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上主要是针对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两方面。治疗上主要是提高人体免疫力,使机体能防御或减轻病毒导致的机体损害。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上也可以采用食疗。体弱多病怕冷的女性常吃温补指食性温热的食物可帮助升火,改善怕冷的感觉,从而增强体质。患有心肌炎、冠心病者,宜服一些人参粉,可以安神强心,降压通脉。
目 录
1病毒性心肌炎饮食
1、甘麦大枣汤
浮小麦30克,红枣15枚,炙甘草5克。将浮小麦、红枣、炙甘草分别择洗干净,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用小火煨煮成稠汤。早晚分服。本食疗方适用于心气虚弱型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后遗症。
2、人参枣仁粥
白参3克,枣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20克。先将白参研成极细末。枣仁去除薄壳,研成细粉。再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调入白参粉、枣仁粉,改用小火煨煮成稠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煨煮至冰糖溶化,拌匀即成。本食疗方适用于心气虚弱型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及后遗症。
3、人参红枣龙眼羹
白参3克,红枣15枚,龙眼肉15克,蜂蜜15克。先将白参研成细末。再将红枣、龙眼肉分别洗净,红枣去核,与白参、龙眼肉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用小火煨煮成稠羹,羹成时加入蜂蜜,调匀即成。早晚分服,当日吃完。本食疗方适用于心气虚弱型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及后遗症。
4、莲子茯神糕
干莲子300克,茯神200克,糯米粉500克。将干莲子用冷水泡发4小时,膨胀后去皮及莲子心,放入锅中,加水炖煮至莲肉熟烂,捞出,捣烂成泥糊状。再将茯神洗净,晒干或烘干,研成细粉。用糯米粉与莲肉泥糊、茯神粉搅拌均匀,加适量清水制成糕状,置于笼内蒸熟即成。当点心随意食用,或随餐食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心气虚弱型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及后遗症。
5、小麦百合粥
小麦50克,百合20克,粳米5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剥开,洗净,入沸水中烫一下,取出备用。再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加入淘净的小麦及百合,改用小火煨煮成稠粥。早晚分服。本食疗方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及后遗症。
增强身体素质,防治病毒性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如在感冒或腹泻的急性期或起病1-3周内出现心慌、气促、心前区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发病的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大部分患者可以完全康复。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大汗淋漓,可能为严重心功能不全,应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向医疗急救中心打电话求助或以最安全、平稳、快速的交通工具送往附近医院。恢复期可适当活动,以不引起症状为度,但应避免妊娠、较剧烈运动、饮酒及其他对心脏有害因素,一般应休息3-6个月,才可逐渐恢复工作。
2病毒性心肌炎如何治疗呢
随着现代生活的越来越紧张,学习工作压力的越来越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其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此病的治疗尤为重要。下面我为大家详细的介绍此病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休息和饮食
应尽早卧床休息,急性期卧床不应少于3个月,至恢复期(即6~9个月)可过渡到下午半日卧床休息。有心脏增大者,卧床休息应延长至心胸比率接近正常后,再开始有计划地活动。心力衰竭者应完全卧床。进易消化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抗感染治疗
(1)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疾病的早期。
①三氮唑核苷(利巴韦林,Ribavirin):10~15mg/kg/d,分2次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
②干扰素:1.5~2.5万U肌内注射,1次/d,5~10天为1个疗程,隔2~3天后可重复1疗程。
③抗柯注射液:系从低毒而明显抗柯萨奇B病毒的苦参中提取,现已制成纯度为99.43%的抗柯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症状及体征。
(2)抗菌治疗:一般常规应用青霉素1~2周。慢性心肌炎时,应注意治疗或清除细菌感染灶,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中耳炎等。
(3)中药:黄茋注射液40g静滴,1次/d,共2周。牛磺酸2g/次,口服,3次/d,疗程1~10个月。中草药板兰根、连翘、大青叶、虎仗、苦参等可能对病毒感染有效。
营养心肌 急性心肌炎时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包括静脉或口服维生素C、服辅酶Q10、VitBco、ATP、肌苷、环化腺苷酸、细胞色素C、丹参等。
提高免疫功能
(1)胸腺肽:10mg或0.1mg/kg,肌内注射1次/d,15~30次为1个疗程。注射前先以10倍稀释作皮肤试验。完成疗程后,作用可维持1~2年。
(2)卡介苗:于前臂滴药液处皮肤上划痕1~1.5cm,两划,隔日1次;4周后改为每周2次,共30次。可维持作用1年左右。
(3)丙种球蛋白:1次肌注2~5ml,维持疗效3~4周。 (4)转移因子:1~3U/次皮下注射于上臂或大腿内侧,每周1~2次,一月后改为每2周1次,共2个月。
糖皮质激素 用于常规重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疗程不少于6个月,以10~12个月为好。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继发性感染。
对症治疗
(1)心源性休克:24小时分4~6次静脉注射大剂量VitC,总量可达30g/日。补液、纠正酸中毒。血压仍不升高或升高不满意者,应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使用洋地黄类改善泵功能,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吸氧,使用镇静剂等。
(2)心力衰竭:基本药物为洋地黄及利尿剂,具体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参见“心功能不全”。但病人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高,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常表现为心律失常),故心肌炎病人只用常规剂量的2/3。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补钾;必要时联合使用排钾和保钾性利尿剂。
(3)缓慢性心律失常:严重窦缓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应及时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或654-2、大剂量VitC,试用氨茶碱(0.25~0.5g)、烟酰胺 (600~1400mg)、心先安(60~90mg)静脉点滴。多数患者在4周内恢复窦性心律和正常传导。必要时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4)快速性心律失常:β阻滞剂和胺碘酮是首选的治疗药物。控制房颤心室率可选用β阻滞剂、洋地黄、地尔硫?或维拉帕米;若治疗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可使用胺碘酮;必要时行电复律治疗。严重危及生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给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置入ICD。
