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黄褐斑还是雀斑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但是这两种斑的治疗方法却是不相同的,我们要想治疗的话就应该确定自己患的究竟是哪种斑,由于黄褐斑和雀斑比较相似,所以很多患者分不清纠结自己是患了黄褐斑还是雀斑。那么,如何区别判断是黄褐斑还是雀斑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1黄褐斑的日常保健措施
1、药物:有些药物可能诱发黄褐斑,比如避孕药、氯丙臻等。
2、化妆品:有些化妆品中的有些成分可能引起皮肤色素沉着。
3、积极治疗内脏相关疾病:比如慢性肝胆疾病、妇科疾病、贫血等。
4、避免日晒:经常使用防晒剂。
5、保持良好的情绪:平时要做到心境平和、舒畅,避免抑郁、压抑的精神状态。
6、慎用化妆品:不要用劣质化妆品,不用含有激素类的外用药。
7、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8、持之以恒: 治疗黄褐斑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而且要内外兼治,应该持之以恒。
2如何区别判断是黄褐斑还是雀斑
雀斑的特点
1、针尖至米粒大的褐色小斑点,因其形状、颜色如雀卵,故名雀斑。
2、雀斑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等日晒部位,面部多散布在两颊及鼻梁。
3、雀斑数量多少不定,各个之间互不融合。
4、一般幼年时就有,女性多于男性,常伴有家族史,无其他症状。
黄褐斑的特点
1、发于面部的颧骨、额及口周围,多对称呈蝴蝶状,故又名“蝴蝶斑”。
2、初色如尘垢,日久加深,变为浅灰褐色或深褐色,枯暗不泽。
3、大小不定,斑点边缘清晰,表面光滑,无炎症反应,无痛痒。
4、经常使用口服避孕药及妊娠女性,面部会出现“妊娠斑”,也属于黄褐斑的一种。
5、女性有黄褐斑者多伴有月经紊乱、经前乳胀,或慢性病症。
6、男性黄褐斑患者多伴有阳痿、早泻、胃肠功能紊乱等。
7、经常日晒形成的日晒斑也是黄褐斑的一种。
3黄褐斑的诊断要点具体有哪些
1、本病男女均可发生,但以女性多见,尤以妊娠时发病最多,与季节、日晒及内分泌变化等因素有关,部分病人还伴有其他慢性疾病。
2、皮损常对称分布于面部,尤以颧部和前额明显,也可见于眼眶周围、颊部、鼻和口周。
3、损害为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边缘清楚,表面平滑,无炎症及鳞屑,可互相融合成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色素沉着斑。
4、无自觉症状。
5、色素斑可随季节、日晒及内分泌变化等因素稍有变化,但往往经久不退,部分病人分娩后可缓慢消退。
4巧用药膳去雀斑
胡桃芝麻饮
原材料:胡桃仁30g,芝麻20g,牛乳、豆浆各200ml,白糖适量。
做法:将胡桃仁、芝麻研为细末,与牛乳、豆浆混匀,煮沸饮服,白糖调味,分作2份,早晚各1份,每日1剂。
功效:可补益虚损,生津润肠,润肤消斑。
黑白消斑散
原材料:黑木耳10g,白木耳5g。
做法:将二者共研细末,每次5g,每日3次,用蜂蜜水冲饮,连续1个月。
功效:可消瘀化斑,润肤滋肌。
健脾消斑粥
原材料:生山药30g,莲米、赤小豆各15g,生苡仁、生芡实、白扁豆各10g,大枣10枚,大米100g。
做法:将上述药物加水煮沸40分钟后,加入大米煮粥。分作2份,早晚分服。
功效:可健脾疏肝,去脂消斑。
枸杞生地散
原材料:枸杞子100g,生地30g。
做法:将枸杞、生地焙干、研末、混匀。每次取10g,每日3次,用温开水或适量白酒重复,连续1个月。
功效:可补肝肾,去黑斑。
5应与雀斑相鉴别的疾病
,但是可影响自己的面容,与雀斑容易混淆的疾病有黑子、着色性干皮病、黄褐斑等。
1.黑子:又名雀斑样痣,与光线照射无关,发病较雀斑更早,常在1岁~2岁开始发生,分布多不对称,无一定好发部位,色较深,与季节无关。
2.着色性干皮病:此病具有有家族史,多发幼儿面部,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肤萎缩,预后不良。
3.黄褐斑:黄褐斑皮损只限于面部,呈片状,状如地图、蝴蝶,最小的色斑大于0.5厘米。
4.颧部褐青色痣:颧部对称分布的黑灰色斑点,界限明显,数目约10个~20个,多见于女性,美容院称为真皮斑或颧痣。
5.雀斑样痣:发病年龄在一岁或两岁左右,颜色较雀斑深,与日晒无关,无夏重冬轻变化,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皮损常发生在一侧,一般表现为密集,病理示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加。
温馨提示:
加强防晒,所有的色斑都害怕强光的照射,黄褐斑尤其如此,因此黄褐斑患者一定要左海防晒的预防工作,外出带遮阳工具,涂防晒霜等。
黄褐斑又名肝斑,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面部的后天性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中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慢性,无明显自觉症状。病情有一定季节性,夏重冬轻。色素沿着区域平均光密度值大于自身面部平均光密度值的20%以上。黄褐斑是一种后天性黑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