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易于发生尿感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宝宝尿路感染后,尿路症状并不明显,特别是新生儿和周岁以内的婴儿。大多患儿只出现发热、不愿吃奶、脸色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并非尿路感染的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比较重时,会出现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增长缓慢,甚至抽风、嗜睡、黄疸等表现。临床专家指出,年龄越小,尿路感染后越容易造成肾脏损害。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目 录
1小儿泌尿感染的日常护理
一、小儿泌尿感染后常会出现高热现象,家人要增加孩子的摄水量,同时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增加尿量可以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以便排出细菌和炎性分泌物,降低和破坏细菌的繁殖和生长环境。
二、注意孩子的卫生。勤换洗孩子的尿布,并用沸水烫洗,在阳光下晾晒;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和干燥等也属于小儿泌尿感染的日常护理工作。
三、在小儿泌尿感染的日常护理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遵守医嘱按时喂孩子服药,同时注意密切观察药物反应。一般服药后不适症状会得到缓解或消失,此时一定要遵守医嘱继续服药,彻底杀死病菌,切不可中途停药,以免疾病复发。
四、生活中加强预防也是小儿泌尿感染的日常护理中需注意的一项。积极治疗身体其它部位的疾病,避免病菌通过血液循环侵犯泌尿系统引发感染。
2小孩子为何如此容易产生泌尿感染
1、幼小的宝贝需要经常用尿布,又不能控制排尿、排便,尿道口常常受到粪便污染。特别是女婴尿道口较短,男婴有阴茎包皮,加之尿路免疫功能、膀胱防御机制较弱,容易使尿路发生上行感染。
2、尿路的先天畸形,是身体各部位先天畸形中发生率较高的部位,如输尿管、膀胱、下尿道畸形等,都容易并发尿路感染。
3、宝宝的身体尚未发育发熟,容易被病菌所侵扰,使用抗生素的几率大。如果滥用抗生素,就易使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是大肠杆菌占优势,破坏尿道周围的防御屏障,导致细菌侵入尿路引起感染。
4、母亲妊娠期菌尿、出生后缺乏母乳喂养的宝贝,患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还与宝贝的体质相关,如局部免疫功能、膀胱防御机制较弱也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3小儿尿路感染有什么临床表现
1.新生儿期
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拒奶、苍白、呕吐、腹泻、腹胀、体重增长缓慢、呆滞少动、抽搐、黄疸等,而泌尿系症状罕见。
2.婴儿期
仍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食欲不振、呕吐、腹痛、反复腹泻等,泌尿系症状随年龄增长而渐明显。部分患儿排尿哭闹,尿线中断,尿频及遗尿。
3.儿童期
多有典型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时有肾区及下腹痛,少数病人有一过性血尿,全身症状多不突出。有的患儿发热、寒战。
4.慢性感染者
病程多超过6个月。小儿较少见,症状轻重不等,可从无明显症状直至肾功能衰竭。病程久者可有贫血、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肾功损害时有高血压、多尿、肾小管功能障碍。
4泌尿系统感染饮食禁忌
1、酸性食物:尿的酸碱度,对细菌的生长及药物的抗菌活性,都有密切关系。治疗尿路感染时,应先调节尿的酸碱度,然后应用抗生素,以取得最大的杀菌或抑菌效力。忌食酸性食物的目的就是要,使尿液呈碱性环境,以提高抗生素的作用,故必须忌食醋和糖类食物,因糖类食物也可提高体内酸度,故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必须少食。
2、莲子:莲子收敛固涩,小便本来涩滞不畅,食收敛性的食物后,加重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病情,故忌食用。
3、发物:因其对炎症、发热有加重的作用,并使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加重,故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应忌食公鸡肉、羊肉、鲫鱼、韭菜、南瓜、香菜等。
4、辛辣、刺激性食物:泌尿系统感染对辛辣、刺激性食物的反应是,尿路刺激症状加重,排尿困难,有的甚至引起尿道口红肿,这与辛辣食物性热有关。其进人人体后会使炎症部位充血、肿痛,故泌尿系感染患儿禁食辛辣食物,如辣椒、辣酱、芥末、麻辣豆腐等。
5、胀气食物: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常出现小腹胀痛,而腹部胀满往往又加重症状,使排尿更加困难,故胀气食物应忌多食,如牛奶、土豆、黄豆及其制品、红薯等。
6、助长湿热食物:泌尿系统感染为湿热太盛之病,凡助长湿热的食物,都能使病情加剧,如酒、糖类和含有大量脂肪的肥肉等,都能助长湿热而阻滞气化,故应忌食。
7、南瓜:热淋为泌尿系统感染,发炎所致。本品温热,食后会使小便更为艰涩,甚至灼热疼痛,小便下血,故应忌食。
5泌尿系统感染的食疗
1、绿豆车前草汤
材料:绿豆60克,赤小豆30克,车前草,白糖各适量。
做法:加水煮服。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2、金银花茶
材料:金银花30、50克,甘草末10克。
做法:开水浸泡10分钟,代茶饮之。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可治发热,尿痛。
3、冬瓜绿豆汤
材料:新鲜冬瓜500克,绿豆50克,白糖适量。
做法:煮汤饮服。
功效:既能清热利尿,又能防暑降温,是防治泌尿系感染的最佳饮料。
4、芹菜汁
材料:芹菜2500克。
做法:将鲜芹菜洗净,捣烂绞取汁,加热至沸,每次服60毫升,每日3次。