ACEI、AngⅡ受体拮抗剂 早期应用可阻断病毒心肌炎患者的心肌自身修复过程,加重病情发展。故急性期不能作为干预心肌纤维化的合适时机,干预最佳时期为慢性期。
综上所述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较为难治的疾病,由于其致病因素有很多,所以其治疗方法有很多。根据我多年的从医经验,其治疗方法主要有1.三氮唑核苷、干扰素、抗柯注射液进行抗病毒治疗 2.使用青霉素1~2周进行抗菌治疗3.中药治疗。只要做到这几点就可以有效的治疗此病。
查看详情>>3谈谈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注意事项
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一般来说,很多病都是隐形早期比较难发觉的,当碰上致病因素时,对病毒性心肌炎对人的身体危害性是很大的,在生活中病毒性心肌炎需要注意的事项要多加注意。
一、要按时服药。在恢复期还要继续服用营养心肌的药物, 用药时要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要自己乱用药。这样会加重病情的。
二、要注意休息和饮食。出院并不意味着心肌炎痊愈,仍需要一段时间恢复。要为患儿建立一个愉悦舒适的休息环境,按时作息,避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等病情稳定之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出现心慌、胸闷为宜。饮食应富有营养而易于消化,荤素搭配,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三、要定期复查。一般心肌炎出院都要每隔一段时间要到医院复查一次,尤其是有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缓的患儿,更要定期做心电图检查,以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剂量。患者朋友还要注意预防感冒,增加抵抗力,注意天气变化,及时的增减衣物。预防病毒感染。
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不少人对于病毒性心肌炎都有不少了解了吧,生活中,就要多注意以上事项,有不适情况,建议咨询相关权威,如果病发了,要迅速及时送医治疗,祝早日康复。
4病毒性心肌炎的健康教育处方
?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到底应该给予什么样的疾病治疗和检查是建立在患者的具体疾病基础之上的,再者病毒性心肌炎作为一种心脏病的同时,想要知道患者的疾病发展状况,首先我们应该治疗患者的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可过于劳累。
??多进食含维生素C类水果(如桔子、番茄等)及富于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
??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服药要遵医嘱,尤其是伴心律失常(如频发早搏等)的患者,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长期持续早搏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注意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必过于紧张。
??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原发感染或原发病的全身症状,如困乏、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与心肌炎本身有关的临床表现常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症状的轻重变异很大。轻者可仅出现ST-T改变,无症状,重者在短期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并可能有晕厥或发展至心源性昏厥,甚至可猝死。
??有症状者可主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气急、腹痛、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肌痛、关节痛、尿少、尿闭等。部分病人可有神经系统症状。慢性心肌炎患者则除常见心律失常外,多数呈进行性心力衰竭。
??体格检查时可见心脏扩大,有与体温不相称的心率增快或心率减慢。第一心音低钝,时有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奔马律。急性期可能有瓣膜相对关闭不全的杂音,舒张期杂音常为相对性二尖瓣狭窄所致,尚可有心包摩擦音、交替脉,各种心律失常及肺部啰音。急性期过后上述症状多消失。也可有肝大、下肢凹陷性水肿及血压下降等。
??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到底应该给予什么样的疾病治疗,虽然以上我们给出了疾病的健康知识宣教,但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还应该知道到底应该接受什么样的疾病检查,再者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配合我们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
查看详情>>5心肌炎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出现
我们身边其实并不缺心肌炎患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高速发展,现代人的压力山大,患的病也越来越多,比如心肌炎。心肌炎常是全身性疾病在心肌上的炎症性表现,由于心肌病变范围大小及病变程度的不同,轻者可无临床症状,严重可致猝死,诊断及时并经适当治疗者,可完全治愈,迁延不愈者,可形成慢性心肌炎或导致心肌病。
(一)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相似之处为心脏扩大,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可见心源性休克。但本病多发生在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大量增生及心肌变性等病变累及整个心脏。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显示左室肥厚为主。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左心衰竭症状,心脏肥大,心音减弱,无杂音或有轻度收缩期杂音。无病毒感染的病史或症状,无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室检查改变。
(二)中毒性心肌炎 。有严重感染或药物中毒史。常并发于重症肺炎、伤寒、败血症、白喉、猩红热等疾病,常随原发病感染症状好转 而逐淅恢复。使用吐根碱、锑剂等可引起心肌炎,随药物的减量或停用而逐渐好转或恢复。
(三)风湿性心脏炎 。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风湿活动的症候如高热,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炎,环形红斑及皮下小结等。有瓣膜病变时出现二尖瓣区收缩期和/或舒张期杂音。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粘蛋白增高及抗溶血性链球菌“O”,链球菌激酶效价增高与咽拭子培养阳性等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四)克山病。 相似点为心脏扩大、心律紊乱、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但克山病有地方性,发病常在某一流行地区,有多发季节(如东北冬春季,西南夏季为多)及年龄物点(如东北青年妇女,西南2-5岁患儿)。心电图上以ST-T改变,右束支传导阻 滞、低电压者为多见;心律失常心律多变、快变,心率明显增快或减慢为特点。X线检查心脏扩大较显著,搏动显著减弱,控制心力衰竭后不能回缩至正常。急性期过后多数变为慢性。有时可因心脏中附壁血栓脱落而引起脑栓塞,发生抽搐或偏瘫。
心肌炎的病发并不仅仅只是心肌炎,它还极有可能引发其它疾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建议一旦发现,还是要尽快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祝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