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出生后不久即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甚至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一定很多,其中含少量水分,一般没有特殊腥臭味。生理性腹泻的婴儿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多无其他症状。那么宝宝生理性腹泻如何预防?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宝宝生理性腹泻预防
如果生理性腹泻是由人工喂养造成的,那么只要注意调整喂养习惯即可;如果生理性腹泻是由母乳原因造成的,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换奶,当改吃牛奶或其他乳品后一般都能奏效,药物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我们知道,婴儿吃奶的目的,就是获取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维持其机体正常功能和生长发育。排便的意义在于,既保证营养,又能排除消化道内的废物。既然 “生理性腹泻”并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完全可以不必因为大便次数多而舍弃母乳,改换牛乳或其他乳制品。
2宝宝生理性腹泻需要注意什么
做好臀部护理,这是护理腹泻宝宝的关键。每当宝宝排便,家长要及时清洗干净宝宝小屁屁,再涂抹护臀软膏。如果外出没有水,可以用湿纸巾擦拭。这样做可以避免宝宝尿布疹。多给宝宝喝白开水,养成宝宝喝水的好习惯,可以清洁肠管,加快代谢,排出体内毒素,补充水分,防止脱水。母乳喂养的宝宝,宝妈要调整饮食,避免高 脂,高糖,油炸食品,喝汤撇掉浮油。这样做可以减少宝宝排便的次数。
3生理性腹泻与病理性腹泻有别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小儿虚胖。常伴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但除大便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生长发育正常。可能与婴儿食奶较多,小肠乳糖酶相对不足有关,或由于母乳中前列腺素E含量较高所致。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病理性腹泻大多为感染性腹泻, 患有这种腹泻的宝宝多数有发热现象,呕吐不一定是主要症状,粪便有异常臭味,含有黏液或脓血,如不及时治疗,则腹泻会持续加重。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腹泻又各有其特点,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在5~8月份发病率最高。多数小儿开始时不发热,很少呕吐,腹泻次数不多,转为重型后出现发热、呕吐剧烈,大便次数频繁,很快出现脱水,大便以蛋花汤样为主,含有黏液,有腥臭味。病毒引起的腹泻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腹泻,多发生在8~11月份,常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大便为白色米汤样或蛋花汤样,有少量黏液,但无腥臭味。霉菌引起的腹泻大便为黄色稀薄或绿色,多泡沫,有黏液,呈豆腐渣样,平时体弱、营养不良或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小儿,容易发生。
4生理性腹泻的特点
1.大便次数每天从2~3次到8~9次不等,像浆糊一样没有特殊臭味。
2.宝宝有点虚胖,面部、耳后或发际往往有奶癣。
3.宝宝尽管有些拉稀,但身体所吸收的营养物质仍然超过一般宝宝。因此,这些宝宝一边拉稀一边继续长胖,体重还要比同岁的其他婴儿还要重些,生长发育也不受影响,胃口好不生病。
4生理性腹泻不必要断奶也不必用止泻药。随着宝宝消化功能的健全逐渐添加粥、面、鱼、菜泥等辅食,宝宝大便会慢慢正常的。
5宝宝生理性腹泻辅食帮助止泻
1、煮苹果:煮透的苹果有收敛的作用,每天给宝宝吃一个,有助于缓解宝宝拉肚子的情况。煮苹果时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这样宝宝比较喜欢吃。
2、蛋黄膳: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和蛋白,用蛋黄放在锅内小火熬炼取油,1岁内婴儿每天一个蛋黄油,分2—3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腹泻,并有补脾益胃止泻作用。
3、焦米汤: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后烧成糊状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它的炭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4、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的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粘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是一种良好的止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