生,且细菌感染常可使病毒活跃,机体抵抗力降低,心脏损害加重,
故而适当应用抗生素及时控制细菌感染十分必要。对于一些易感染的患者如扁桃体反复发炎者,必要时可进行扁桃体摘除术以去除诱因/或注射转移因子、丙种球蛋白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复发。
3.促进心肌修复心肌炎患者可吸人氧气及应用一些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以促进心肌的修复,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病因治疗
即针对引起心肌炎的病因加以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口服一些抗病毒药物如病毒灵,中药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等;风湿性心肌炎患者在风湿活动期进行抗风湿治疗,如给以抗生素静脉点滴等;梅毒性心肌炎患者需同时进行驱梅治疗等等一系列措施,
心肌炎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限制活动、注意休息:休息的意义是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脏扩大、发生心衰和心律失常。
2.出现症状、及时治疗:许多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较少,诊断较难,而有些心肌病病人自觉症状也不明显,很多患者由于被忽略或误诊而使病情加重;因此一旦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气短,面色苍白,全身乏力及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加以治疗。
3.坚持长期治疗:患者经治疗好转后,要定期随诊,长期治疗,与医生经常沟通以便掌握病情。
关于心肌炎的长时间医治要有充分认识。因为心脏危害的特殊性,其恢复期要远远善于危害期,通常为半年左右,乃至一年至二年,且很容易复发和加剧,因而必须坚持长时间医治,正确进行保养。得了心肌炎,只需及时正确医治,绝大多数患者是能够治好的。因为医治期较长,有些患者不肯耽搁工作和学习,但也要注意约束活动,不要劳累,定时查看。
查看详情>>3心肌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患上心肌炎,病人常常会出现发热,少尿的地方,一边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尤其在日常生话中的饮食,一定要做到科学规范化,还有些东西是不能吃的,否则会加重病情,今天小编和大家共同了解的文章,心肌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1、多休息:有心脏扩大并有心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制活动,绝对卧床休息,直至心肌病变停止发展,心脏形态恢复正常,才能逐步增加活动量。病人如出现胸闷、胸痛、烦躁不安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镇静、止痛剂。
2、多吃“三高”食物:心肌炎病人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多注意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如山楂、苹果、桔子、西红柿等。
3、常监测身体状况:每日注意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高热的病人给予降温、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由于心肌收缩无力,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易导致心源性休克,应及时测血压、脉搏。如病人出现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灰白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常观察用药反应:心肌炎反复发作的病人,长期服用激素,要注意观察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如高血压、胃肠道消化性溃疡及穿孔、出血等。心肌炎的病人对毛地黄制剂极为敏感,易出现中毒现象,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急性病人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时要注意保护血管,控制速度,以防肺水肿。
以上就是有关,心肌炎病人的饮食宜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严格规范自己的饮食,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另外,不要吃一些刺激性的东西,平时早睡早起,不要过度的劳累,就去做好复查工作。
查看详情>>4心肌炎的五大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高,且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起病后心电图由正常可突然变为异常,随感染的消退而消失,主要表现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少数患者可出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如ST段弓背向上抬高和病理性Q波;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了解心律失常有重要帮助。
2、X线检查
由于病变范围及病变严重程度不同,放射线检查亦有较大差别,大约1/3~1/2心脏扩大,多为轻中度扩大,明显扩大者多伴有心包积液,心影呈球形或烧瓶状,心搏动减弱,局限性心肌炎或病变较轻者,心界可完全正常。发生心力衰竭时出现肺淤血征象、胸腔积液的征象。
3、超声心动图
可以判断是否有心脏扩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包积液等。
4、血液检查
白血球计数在病毒性心肌炎可正常,偏高或降低,血沉大多正常,亦可稍增快,C反应蛋白大多正常,心肌坏死标志物如CK、CKMB、TNI等在急性期升高,慢性心肌炎多在正常范围。
5、心内膜心肌活检
可提供心肌炎的病理组织学证据,即心肌的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的变性和坏死。
5怎么发现突发性心肌炎
突发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人体的心肌部位,是一处非常柔软,且易受到“伤害”的部位,尤其是面对现今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我们的心肌又怎能健康起来呢?您了解突发心肌炎有什么症状吗?一些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突发严重的心肌问题,如心悸早搏等都是其早期表现。下面就心肌炎有什么症状等问题,看看如下介绍吧!
首先,心肌炎有什么症状呢?其是指心肌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病变,以病毒性心肌炎为多见。一般在病毒感染时,常可因营养不良、疲劳、高热、寒冷、饮酒等致病条件作用下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同时,还有细菌性心肌炎,寄生虫性心肌炎,免疫反应性心肌炎 ,孤立性心肌炎
专家分析:在临床中,心肌炎有什么症状呢?
其临床表现大多可在1至2周内有发热、咽痛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以后出现胸闷、心悸、疲乏、心前区隐痛、气促等症,严重时可并发心力衰竭。但也有一开始发现即为心肌炎后遗症者。青壮年发病较多,常先有原发感染的表现,如病毒性者常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 周后,出现心肌炎的症状,由于心律失常可致心悸因排血量降低而感无力。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时,胸闷、胸痛、亦可有类似心绞痛的表现。严重者心功能不全。
在人体体征上,心肌炎有什么症状表现呢?常见体征有窦性心动过速与体温不相平行。也可有窦性心动过缓及各种心律失常,心界扩大者占1/3-1/2,见于重症心肌炎,因心脏扩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杂音。心肌损害严重或心力衰竭者,可闻舒张期奔马律,第一心音减弱,合并心包炎者可闻心包摩擦音。
轻度心肌炎有什么症状呢?
轻者可完全无症状,重者心力衰竭或猝死。表现悬殊。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六个类型:①无症状型:感染后1-4周心电图出现S-T改变,无症状。②心律失常型:表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室性期前收缩最多见。③心力衰竭型: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④心肌坏死型:临床表现类似心肌梗塞。⑤心脏增大型:心脏扩大,二尖瓣及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⑥猝死型:无先兆,突然死亡。
以上是求医健康频道心肌炎专家讲述:心肌炎的症状的一些相关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温馨提醒您如果患了病,请不要有太多的心里负担,保持良好的心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维护健康之根本。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直接向我们的在线专家咨询解答。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