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盾遗尿症是多见的,较多的孩子会受到遗尿症的困扰,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相当严重的危害,所以说我们要警惕此病的出现,要将引起遗尿症出现的病因引起关注,往下看带大家认识一下遗尿症疾病的发病因素有哪些呢。
目 录
1遗尿症的护理
1、睡前排尿
每天睡前的3个小时之内,不要再让宝宝喝水、饮料、牛奶或者是西瓜、梨等水分比较大的水果,在临睡之前让宝宝养成把尿排净的习惯。另外,在临睡之前不要让孩子太过兴奋,让让其按时睡觉。剧烈的活动或者是游戏等不能做,不然会使大脑过度兴奋,夜里容易促发尿意。
2、条件反射
父母要认真观察,把握住宝宝夜里容易尿床的时间,然后订上闹钟,提前半个小时把宝宝叫醒起床排尿,这样铃声与膀胱的充盈刺激就会同时出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宝宝的条件反射就会建立起来了,夜里他们就会在膀胱充盈的刺激下醒来,这样就可以自行控制排尿了。不过要注意,叫醒宝宝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醒透,不然迷迷糊糊的是很难建立这样的条件反射的。
2遗尿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30%遗尿孩子的爸爸和20%遗尿孩子的妈妈,在小时候也曾犯遗尿病。反过来讲,爸妈均有遗尿史,他们儿子有40%会遗尿,他们的女儿有25%也患此病。另外,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可见,遗尿有遗传倾向。
2、睡眠过深: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3、膀胱功能成熟延迟: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
4、精神紧张:据临床统计,家庭不合、父母离异、失去双亲,惨遭虐待、升学考试前,孩子发生尿床的机会明显增多,但这种遗尿常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精神情绪会逐渐消失。
5、疾病的因素: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3遗尿症吃什么好
一、饮食调理
1、猪脬粥:猪脬(即猪膀胱)1只,烘干,桑螵蛸10克,黑豆30克,益智仁15克。共研细末,同糯米100克共煮成粥,调入矫味品,一日内分数次食下,连用7天。
2、韭菜籽粥:韭菜籽15克,炒后研末。糯米50克煮粥,待粥熟后调入韭菜籽未,稍炖即成,一次食下,每日一次,连用一周。
3、芡实茯苓莲子粥:芡实、粳米各30克,茯苓10克,莲子15克。共研细末,以此代米面调粥,每日1剂,连用10天为一疗程。
二、中药调理
脐疗是指将药物作成适宜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熨、拔罐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运用脐疗治疗疾病,不仅简、便、廉、效,而且痛苦很小,特别适用于儿童。下面介绍几种治疗儿童遗尿的脐疗方法:
1、丁香米饭糊:丁香3颗,米饭适量。将丁香研细,同米饭捣作饼。敷于患儿肚脐,每晚一次。
2、加味生姜膏:生姜30克,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将生姜捣泥状,余药研细末,合为膏状。贴敷肚脐,外以无菌纱布敷盖,胶布固定,5天换药一次。据资料介绍,本方主要适用于下元虚寒型遗尿,有人曾用本方治疗小儿遗尿25例,换药2—6次,痊愈20例,显效3例,无效2例。
3、狗肉炖黑豆:狗肉150克,洗净切小块,黑豆30克洗净。共入砂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煨至极烂,加入调味品,食肉并喝汤,一日内用完,连服7—10天。
4、乌梅茧枣汤:乌梅7枚,蚕茧壳1个,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5—7天。
5、母鸡白果汤:母鸡1只(约500克),洗净后切小块,白果30克,肉桂5克。加水适量,煮至烂熟,食肉喝汤,每周一只,连用半月。
4如何诊断遗尿症
诊断原发性遗尿的原则主要为排除继发性遗尿的各种病因。
①病史:注意有无遗传因素,遗尿是否由婴儿开始,后来才出现者及日间有排尿症状者可能继发性遗尿。同时有便秘或神经系疾患者可能继发于神经原性膀胱。
②体检:作全身详细体检,特别注意肛门括约肌张力是否正常,有无脊柱裂,会阴部感觉有无减退及下肢活动是否正常。
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
④X线检查:平片观察有无脊柱裂,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有无机械性梗阻。
⑤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检查观察有无下尿路梗阻,膀胱内压测定观察有否无抑制性收缩。
5脾肾不足或会致小儿遗尿
1、尿床与神经调节系统——即大脑皮层、脑干及脊髓初级排尿中枢与支配膀胱、尿道的阴神经、腹神经、盆神经、骶神经等。由于大脑、脑干的功能发育延迟,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弱或脊髓及各神经传导通路障碍等,致膀胱及尿道控制失约而遗尿。
2、尿床与膀胱——因膀胱功能发育延迟,不能安全行使自主控制能力而出现储尿期的无抑制性收缩,使膀胱容量小、敏感性高、顺应性差;膀胱充盈期和收缩期感知能力不高,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低于睡眠觉醒阈值;膀胱压力感受器功能异常,不能提供预警信息等,使之未醒先尿。
3、尿床与尿道——尿道的关闭功能不全,即不稳定尿道引起遗尿;尿道畸形如先天性狭窄等。
4、尿床与睡眠觉醒功能障碍—睡眠觉醒功能发育迟缓、觉醒功能障碍是遗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功能障碍可因膀胱充盈及收缩的感知功能不全或过度疲劳使睡眠过深而引起,也可因排尿功能不全或发育迟缓而引起。
5、尿床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正常人ADH分泌白天比夜间少(1:2.5),尿量随ADH的分泌而发生相反的变化(白天和夜间尿量比约为3—4:1),部分遗尿的孩子因夜间ADH的分泌不足(1:1.4)致夜间尿量增多,产生稀释尿,加重膀胱的负担而遗尿。
6、尿床与遗传——遗尿症患者中约有30-40%有家族史,经研究认为是多基因遗传,发生的概率由于种族、地域不同有一定差异。一般双亲遗尿患者孩子发生率为77%,单亲遗尿患者孩子发生率为44%,双亲均无遗尿使者孩子发生率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