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那么,怎么喝药酒才算是养生呢?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目 录
1药酒配方大全
一、王益酒
【配方】
蜜炙黄芪250g 生炒白术各100g 熟地黄250g 枸杞子250g玉竹250g 白酒1500ml
药材与白酒一起放入砂锅内,上火煎煮40分钟
【功用】
补气养血,滋阴补肾。
【制法】
1.将所有的药材都洗干净之后,碾碎,装到纱布袋中;
2.与白酒一起放入砂锅内,上火煎煮40分钟;
3.过滤去渣留液,入瓶备用。
【用法】
每次10~20ml,每日1次,临睡前饮用。
二、乌须酒
【配方】
何首乌500g 白首乌500g 胡桃肉90g 枸杞子60g 莲子肉90g全当归60g 生姜汁20g 蜂蜜90g 细曲300g 生地120g麦冬30g 糯米5kg
【功用】
补肾养肝,益精血。
【制法】
1.先将两种首乌洗净,用水煮过,捣烂;
2.除生姜汁、蜂蜜外,其余药材捣为粗末与首乌一起装入白布袋,封口备用;
3.将细曲捣成细末,备用;
4.生地用酒洗净,放入煮首乌的水中去煮,等水渐干时,再用文火煨;
5.待水汁尽后,取出捣烂备用;
6.将糯米放入锅中,加水3000ml,放在文火上熬成粥状,然后倒入干净的坛子里;
7.冷后加入细曲末,用柳枝拌匀,加盖密封,放在保温处酿制,待有酒浆时开封;
8.将生地黄倒入酒糟中,用柳枝拌匀,加盖密封,3~5日后开封;
9.压榨去糟渣,贮入干净的坛子里,再将药袋悬入酒中,加盖;
10.将坛放入锅中,隔水加热约80分钟后取出,埋入土中;
11.过5日将酒坛取出,开封,去掉药袋,将蜂蜜炼过,倒入药酒中,再细滤一遍,装瓶备用。
三、大补中当归酒
【配方】
当归40g、续断40g、肉桂40g、川芎40g、干姜40g、麦冬40g、芍药60g、甘草30g 、白芷30g、黄芪40g、大枣20个、干地黄100g、吴茱萸100g、黄酒2000ml
【功用】
补虚损。
【制法】
1.将上述药材捣成粗末,装入白纱布袋内;
2.将其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用黄酒浸泡24小时;
3.加水1000ml,上火煮至1500ml;
4.冷却后,去掉药袋,过滤备用。
民间药酒配方大全
酒是我们日常不可缺少的饮品,饮酒有利于健康,药酒更是延年益寿,以下是我们收集的民间药酒大全。
一、海马酒
【配方】
海马1对,白酒500克。
【制法】
(1)将海马洗净,放入酒罐内。
(2)将白酒倒入酒罐中,盖好盖,浸泡15天即成。
【功效】
中医认为海马可补肾,活血化瘀。故海马酒适用于肾阳虚衰引起的腰酸膝软;夜尿多;尿频;也可用于各种肿块;肿痛;跌打损伤等。可每日服3次,每次9克。
二、鹿茸酒
【配方】
鹿茸3克,山药30克,白酒500克。
【制法】
将鹿茸,山药切片,放入酒坛内,加白酒,盖好盖,浸泡7天即成。
【功效】
鹿茸的功效,《本草纲木》说:“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肌。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由此可见,鹿茸酒可补益肾阳,固摄膀胱。冬季服用此酒,对肾阳不足,精气寒冷,小腹冷痛,白带,夜尿频多等症都有益处,可每日服3次,每次9克。
三、延寿酒
【配方】
黄精900克,天冬700克,苍术900克,松针1.4千克,杞子1.2千克,酒5千克。
【制法】
将各药煎煮2小时,滤汁加酒拌匀。空腹饮20克。
【功效】
补五脏,和六腑,健体除湿。用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等虚症。
四、龟蛇酒
【配方】
金龟,眼镜王蛇,当归,杜仲,杞子各10克,蜜糖,冰糖各100克,香圆米1千克,矿泉水1千克。
【制法】
圆米加矿泉水经发酵蒸馏酿酒。加龟,蛇浸6个月后加各药浸渍。最后融入冰糖,蜜糖。早晚空腹饮30克。
【功效】
滋阴补肾,驱风湿,强筋骨,延年益寿。用于肝肾不足,风湿侵扰等症。
五、助阳益寿酒
【配方】
党参20克,熟地20克,杞子20克,沙苑子15克,仙灵脾15克,公丁香15克,远志肉10克,广沉香6克,荔枝肉10个,白酒1000克。
【制法】
(1)将上述药物研碎,置于细纱布袋内,与白酒一起倒入瓦坛中,密封。
(2)3日后,稍打开口盖,置于文火上煮30分钟,取下稍冷后加盖密封。21天后可饮用。
(3)每日2次,每次空腹饮10-20克。
【功效】
补肾,益肝养精,健脾和胃,延年益寿。适用于脾肾阳虚而见腰膝无力,气虚少力,面色少华,头昏眼花,食欲不振及便溏泄泻等症。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慎用,服酒期间禁服郁金。
