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脑瘫的发生让家长们很是担心,病情严重的话会导致孩子生活不能自理。可见脑瘫的危害很大,那么,小儿脑瘫会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呢?脑瘫有什么影响?下面我们就看看专家的详细介绍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目 录
1脑瘫要做的检查有哪些
1、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该表适用于运动发育迟缓以不同程度脑瘫的运动功能评估。由于脑瘫儿童运动能力某些方面进步比较缓慢,会出现运动发育商随实际年龄下降的情况,所以用发育年龄来反映患儿的变化。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脑病理改变的证据,对脑瘫病因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辅助作用。能够容易地发现脑室旁白质软化、颅内出血等病变。
3、粗大运动功能评估
该量表可以灵敏地反映康复后的效果,适用于脑瘫儿童粗大运动的评估、康复目标制定和康复疗效的监测。但是考虑到没有依年龄建立常模,不能做出运动发育水平的评估。
2脑瘫有什么影响
若是患有小儿脑瘫,那么可能会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就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若是患有小儿脑瘫,则身体可能会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同时可能会有反应迟钝并且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还会发现患儿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同时患儿哺乳困难,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无力,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嘴不能很好闭合,体重增加不良。
总是保持固定姿势,小儿出生后十分安静,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不会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总是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脑瘫对人有什么危害的讲解就为大家讲到这了,希望脑瘫患者了解好自己的病因,希望脑瘫患者还要多多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及早治愈好家人脑瘫的现象,最后祝广大脑瘫患者及早康复。
3人们脑瘫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1)运动发育落后和瘫痪肢体主动运动减少 患儿不能完成相同年龄正常小儿应有的运动发育进程,包括竖颈、坐、站立、独走等粗大运动,以及手指的精细动作。
(2)肌张力异常 因不同临床类型而异,痉挛型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低下型则表现为瘫痪肢体松软,但仍可引出腱反射;而手足徐动型表现为变异性肌张力不全。
(3)姿势和步态异常 患儿出现多种肢体异常姿势。体检中将患儿分别置于俯卧位、仰卧位、直立位以及由仰卧牵拉成坐位时,即可发现瘫痪肢体的异常姿势和非正常体位。步态异常,严重者表现为剪刀步态。
以上介绍了三种脑瘫的临床症状,关于脑瘫我们需要积极地进行判断,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治疗,才能让脑瘫得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4脑瘫的病理是改变如何的
相对来说,脑瘫一般都是新生儿的疾病,那么就不得不怪孕妇不懂得脑瘫的常识而导致生下脑瘫儿,预防胜于治病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应该多多了解一些疾病的常识才能预防疾病,今天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脑瘫病理是如何改变的。
由于脑瘫是一个综合征,可以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病理改变与病因有关。各种先天原因所致的脑发育障碍常可见脑弥漫性病变,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室扩大,神经细胞减少,胶质细胞增生。由于病程长短不同,病理改变也不一样。
早产儿缺血低氧性脑病时可引起室管膜下出血,脑室白质软化,进而液化形成多个小软化灶,吸收后呈小孔状,软化区扩大可形成空洞,称为脑穿通畸形(或孔脑症)。足月儿缺血低氧性脑病可引起栓塞样改变,脑坏死多见于皮质深层或白质内,逐渐形成瘢痕性脑回,也可软化形成囊性变。
脑瘫的病理改变还可见到髓鞘发育不良,内囊部位的神经纤维组织常受累,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基底节病变是手足徐动型脑瘫的病理基础。
以上就是专家向大家介绍的关于脑瘫的病理是如何改变的,大家看完这些应该更加了解脑瘫的一些常识了,应该说新生儿是脑瘫对于家庭的伤害是巨大的,所以为了防止生下一个脑瘫,最重要的还是懂得科学预防。
5有哪些措施预防脑瘫的发生呢
1、出生前预防:积极开展早期产前诊断,胎儿预测,开展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增进孕妇健康,防止发生先天性疾病。发现胎儿异常必须做人工流产,不让异常胎儿出生。为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孕妇应该注意:避免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等。特别是在妊娠10—18周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迅速时期,此时更应注意防止 感染。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麻醉药、镇静药,禁止吸烟,饮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的照射,不要过多地做B超检查,最好不看电视。
2、出生过程中的预防:造成脑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娩过程中引起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因此要预防早产、难产。做好难产胎儿的各种处理,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避免分娩过程中对新生儿的伤害,这是预防脑瘫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关的医务人员都要抱着对产妇、家庭和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分娩的每个环节。一旦出现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病症,要积极进行治疗,减少对新生儿的损害。
3、后遗症的预防: 脑部感染,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等均可引起后天性瘫痪,因此要加强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上述疾病是预防后天性脑瘫的根本。一旦发生上述情况,要及时住院治疗,彻底治疗原发病,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后遗症甚至不留下后遗症,另外在上述疾病的早期、在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在治疗其主病的同时要积极进行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这是预防脑性瘫痪和减轻病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