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气候时暖时冷导致各大医院感冒的人特别多。医院心血管内科最近收治多例心肌炎患者,清一色年轻女性。该院心血管内科童嘉毅主任医师指出,学习压力大、穿得少、熬夜等诱因导致抵抗力下降,发生感冒、腹泻 等不适,提醒若感冒后多日仍有心慌不适的症状,要警惕心肌炎的发生。详细的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 录
1出现心肌炎之后需注意的问题
1.忌讳饱食。心肌炎后遗症患者如果三餐食过饱,会导致胃壁扩张,只是肺内的压力升高,心脏代谢增加,这样会诱发心肌梗塞。
2.忌讳食用菜籽油。菜籽油中含有百分之四十的芥酸,心肌炎患者子啊食用会血管壁有增厚表现,这样心脏脂肪会慢慢堆积,加重病情。
3.忌讳不吃肉类。心肌炎后遗症患者如果限制每天摄入脂肪,或是全部摄入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不利于心脏的康复,还极易造成死亡。
4.忌讳喝酒。常喝酒的坏处一定都知道的,含有酒精的液体易易发心肌梗塞。
5.忌讳饥饿减肥。饥饿减肥会让体重过快的下降,大量的蛋白质消耗过猛,让肌肉组织减少,心肌组织开始衰退,正常人身体也会受不了,更何况心肌炎后遗症患者。
2这样感冒当心心肌炎
“美丽冻人”的年轻女性易中招
20岁李同学 体质一直比较娇弱。前不久,她考试压力大,晚上经常休息不好,加上穿得少,诱发感冒咳嗽。几天后,李同学开始觉得胸闷、气短、心慌,到医院验血后发现 心肌酶谱高、心跳过速,确诊为心肌炎收治入院治疗。据李同学的家人介绍,女儿感冒是时常有的事情,从小就爱美爱穿裙子,即使是天冷时还是喜欢穿短裤或是裙 子,再冷也不愿意穿上秋裤。
医生介绍,心肌炎主要分为感染性、变态反应性、中毒性心肌炎三种,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感染性心肌炎。轻度病毒性心肌炎通常表现为心律失常,一般1—2周可治愈。但重度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即使积极治疗病程也通常长达1个月,甚至数年。
腹泻也会诱发心肌炎
“别以为只有感冒症状后才发生心肌炎,最近就碰到一个女孩是因为腹泻来就诊的,最终确诊患上心肌炎。”专家介绍,患者在腹泻后几天,出现胸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可能会发现心脏扩大、心律不齐或早搏等体征。
据悉,除了年轻人外,儿童腹泻诱发病毒性心肌炎较为多见。专家提醒,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多卧床休息,饮食上多吃易消化食物及水果蔬菜,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感冒后多休息切不可剧烈运动
医生指出,20岁左右年轻人更易中招“急性心肌炎”,那是因为年轻人的免疫力很强,一旦感染病毒后,病毒的应激反应更强。假如感冒后没有注意很好休息,反而进行跑步、打球等锻炼,有可能受到病毒侵犯,诱发心肌炎发生,严重的会有心脏衰竭甚至死亡的后果。
专家提醒,平时很少锻炼的白领,建议突然运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40分钟到一小时即可,如果感觉很疲劳、睡眠少或是有 感冒不适、心脏不适等情况下,应该休息为主,不要盲目锻炼。值得一提的是,在运动前要做足热身运动,剧烈运动结束后做一些整理舒缓运动,不能一下子停止。 除外,在流行感冒期间更应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多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突然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而引起身体疲劳,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 降低。此外,要适当进行锻炼,同时注意日常饮食,合理营养。
3心肌病有哪些表现出现呢
(1)扩张型心肌病:起病缓慢,早期除心脏扩大外无明显异常,后期常为全心衰竭。患者乏力、活动后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出现浮肿、腹水及肝大等。另外,可有各种心律失常、合并脑、肾和肺等部位栓塞,甚至猝死。听诊常闻第三、四心音、奔马律及三尖瓣或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收缩期杂音,双肺底可闻湿罗音。X线检查示心影扩大,双肺淤血及间质水肿。心电图检查以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为主,少数出现病理性Q波。心律失常以异位心律和传导障碍为主。二维心脏超声检查示心脏各腔室扩大,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射血分数降低,左右心室流出道扩大。诊断主要根据前述的临床表现,除外其他类型心脏病,结合X线,超声心动图等常可确诊。
