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腿最早出毛病就在膝盖上。很多朋友因为膝关节疼痛倍受折磨,走路走远了不行,爬楼下坡不行,简单的下蹲起立如今做起来却十分艰难。这是因为我们膝关节发出警报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运动医学专科主任、中华骨科学会关节镜外科学组委员李卫平教授建议,爱护膝关节不只是老年人的事,从年轻时开始,我们不同年龄都学会像保养机器零件一样爱护膝关节,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目录
1膝盖不能承受之重
1
膝盖是所有关节中“压力”最大的
膝盖,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又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正常人的膝关节平均可承重35公斤。承受重量越多,关节软骨磨损的几率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伤,膝关节退化较快。
早在青少年时期,关节软骨就开始退化。随着年龄增长,血液循环及肌肉变弱,关节部位因润滑液分泌减少而变干,软组织的弹性减弱,更易受到拉伤的威胁,同时软骨变得易剥落;半月板也开始退化并缺乏重建的能力,这个问题因体重增加而恶化。生理构造如曲腿、平足、下坠的脚踝、内八字,这些天生因素加上经常受伤,都会造成膝盖背离生长轨道。要知道从足到臀的联动是高度独立的,如果某一部位偏离“轨道”,整个系统便会失灵。
自然状况下,膝盖受年龄、化学物质、肌肉使用影响,需要通过饮食、站姿、适当的活动来保持其活力。
2
青少年:运动之前多热身
青少年时期的膝关节功能正处于最佳的状态,也是活动最频繁的时候,但这不代表年轻的膝盖就是坚不可摧。
李卫平介绍,在运动中,还是有不少青少年发生膝关节损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运动前的热身运动。一旦热身不够,运动中需要肌肉和韧带对膝关节进行协同保护时,肌肉的反应就会不到位,不能及时提供保护,关节韧带(前后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半月板及软骨等就易造成损伤。另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下肢力量不足而进行剧烈运动亦导致膝关节损伤,应量力选择合适的运动。
3
中年:运动讲究循序渐进适可而止
一般来说,中年人的保健意识开始增强。李卫平谈到,中年人工作繁忙、压力大,易出现亚健康状态而偶然抽空进行体育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选择合适自身状况的运动尤为重要。尤其以车代步、久坐少动的中年人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避免从常年不运动的状态下突然进入高强度锻炼,使身体各器官及关节有一个很好的适应过程,达到强身壮体的效果。所以,为了保护膝关节,中年人运动要注意从小负荷的运动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适可而止。
4
老年:少做关节屈伸负重运动
进入老年,我们都知道要保护膝盖,但具体怎么做?李卫平指出,不少老年人觉得运动会加速膝关节老化。其实不然,虽然膝关节会随着年龄增长产生退变,但适度合理的运动能有效延缓关节退变的速度,并可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在运动的选择上,老年人不宜长时间做膝关节屈伸负重的运动,如爬楼梯、登山、下蹲起立等,而应选择做一些能增强膝关节功能的运动,比如非负重的关节屈伸、骑自行车、游泳等。在运动时,可配备合适的护膝,一方面能预防膝盖因受力不当出现损伤,另一方面还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链接
膝关节保养小窍门
要多吃蔬果
关节与身体其他部位一样,需要足够的蔬菜和水果。每天至少吃5种蔬菜和水果,这是获得微量营养素——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唯一方法,从其他食物中无法获得。身体需要钙、锌、维生素C来愈合,多种维生素片也许有效,但没有比新鲜食物更好的来源,建议每周在食谱中加些深海鱼、橄榄油、鳄梨及杏仁会有帮助。
重视防寒防湿
由于膝关节是“皮包骨头”,缺少肌肉及脂肪的保护,得不到充足的热量供应,因而温度比身体其他部位低,做好防寒保暖很重要,特别是有慢性滑膜炎的患者。膝关节也怕湿,不要睡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夏天大汗淋漓时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膝关节。
控制体重
造成膝盖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关节长期的磨损、负重和老化,再加上钙质的流失,很多体型偏胖的中老年女性是膝关节炎的主要受害者。因此控制体重是减轻膝关节负重最直接的方法,对减缓关节老化非常重要。
2膝关节不能弯曲怎么办啊
膝盖积水是滑膜炎膝关节滑膜炎在老年人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在青壮年人多因急性创伤和慢性损伤所致急性外伤包括有:膝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有时也可因单纯膝关节滑膜损伤所致如外伤较轻或长期慢性膝关节劳损加上风、寒、湿邪侵袭可使膝关节逐渐出现肿胀和功能障碍者则形成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活血舒筋膏膏药治疗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从而增进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保护滑膜改善营养状态减少炎症渗出促进关节液吸收以解除关节僵硬、水肿、疼痛症状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治愈目地