2如何喝药酒可保健
药酒虽然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毕竟也是酒,属于燥热之品,不可过量饮用。消化性溃疡患者、痛风病人、高血压患者、酒精过敏的人不适合饮酒,对药酒最好也退避三舍。没有酒量、一喝就醉的人当然也不能饮药酒。即使有点酒量,喝药酒也得控制,以一天不超过100毫升为宜。由于药酒有一定刺激性,最好不要空腹喝,可配着饭菜饮用。
即使是同一种药酒,也有人适合,有人不适合。以最常见的人参酒为例,气虚、怕冷、腰腿疼痛的人喝,就是“对症下酒”;阴虚火旺、有热相的人喝了反而加重病情,适得其反。
如果长期饮用药酒,最好先请医生诊断病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药酒,用名贵中药材配制的药酒不一定就能强身健体,喝药酒也得注意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所以大家在饮用药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乱喝,乱喝药酒不但不养生,反而伤身。
3男人喝什么药酒可以壮阳
长春酒:有补肝肾、填精髓、益气血的功效,适于中老年因肝肾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体乏无力,精神萎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阳痿、肾虚之症。
八珍酒:有和气血,养脏腑,调脾胃,强精神,悦颜色,补肾虚、阳痿等之功效。
红参海马酒:用于补肾壮阳、阳痿不举,腰膝酸软,精神倦怠等。
鹿茸山药酒: :补肾壮阳.适用于*河蟹*减退,阳痿,遗精,早泄;肾阳虚弱的遗尿,久泻,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它贫血症。
参茸海马酒: 补肾强身,提神回春.用于肾亏畏寒,阳痿不举,精神萎靡.阴虚阳亢者忌服.阳虚畏寒甚者可用红参,一般则用生晒参.全方温阳益气力甚,故阴虚阳亢者忌服。
人参鹿茸酒:补气助阳,益肾填精.用于肾精亏损,气血不足,阳痿,以及更年期综合征。
人参枸杞酒 :大补元气,安神固脱,滋肝明目。适用于劳伤虚损、少食倦怠、惊悸健忘、头痛眩晕、阳痿、腰膝酸痛等症。
四补酒 :益气血,补五脏,悦颜色。适用于气血不足,心慌气短等症。
鹿茸酒:补肾壮阳,补精种子,适用于肾阳虚衰、肾精亏损所致的无精子、少精子、死精子过多、畸形精子过多、免疫性不育等男性不育。
淫羊藿酒:补肾壮阳,强筋健骨。适用于阴阳两损、命门火衰而引起的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四肢不仁等症。
仙茅酒:益肾壮阳、温肾散寒,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少精子、死精子过多、畸形精子过多、精子动力异常等症。
巴戟淫羊酒:适用于神经衰弱、减退、风湿痹痛、肢体瘫痪、症末梢神经。
灵脾地黄酒:补肾助阳。适用于肾虚阳痿、宫寒不孕、腰膝无力、筋骨酸痛等症。
壮阳酒品种很多,常见的还有人参酒、参茸酒、参芪酒、洋参酒、红花酒、杜仲酒、枸杞酒、山楂酒、桑椹酒、桔波酒、木瓜酒、乌梢蛇酒等。
4药酒的六大优点
1、适应范围广
药酒,既可治病防病,凡临床各科190余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均可疗之;又可养生保健、美容润肤;还可作病后调养和日常饮酒使用而延年益寿,真可谓神通广大。难怪有人称药酒为神酒,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股香泉。
2、便于服用
饮用药酒,不同于中药其它剂型,可以缩小剂量,便于服用。有些药酒方中,虽然药味庞杂众多,但制成药酒后,其药物中有效成分均溶于酒中,剂量较之汤剂、丸剂明显缩小,服用起来也很方便。又因药酒多1次购进或自己配制而成,可较长时间服用,不必经常购药、煎药,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麻烦,且省时省力。
3、吸收迅速
饮用药酒后,吸收迅速,可及早发挥药效。因为人体对酒的吸收较快,药物之性(药力)通过酒的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周流全身,能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临床观察,一般比汤剂的治疗作用快到4—5倍,比丸剂作用更快。
4、能有效掌握剂量
汤剂1次服用有多有少,浓液度不一,而药酒是均匀的溶液,单位体积中的有效成分固定不变,按量(规定饮用量)服用,能有效掌握治疗剂量,一般可放心饮用。
