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症状,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面神经初期的症状之一就是瞬目运动,仔细观察患者瞬目情况,可见双侧瞬目运动不对称,这也是早期面神经的症状表现。这种现象意义较大。面神经的症状存在,说明有轻度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见。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一般将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这两种。下面我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
目 录
1何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
1.中枢性面瘫:
面神经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都可以引起中枢性面瘫,最常见的受损处是内囊。可能的病因是: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更为多见,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于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因之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者于静止位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
中构性面神经麻痹时,颜面不对称并不明显,移行于面肌痉挛者极为罕见。中枢性面瘫往往伴有偏瘫之其他体征,如腱反射异常、Babinski氏征等。
2. 周围性面瘫:
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常见病。
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病变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味觉丧失。
2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区别
周围性的面瘫和中枢性的面瘫,这两种面瘫的发病原因是不一样的,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为两种不同疾病,应进行全面区别。
1.病变部位不同
中枢性面瘫常为病变对侧颜面下部肌肉出现麻痹;周围性面瘫表现为病灶同侧全部面部肌肉瘫痪。瘫痪的肌肉是哪一部分肌肉,比如中枢性面瘫瘫痪的肌肉主要是在眼睛以下的部分,出现口角歪斜、腮帮子没劲等,但是绝对不会出现额纹的消失或者减退。
但是周围性的面瘫就不同了,周围性面瘫一定要出现额纹变浅或者是消失的
2.病因不同
中枢性面瘫由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脑桥、内囊等)受损引起,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部肿瘤、颈内动脉阻塞等病.再有就是中枢性面瘫主要是中枢神经颅内的病变引起的,多数情况下会兼有半侧的肢体症状,比如半身不遂、运动不利。而周围性面瘫就不会存在这些情况
周围性面瘫由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引起,多见于受寒、耳部感染、神经纤维瘤、脑膜感染等病
3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治疗方案
因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治疗方法也是层出不穷,至于效果如何能不能治好,就看大家怎么选择了。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种,那就是针灸治疗。内容有很多,包括针灸的介绍、理疗介绍、中药调理、辅助治疗、治疗时间等。
1、针灸: 用针灸治疗面瘫,具体怎么做?如果你是面瘫患者而且,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就好好看看针灸是怎么治疗的吧。使用一次性无菌银针操作,采用一针透多穴,循经远取,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取穴部位,和针刺手法。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再初期病邪表浅,取穴宜少、浅,手法宜轻。恢复期取穴部位适当增加,宜用平补平泻的方法。通常治疗常取阳明经穴、少阳经穴与阙阴经穴为主,这三条经脉循行于面部,针灸不但对周围性面瘫效果极佳,而且对于脑血管病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同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面瘫采用针灸治疗室最捷径,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面瘫为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针刺可调节,和改善面部的气血经脉,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经脉充和条达,经脉的养,面瘫自愈。
2、理疗:采用治疗机治疗。轻度到中度刺激为宜,以达到兴奋面部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消炎止痛的目的,从而加快面神经的恢复。
3、中药:采用平肝潜阳,熄风化痰通络止痛的方法为主导,在根据病人病情辩证施治。
4、辅助治疗:口服或肌注B1、B2等营养神经的药物使受损神经尽早恢复。
5、治疗时间为:10天一疗程,根据病情轻重,治疗时间早晚来定。一般需要3个疗程左右。轻度面瘫,治愈疗程相对减少;中度、重度面瘫治愈疗程相对延长。 温馨提示:对于针灸具体怎么用,那是对医生的要求,我们患者只要好好的配合医生,接受治疗就好了。 推荐阅读:面瘫是怎么引起的
4面瘫治疗的注意事项
面瘫治疗时日常的护理也很重要,好的护理对面瘫的恢复有辅助的作用,那么面瘫治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步骤/方法
1.治疗期间,可在局部用热毛巾做热敷,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2. 眼睑闭合不全者,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防感染。
3.患者应避免风寒侵袭,戴眼口罩、罩防护。
4. 患者宜自行按摩瘫痪的面肌,并适当地进行功能锻炼。
5治疗期间,忌长时间看电视、电脑,以防用眼过度,导致眼睛疲劳,影响疗效。
5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特点
中枢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中央前回下1/3)间的病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为核上性面瘫。其特点是:
①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
②常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
③无味觉和涎液分泌障碍。
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及面神经病损所引起的面瘫,其特点是:
①病变同侧所有的面肌均瘫痪;
②如有肢体瘫痪,常为面瘫对侧的肢体受累,例如,脑干病变而引起的交叉性瘫痪。
③可有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涎液分泌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