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灼痛是其突出特征,顾冠以“阿弗他”名(希腊文aphthous为“灼痛”之意),外观为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黏膜红而微肿。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年龄不拘,发病年龄估计在10~2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能在10天左右自愈。那么为什么会嘚口腔溃疡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目 录
1快速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
将少许白糖涂於溃疡面,每天2—3次。
蜂蜜可治疗口腔溃疡:晚饭后用温开水漱净口腔,用一勺蜂蜜(最好原汁蜂蜜)敷在溃疡面处,含1一2分钟,再咽下,重复2一3次。第二天疼痛即减轻,连续治疗两天即基本痊愈。或是用筷子蘸蜂蜜一滴涂于口腔溃疡处,能在2小时内见效。最好是晚睡前涂于患处,含在口中,早晨起床能疼痛减轻许多。一日数次,效果更好。
将大蒜表皮撕掉,取包裹蒜瓣的透明薄膜,敷在口腔溃疡处。
维生素C片可治口腔溃疡:
(1)口含维生素C片,坚持几天,就能治好口腔溃疡,同时可兼治慢性咽炎。
(2)取1-3维生素C片研成碎末,覆盖在溃疡面上,不到10分钟即可解除疼痛,不出半天就痊愈了。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显著。
2为什么会得口腔溃疡
1外伤。外伤性溃疡占所有口腔溃疡的最大比率。常见的成因是被牙齿咬伤,特别是排列不整齐的牙齿最容易发生这种现象。这类溃疡,只要去除引起外伤的原因,伤口一般在一个星期内会愈合。在治疗上,患者可涂止痛药膏或以药水涂抹患处,防止感染。
2鹅口疮。就是一般人常说的火气大,或睡眠不足引起的口腔破皮。它的发生率仅次于外伤性溃疡。临床常表现为反复性、多发性,就是重复出现,及同时几处溃疡,而且非常疼痛。鹅口疮的溃疡表面平坦,周围有一圈红晕。
3口腔癌。引起溃疡的口腔癌除了以肿块形式出现外,也可能出现口腔溃疡。可是这类溃疡,周围常会出现硬化边缘,而且溃疡中心的组织,会呈现疣状或菜花状的表面。
4放射线或化学治疗。头部或颈部因癌症而接受放射性治疗,或者化疗期间,正常的口腔黏膜细胞也会因放射线或药物的伤害、白血球数目降低,而产生全口广泛性的溃疡。严重时,患者会经验吞咽疼痛困难,甚至需要靠鼻胃管进食。
5其他原因。引起口腔溃疡的其他原因,包括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天疱疮等自体免疫性疾病,或病毒、真菌感染,以及药物毒性反应引起的steven-johnson症候群等,不过后者是较为少见的情况。
3口腔溃疡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口腔溃疡患者的“宜”
1、水果的选择:红果、草莓、柿子、橙子,富含维生素C,宜常食用。
2、肉蛋奶的选择:猪肉、猪肝、蛋黄、鸡肉、鸭肉、牡蛎等,富含维生素B2,能促进溃疡愈合,维护粘膜的完整性。
3、蔬菜的选择:芹菜、豆荚、莴笋、菠菜、油菜、茼蒿、藕、富含粗纤维,性质寒凉,有保持大便通畅,引火下行的作用。
口腔溃疡患者的“禁”
1、忌吃口香糖、巧克力、烟酒、咖啡、烫的食物及辛辣烧烤,油炸品等。这些都是易引发或加重口腔溃疡的东西。
2、忌吃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醋、姜、葱、八角等。这些食物不但会诱发疼痛,还会刺激溃疡面,使其进一步扩大。
3、忌吃粗糙坚硬的食物如炸排骨、炸鸡腿、坚果之类。因为这些坚硬的食物容易在溃面产生摩擦,加重病情。
4、忌吃研磨后的食物,如面包末、玉米或土豆片等,因为研磨后的食物,容易粘附在溃面,影响溃面的愈合。
5、忌吃过烫的食物。开水或滚烫的汤并不能杀灭溃疡面的细菌,反而会造成刺激。因此,待食物冷却到室温后再进食是最好的选择。
4得了口腔溃疡后如何护理呢
1、选择合理的口腔护理工具,对康复期无口腔溃疡的清醒患者,鼓励使用无刺激性的牙膏及软毛刷。有溃疡者,停止使用牙刷,以防进一步损伤口腔粘膜,改用消毒棉球。生活能自理的患者,早晚刷牙,饭后用漱口液漱口,漱口液每次含漱至少90s。生活不能自理、意识不清的患者,每日帮助其口腔护理4次,除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外,可用开口器撑开口腔,由内向外、由上向下擦洗,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口腔粘膜。
2、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饮水,禁食禁水者,可经常湿润口腔,避免口腔干燥。对口腔溃疡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半流或软食,忌酸辣过热、粗糙等刺激溃疡面的食物,少食多餐,进食速度适中,以免刺激和损伤粘膜而诱发疼痛。口腔溃疡疼痛不能进食者用2%利多卡因含漱或用1%地卡因小量局部喷雾,以缓解口腔溃疡疼痛引起的进食困难。
3、合理调配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并富含高热量、高蛋白,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病人饮食不便,可用鼻饲法;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因长期反复损害,往往患者失去治愈的信心,甚至对生活、工作、前途忧虑重重,应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
5常发口腔溃疡的危害
白塞氏病又叫白塞氏综合征或眼、口、生殖器综合征。临床上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虹膜睫状体炎三联症较常见。其中眼部症状多样,可表现为视力模糊、视力减退、眼球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及飞蚊症等,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此外还有后针眼反应等。如果缺乏对疾病的整体认识,就医时可能会把各个症状分别向不同专科的医生叙述,常常会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丧失接受最佳治疗方案的机会。
白塞氏病自古就有,男女均可发病,可见于各个年龄,以35岁后多见,其发生、发展与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中医称之为“狐惑”,且指出“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本病的发生与肝肾不足、气阴亏虚、外感湿热等密切相关,久之,湿热与气血相搏,湿、毒、淤相互胶结,致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多年来,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和临床实践,对白塞氏病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依照不同的症型,分别采取清热解毒、清利湿热、解毒通脉、益气养阴、补益肝肾等治法,结果表明中医不仅可以控制溃疡的反复发作,而且可以调节免疫功能。
此外,根据该病病灶小、病位浅的特点,运用锡类散、冰硼散、黄柏和细辛研末局部吹敷,金银花、甘草等煎汤漱口,野菊花、地肤子、苦参等煎汤坐浴熏洗。临床实践证明予中药外用及中药内服治疗白塞氏病,溃疡的发作频率、发作个数及疼痛程度多数能在一个月左右得到缓解,继续给予数月中药治疗可进一步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