可以服用一些除湿通络的中成药来调理比如尪痹片就应该有比较好的效果同时可以结合自己按摩一些穴位来调理选取犊鼻、阳陵泉、足三里、梁丘等穴位每天按摩20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度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也当显著具体穴位定位可以网上搜索穴位图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中医针灸治疗
3膝关节的保暖方法
保持日常活动。冬季,人们更愿意待在温暖的室内,外出散步次数明显减少。不过,韦塞尔曼博士表示,保持日常活动能帮关节保持灵活性、正常发挥功能。冬季室外活动减少,会导致人们活动范围减小,活动量下降,不利关节健康。而且,活动量减少还会导致体重增加,加大关节压力。有研究显示,体重每增加1公斤,走路时膝盖就需要多承受3公斤的压力。
注意保暖。关节炎患者冬季更要注意保暖。保持关节部位及邻近的肌肉和韧带暖和非常关键。建议关节炎患者出门戴手套、围巾,穿保暖性好的靴子、长裤,适当增加护腿、护腰等保暖“装备”,以抵御室外低温对皮肤和关节的侵袭。
调整锻炼计划。冬季户外天气寒冷,可选择在室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她说:“用跑步机或健身自行车等设备锻炼是保持体温、锻炼关节的一种有效方法。”此外,在恒温的室内游泳池游泳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适度拉伸。随着年龄增长,关节也会逐渐变得僵硬。适度的拉伸运动能使关节保持灵活,肌肉放松,提升身体的柔韧性,有效减少关节问题。一些室内拉伸运动,如太极、健身操等类似运动是不错的选择。此外,也可以做一些难度不大的瑜伽动作。
小心使用非处方止痛药。一些止痛药,如泰诺、布洛芬及萘普生能帮助关节炎患者缓解关节痛,却是治标不治本。尽管它们是非处方药,仍应谨慎服用,特别是关节炎患者同时还患有肾病或胃溃疡,或正在服用处方血液稀释剂药物,应寻求医生意见,谨慎使用止痛药。
4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的诊断
临床表现
一般都有明显外伤史。受伤时可听到有韧带断裂的响声,很快便因剧烈疼痛而不能继续运动或工作,膝部伤侧局部剧痛、肿胀、有时有瘀斑,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韧带损伤处压痛明显,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常在股骨内上髁或胫骨内髁的下缘处;外侧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在股骨外上髁或腓骨小头处。
诊断
X线检查:在局麻下,伸直膝关节,按上述检查方法,强力使膝内收或外展,拍正位X线片,如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则伤侧关节间隙增宽。
磁共振:可清晰显示出前后交叉韧带的情况,还可发现意料不到的韧带结构损伤与隐藏的骨折线。
关节镜检查:对诊断交叉韧带损伤十分重要。
侧压试验(分离试验):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握住伤肢踝部,另一手掌的大鱼际顶住膝上部的内侧或外侧,强力内收或外展小腿,如内侧副韧带部分损伤,外展时因牵扯损伤的韧带引起疼痛;如完全断裂,则有异常外展活动度。反之,如外侧副韧带部分损伤,内收时因牵扯损伤的韧带引起疼痛;如完全断裂,则有异常的内收活动度。
抽屉试验:前移增加表示前交叉韧带断裂,后移增加表示后交叉韧带断裂。应与对侧做比较。
轴移试验:阳性结果表示前交叉韧带断裂。
5膝关节的护理
膝关节由股、胫、髌、腓骨构成,构造复杂。足球、篮球、短跑以及猛然跳跃都可能会使膝关节受伤,常见的膝关节损伤有四种,第一,前交叉韧带断裂:这是最常见的膝部严重运动伤害,约半数是打篮球抢球时扭到膝盖,有时会听到声音。这时,膝关节会很快肿起来,膝盖也无法完全伸直,只能弯曲在30度左右,更不能踏地走路。第二,内侧韧带损伤:如果受伤时,膝盖呈外翻姿势,常会伤到腿部内侧韧带,伴有疼痛、压痛及淤血现象。第三,半月板破裂:常发生在跳跃落地时,膝盖稍微偏内或外侧着地,疼痛程度较轻,可以走路,关节有时会轻微肿胀,但很快消失。如果破裂碎片较大,碎片会卡在关节中间而致膝盖不能动弹,将膝盖稍微扭一下就好了。半月板破裂并不太会造成运动障碍,但是跑跳时,会感到关节内侧或外侧疼痛。第四,关节软骨破裂:如果膝关节股骨及骨的关节面撞击太厉害,可能造成软骨破裂,也会造成关节血肿。
运动时正确的落地姿势可以预防膝关节损伤,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膝关节弯曲,身体微微向前倾,尽可能避免膝关节侧向前后;注意选择平整、适宜的场地运动,不要在太硬或坑坑洼洼的地方运动;运动前进行10-15分钟热身,活动开全身的关节。膝关节受伤后,不要来回屈伸伤处,而应伸直腿,及时冰敷,可以减轻疼痛及肿胀。运动时,最好用膝关节护具。
此外,腿部锻炼对保护膝关节也很有帮助,直腿抬高就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让大腿上的肌肉收紧、绷直,与床成45度夹角,让伸直的腿停留在半空中,再慢慢放下,如此重复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