(2)肥厚型心肌病:特征为心室肌肥厚,尤其是室间隔呈不对称性肥厚,部分可引起心室流出道梗阻。起病缓慢,早期表现为劳累后呼吸困难、乏力和心悸。心绞痛亦较常见,服硝酸甘油疗效不明显。昏厥是病情严重的信号,晚期可出现心力衰竭,且常合并心房颤动。体检心界可向左扩大,心前区可闻及收缩中、晚期喷射性杂音,第二心音常分裂。心室造影示心室腔缩小,肥厚的心肌凸入心室腔内。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及ST-T改变,部分出现Q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常见。超声心动图对本病诊断价值很大,表现为室间隔和左心室壁肥厚,二者厚度之比多大于正常的1.3:1。临床表现,结合超声心动图和心室造影检查常可确诊。
(3)限制型心肌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以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心肌僵硬及心室舒张充盈受阻为特征。起病缓慢,早期可有发热、乏力、头晕、气急等症状,晚期出现全心衰竭。心房颤动也较常见,部分合并内脏栓塞。查体心脏搏动弱、心音纯、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闻舒张期奔马律及心律不齐。X线示心脏轻度扩大,部分可见心内膜钙化阴影。心电图示低电压、心房和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和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腔狭小、心尖部闭塞、心内膜增厚和心室舒张功能严重受损。诊断比较困难,主要依靠临床症状,X线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4中医治毒性心肌炎偏方大全
玉竹山楂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强心宁神。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
【处方组成】玉竹20克,山楂15克,白糖30克。
【用法用量】玉竹山楂水煎,去渣加白糖代饮料服用。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9例,随访1年,显效9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
清毒养心汤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心宁神。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处方组成】川桂枝6~10克,赤白芍各10~30克,济阿胶10克(烊冲),苦参10~15克,丹参10~15克,玄参 10~30克,太子参30~6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30克,全瓜蒌10~30克,马齿苋10~30克,山豆根10克,连翘衣10~30克,金银花10~30克,大青叶10~30克,炙甘草20~40克,生龙、牡各15~30克(先煎),红枣5枚,生姜5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病例验证】刘某,男,22 岁,农民。2个月前因洗凉水澡而感冒,继则头昏、心悸。曾经某医院检查,诊为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现仍感头昏,时而心慌、乏力、低热而就诊。面色少荣,形体稍削,心慌胸闷,口干,夜寐不实,身微畏寒,脉数而促,苔薄白,舌色淡红而质瘦,体温37.1℃,无关节痛,心悸、胸闷与清绪改变无关,血压13.6/8.53千帕,心尖区闻及I级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稍弱,查血,白细胞计数5.4×109/L,中性粒细胞0.78,血沉11mm/h,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问期>0.12秒,S-T段轻度下移,心率112次/分。辨证:心阴心气虚损,热毒痰瘀犯心。用此方连服4个疗程痊愈,随访1年,病未复发。
赤白芍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处方组成】金银花8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丹皮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病患者31例,随访1年,其中疗效显著者12例,好转者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
川黄连党参治病毒性心肌炎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豁痰化瘀,清心定悸。主治病毒性心肌炎、胸痹之气阴两虚兼痰浊瘀滞者。证见胸闷心悸心烦,舌尖红、舌下瘀紫、苔黄,脉细数。
【处方组成】川黄连3克,潞党参25克,麦冬14克,丹参30克,北沙参15~30克,元参9~12克,五味子3~5克,郁金12克,降香5~9克,瓜萎皮9克,燕白5~9克,苦参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咽痛红者,选加金果榄、射干、板蓝根、金银花、木蝴蝶;低热不退者,加白薇、地骨皮;苔黄腻者,去北沙参、元参,加竹茹、陈皮;舌红降少津者,加生地、玉竹;舌淡胖者,加生黄芪;脉结代者,加茵陈、山植。