5、人们乐于接受
服用药酒,既没有饮用酒的辛辣呛口,又没有汤剂之药味苦涩,较为平和适用。因为大多数药酒中渗有糖和蜜,作为方剂的一个组成部分,糖和蜜具有一定的矫昧和矫臭作用,因而服用起来甘甜悦口。习惯饮酒的人喜欢饮用,即使不习惯饮酒的人,因为避免了药物的苦涩气味,因药酒多甘甜悦目,故也乐于接受。
6、药酒较其它剂型的药物容易保存
因为酒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杀菌防腐作用,药酒只要配制适当,遮光密封保存,便可经久存放,不致于发生腐败变质现象。
5泡制药酒要避开六大误区
误区一、所有药材都适合泡药酒
不是所有的药材都适合泡药酒,矿物类的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很难用酒泡出来。如果是以毒蛇为原料浸泡药酒,则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一般认为毒蛇在浸泡前应去头,否则极易造成中毒。泡药酒要选用中药炮制品,如何首乌生品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只有炮制后才能起到养血滋阴、乌发的作用。如果要选用多种药材,一定要根据中医开具的药方配置,不要随意用多种药物泡酒。
误区二、药材放得越多越好
酒与药材的重量比应为10︰1—20︰1。质地较松散的药材吸水性强可以多加些酒,如枸杞子可加20倍酒进行浸泡;质地坚实的药材吸水性差可以少加些酒,如人参可加10—15倍酒浸泡即可。一般要达到每10毫升酒中含有0.5—1克原药材。每次饮酒20—30毫升(一小酒杯),每日饮酒2—3次。因此,有合适容器的情况下第一次以泡制2升左右为宜,取出药材后应在一个月左右喝完。
误区三、泡得越久越好
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酒是“陈年的香”,从前一年就开始泡今年用的药酒。其实,如果室温在20℃左右,较为干燥的条件下,药材浸泡的时间大多应为15—30天。浸泡的时间主要和药材的质地有关,枸杞子泡酒后如果发现酒颜色变红,说明药效已经泡出来了;如果是动物类的药材如海马、蛤蚧等,泡制的时间需要更长,但由于它们带菌可能更多,因此泡好后更应尽快喝完。如果是泡药酒有经验的人,可在泡制过程中倒出来一点品尝是否出味儿,但注意不要直接对着瓶口喝,这样会污染剩下的酒,加快变质。
另外,温度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温度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温度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泡制药酒时,不应放入冰箱,因为这样会影响药效被泡出。如果在高温、潮湿环境中,泡制时间应当酌情缩短。而如果在泡制期间未启封瓶口,泡制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一般来说,药酒泡制超过一个月后如果药材没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损失药效。但人参、黄芪、当归等受影响不大,可多泡几天。如果泡制的时间太长,酒精挥发后抑菌作用会降低,泡太久的药材也可能霉变。有些霉变不能目测到,喝下变质的药酒会对胃肠及肝脏造成损伤。如果喝药酒后出现脸红、头晕、呕吐、心跳过速等情况,应尽快就医。
误区四、选用过低度数的白酒
一般建议选用50—60度的白酒,这个浓度的白酒能杀死药材中存在的微生物,同时更容易使有效成分溶出。随着酒精的挥发和药材中水分的溶出,药酒中酒精的浓度会降低。待泡至可以饮用时,药酒大致在38度左右,口感温和。黄酒和米酒本身就有药用价值,也可用作泡酒的原料。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酒精的浓度比较低,这两种酒一般需要加药材一起煮沸后再装瓶,这样能起到一定的杀菌效果。另外,煮好后最好立即服用,既避免带菌也趁热保证药物的溶出。
误区五、药材反复使用
药物经两次浸泡后,绝大部分有效成分已经溶出,此时普通药材即可废弃掉,如果药材比较珍贵,如冬虫夏草,可再用普通煎煮中药的方法获取一定的有效成分。
误区六、泡酒期间不搅拌
泡药酒应选用新的深色玻璃容器,不应用塑料制品。泡制期间,需每日摇晃或搅拌一次,一周后改为每周搅拌一次。如急于饮用,可将药材切碎浸泡。在泡酒过程中轻轻晃动酒瓶也能加速药物的溶解。药酒饮服90%后,可加酒第二次浸泡。一般不会向已经泡好的酒中再次添加药材,一是因为浓度不易把握,二是因为容易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