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无论儿童,青年还是中老年均可患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掌握正确的应急措施对减少合并症,维持生命体征,防止病情加重,争取时间,进一步救治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为大家介绍针对中风的抢救注意事项。
目 录
1中风饮食注意事项
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饮食少油腻少胆固醇,有助于缓解动脉硬化,减轻血液粘稠度。饮食要少盐,以上几个方面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食用油可以选择植物油,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胆固醇高的食物少吃。
补充维生素需要多吃水果蔬菜,维生素和钾、镁等营养素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缓解动脉硬化。多吃黄瓜、芹菜、洋葱等。高血压患者减少食用盐的用量,但是要注意通过饮食补充碘,因为碘能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预防动脉硬化。含碘丰富的食物有海带、紫菜等。
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远离烟酒。改掉饭后直接睡觉的习惯,不要暴饮暴食,饭后可以适当的活动一下,散散步,促进肠胃消化和血液循环。
2针对中风的抢救注意事项
1、保持冷静
发现病人中风后,切忌慌乱紧张。应先让病人平卧在床上,并尽快与医院或急救中心联系。
2、忌乱用药
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在诊断未明确时,不要用药。因为不同类型的中风用药也不同。
3、掌握正确搬运病人的方法
首先,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其次,松开病人的衣领,如有假牙取出假牙。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呕吐,应先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如果病人发生抽搐,可用筷子垫在上下牙之间,以防咬破舌头;如果病人出现气急,或咽喉部有痰鸣音,家属可将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到病人的咽喉部,然后在塑料管的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4、在送医院前,应尽量少移动患者
转送病人时要用担架抬。如果是抬病人上楼梯,应让病人的头部处于高位,脚部处于低位,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在送病人去医院的途中,家属需用双手托住患者的头部,以避免头部震动。
5、昏迷的患者
对昏迷较深、呼吸不规则的危重病人,可先请医生到家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往医院。
3面瘫与中风区别在哪
现在很多人都容易把疾病给混淆,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但是由于症状可能有一些相似,使人们对其产生误解,面瘫与中风这两种疾病就是这样。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面瘫与中风区别在哪。希望可以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脑血管病确实可有面神经麻痹,病人的嘴歪了,但不同的是眉头可以皱起,两侧额纹都存在,也就是只有下半部分的面神经受损。
面瘫是指“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歪嘴巴”、“歪歪嘴”,这种病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而且多伴闭眼不全,不能皱眉头,患侧额纹消失,这就是说上下两部分面神经都受损。
4怎样才能做好中风患者的家庭护理
1、定时翻身、扣背:由于中风病人多卧位,体位不利于痰液顺利咯出,定时翻身、扣背促进咳痰,避免形成坠积性肺炎。
2、定时排便:每日定时(如晚8点)用开塞露或按摩等促进排便,养成规律大便的习惯。还可按摩腹部,促进降结肠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协助排便,必要时帮助中风患者用手指挖出肛门内粪块。插尿管者应每3~4小时放小便一次,以免膀胱挛缩,尿管应每周更换1次,预防尿路感染。有尿失禁应随时更换尿布,保持被褥清洁干燥,每天清洁尿道口,预防感染。
3、饮食护理:中风病人多不能活动或活动不便,因此消化功能很弱,在饮食上宜清淡,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还要多吃些蔬菜水果,促进胃肠蠕动,加强营养,防止便秘。中风病人对大小便失去控制能力且行动不便,所以还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避免饮食不当造成腹泻。如腹泻应及时清洁肛部,涂擦油膏,以保护肛周皮肤。
4、勤按摩、勤擦洗、勤换衣:中风病人因长期卧床,皮肤容易发生感染,为预防褥疮形成,要勤按摩、勤擦洗、勤换衣,床铺要平整、清洁、柔软。通常每2~4小时翻身一次,用温水或50%酒精做局部按摩,每天至少一次。失去知觉的肢体不宜滥用热敷。如已有皮肤湿疹或早期褥疮,可用新鲜鸡蛋内膜结合氟哌酸外敷,必要时及时就医。
5、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中风患者抓紧时间治疗,尤其是中医的针灸、按摩效果较好,在治疗中风的同时,应积极进行功能锻炼,给肢体以被动活动,或配合器械,或请一些康复中心的医师进行直到锻炼,不仅可以预防肌肉萎缩,而且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6、保护骨骼突出部位:长期卧床的中风患者,枕骨粗隆、肩胛部、髋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的部位易发生褥疮。应用软枕或海绵垫将局部垫起;保持床铺的干燥清洁;每天用温水擦浴,并坚持做肢体按摩,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中风患者营养状况。
5治疗中风的具体方式都有哪些
1、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对急性期及恢复期中风病人的病情改善以及后遗症期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急性期中风患者可采用醒脑开窍法,促进昏迷、昏睡病人苏醒,改善头痛、头晕症状;中风急性期后辩证选穴,通过针刺以改善其偏瘫、失语、饮水呛咳、感觉缺失等功能障碍。常用穴位有百会、四神聪、风池、曲池、外关、合谷、太冲、足三里、后溪、阳陵泉、三阴交、廉泉、哑门、金津、玉液等。
2、药物治疗:
临床治疗中风的西药有拜阿司匹林、氯比格雷、脑活素片、弥可保等,都是疗效比较可靠,有治疗针对性的用药,其中阿司匹林是防治中风的基础用药,对防止中风复发有一定疗效,但临床应用阿司匹林显示有47%的中风患者存在用药抵抗,即使是阿司匹林肠溶片,也会对胃肠造成负担和影响,有各种出血倾向的患者,更应禁止使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须在医生指导下针对自身情况和病症特征选择用药。
3、康复治疗:
帮助中风患者进行基本的肌能康复治疗,如有需要,作业治疗师还需要扮演一定的生活角色鼓励患者的求生意志。如病人本人是一位家庭主妇,治疗师会提供一些中风病人能力范围可做到的家务训练如清洁、煮饭等工序。对适逢就业年龄的病人,治疗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他返回原来工作。为此,治疗师会分析病人的工作程序,评估中风病人的工作能力,亦会提供模拟工作训练,例如文员工作、打字、桌面排版、木工、机器操作等。若中风病人无能力返回原来工作岗位,治疗师亦会帮助他探索其他工作出路,并转介其他有关机构,如展能就业科、职业训练中心等以作跟踪服务。
温馨提示:
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中应有适当的蛋白质。
脑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