【病例验证】郑某,女,38岁。病症为胸闷心悸、失眠,五心烦热3月余,被诊析为“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半月后诸症又发,遂寻中医求治。按上方连服药2月,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5小儿心肌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一般检查 白细胞轻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略增快。
2.心肌酶 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在急性期均可升高,但CPK-MB的升高对心肌损伤的诊断较有意义。
(1)CPK-MB: 正常人血清中CK几乎全是CK-MM,占94%~96%,CK-MB约在5%以下。CPK-MB是心肌特异性胞浆同工酶,正常血清含微量,若血清中CK-MB明显增高则多提示心肌受累,与CK总活性相比,对判断心肌损伤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般认为血清CK-MB≥6%(即MB占CK总活性的6%以上)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故其水平升高可作为心肌炎的早期诊断依据。
(2)LDH:在体内分布较广泛,特异性较差,而LDH同工酶血清有诊断意义,如LDH1>LDH2或LDH1>40%则对心肌炎的诊断较有意义。由于酶活力增高可有非心脏因素影响,故应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
3.肌钙蛋白 心脏肌钙蛋白T(cTnT)及心脏肌钙蛋白I(cTnI)均为心肌所特有,因而其特异性较CK-MB高。近年研究认为心肌肌钙蛋白对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等心脏病的诊断价值较高。肌钙蛋白(Troponin,Tn)是肌肉组织的调节蛋白,参与肌肉收缩的钙激活调节过程,有3个亚单位:TnT,TnI及TnC。Tn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但两者的调控基因不同,用免疫方法易于区分。目前临床应用为检测血清心肌TnT(cTnT)。血清cTnT增高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标志,≥0.2ng/ml为异常。cTnT 5%分布在心肌细胞胞浆内,95%与心肌细胞结构蛋白结合。心肌损伤早期,胞浆中cTnT首先释放入血液,血清浓度即升高。5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h内血清cTnT升高,高于CK-MB,而且持续时间较久。小儿心肌炎血清cTnT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K-MB及LDH1。心肌轻度损伤时血清cTnT就明显升高而CK-MB活性仍可正常,因此它对检测心肌微小病变的敏感性高于CK-MB,这一点对诊断心肌炎有重要意义。此外cTnT及cTnI与CK-MB相比持续时间更长。存在着一个“长时间诊断窗”。
4.病毒学检查 早期可从心包积液、咽拭子、大便分离出特异病毒。并可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病毒RNA。在恢复期血清中,同型病毒中和抗体或血凝抑制抗体较早期第1份血清升高或下降4倍,或特异性IgM阳性。死亡病例,可自其心包、心肌或心内膜中分离出病毒,或特异性荧光抗体检查阳性。电子显微镜检查心肌坏死病变附近可看到病毒颗粒。有少数病儿血清抗心肌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病毒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病程中血清抗心肌抗体常增高。
1.心电图 急性期多有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等偶有所见,但心肌炎不可单凭期前收缩即下诊断。最为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为T波平坦或倒置及QRS低电压、T波改变可能因病变的心肌细胞复极异常所致,低电压可能与心肌水肿有关。心内膜下心肌如有广泛损害,可有S-T段压低;重型病例可有心肌梗死样的S-T抬高。心电图上如出现新的Q波,或原有的Q波加深,反映该区有坏死和瘢痕形成。Q-T间期可延长,各种程度的传导阻滞亦不少见。
2.胸部X线检查 急性期可见心搏减弱、左心室延伸,心肌张力差时心影呈烧瓶形,或失去正常的弓形。病久者心影可轻至重度增大,呈普大型,左心室为主。心力衰竭时可见肺淤血或水肿。少数有心包积液。
3.超声心动图 如有心力衰竭,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增大,缩短分数和射血分数减低,左心房内径增大。有时可见左心室游离壁运动不协调。轻者左心室不增大,但可能看到游离壁有局部的运动异常。
4.核素显像检查 67Ga心肌显像阳性提示心肌炎。111In单克隆抗肌凝蛋白抗体心肌显像可检测心肌坏死,有助于心肌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